APP下载

新常态下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思考*

2018-11-30

教书育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改革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对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进行重新审视,又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进行科学的思考,关键是切实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背景的重新审视

1 突出重点,切实促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需要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表明党和政府对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视。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包含一流本科的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要考虑教育理念的转变,把它看成教育思想的历史性变化。无论是国家的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学科建设,归根结底是培养一流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建设和科技振兴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实施的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要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品德,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因此,只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开展“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突显重点,深入推进高教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当前,很多高校的本科教育改革成效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错误地认为本科教育是传播知识,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实质上,本科教学的目的不应当只是知识的灌输,应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人的成长和人的完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被教育者是学生,受益者也是学生,这和我们开展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初衷是一致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有利于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工作的。

3 强化特色,领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点

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所有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的所有改革成效最后都要聚焦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上来。创新的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身就是我国开展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跑运动”,关键是学校能否坚持把加强内涵建设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把强化教育教学特色作为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 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科学思考

1 思考顶层设计的优化,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

思考顶层设计的优化,关键是做好三个体系。一是创新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关乎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预期成效。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程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德育教育课程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每个模块都明确了其课程功能,确保发挥课程的教育功用。二是健全管理体系。学校成立以党委直接领导,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机构,研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在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础上,同时成立了6个教研部和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实验室,成立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和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等三个科研机构,使科研更好的反哺教学。三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持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为本科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 思考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

专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考试方法改革,切实发挥思想政治驾驭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一是实施素养导向教学,实现“真信、真学、真用”的目标。二是实施课题导向教学,实现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三是实施合作导向教学,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在实践教学方面探索了“三个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是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即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分散实践,即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到自己的家乡或其他地区进行考察、调研等。二是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相结合。课上实践,即以课堂主题讨论、师生易位教学、案例教学、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热点论坛等形式开展活动。课下实践,即鼓励学生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以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形式自主进行实践学习活动。三是基地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基地实践,即教师根据讲授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去实践基地考察,回来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作业。生活实践,即主要是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和庆祝活动等,实现了强化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双赢。

3 思考网络技术的优势,树立大数据信息驱动思维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正在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教学生态。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迈尔·舍恩伯格教授指出,“大数据改善学习有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在此基础上,将带来学习的三大改变:能够随时收集学习中的双向反馈数据;可以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为了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当前,现有很多高校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僵化,缺乏个性,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缓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4 思考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引领大学生群体思想成长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做到注重四个融合,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一是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积极推动学科铸人,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路径。二是个人能力与教学能力融合。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三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使学生专业技能、政治修养、职业素养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四是教书与育人融合。教书与育人本来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

5 思考评价机制的构建,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内生动力

影响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动力,除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之外,评价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多年来,学校持续开展各项本科教学改革。因此,所有改革都要围绕学生的需要,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有利于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诉求。考试评价无疑是师生关切的最大难点、热点。考试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作,创新探索实践和改革举措实施的难度巨大,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深水区”。学校聚焦本科教学改革难点,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住教学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形成性”评价方式,考试方法改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重视过程考核,实行期末考试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创新和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作为高校一线教师,任重而道远。新时期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已呈不可逆转之势,作为这一趋势的实质,我们一定要有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研究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的现状、改革和发展问题,才有可能明晰并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

[1]张智.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17(5):32-34.

[2]刘贵芹.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6(23):1.

[3]王庆环.重教书轻育人问题如何解决[EB/OL].(2017-02-07)[2017-04-14]http://news.gmw.cn/2017-02/07/content_23651647.htm

[4]单士兵.“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学”倒逼高等教育改革[EB/OL].(2015-07-13)[2017-04-14]http://kaoyan.eol.cn/nnews/201507/t20150713_1287617.shtml.

[5]冯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EB/OL].(2016-11-24)[2017-04-14]http://www.sxjyyj.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7&id=4833.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改革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改革之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