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控”产生机理分析与对应策略探究*

2018-11-30

教书育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大学生

当代社会,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不再只限于私人的交流通信,手机应用软件和功能的丰富性,多样化、各种程序的不断开发,覆盖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手机只能作为通讯设备的观念,人们也因为智能手机的到来,消费观,学习、工作方式,娱乐也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智能手机以其高性能和便捷性占据着大部分的移动终端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移动的互联网终端已经取代了传统的PC端,成为现在大学生知识学习、互相交流、娱乐的平台。随着媒介技术的越来越便捷化,能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大学生对他的依赖性就越大,所以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成瘾即为大学生“手机控”。

一 大学生手机控的表现

大学生手机控表现为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离开手机,就会感觉空虚紧张,情绪低落,没有安全感的状态。[1]而且,手机控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广泛的社会现象存在,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再是简单的个体发生,它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产生社会焦虑。社会焦虑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交功能障碍,许多大学生因长期使用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大学生和自己的同学、家人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都减少,也会使当他们面对陌生人交谈时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2]在新兴时代手机网络社交等媒体的时代,大学生们更加偏向使用这种给他们带来便捷的网络社交媒体,至此媒介上与他人交流,既可避免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带来的压力,紧张的情绪,这也是大学生逐渐产生对手机依赖的原因。这也使大学生沉浸在自己和网络的世界里,弱化了他们现实生活中与人面对面交往的能力,减少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正常健康的娱乐和放松方式,并给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带来更多的问题。

重视和研究大学生手机控,开展对大学生手机控机理的研究及治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现在,对手机控的研究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对手机控的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到统一的共识,对手机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手机控的形成原因复杂、各不相同,治理主体多样化,不同个体,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二 大学生手机控产生的原因

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属于“半社会化”的群体,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所以,他们会充分挖掘更好的购物方式,加上现在网络的独特性,移动互联网购物替代了传统的购物模式。而且网络是展现自我的良好的平台,多种多样化的娱乐形势更加吸引大学生,如录制音乐,直播平台,发表文章,分享影片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个体的娱乐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往往不能得到满足。大学生就可以通过手机游戏或者应用软件来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据我们所调查的大学生手机控现象——大学生对手机的严重依赖,根据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用途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智能手机信息内容的不断扩充,信息获取速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也在不断的加深。使用方式早已超出了传统的通信和交流的范畴,智能手机的社交功能,娱乐和学习的功能日益凸显。课堂上大学生使用手机行为也十分普遍,尤其是本来自制力就比较差,学习动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大学生来说,手机更是莫大的诱惑。

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原因有许多,例如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古板,课堂上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拿出手机,分散了学习注意力,放弃老师所讲的授课内容,对学习问题的思考。而大学生利用手机学习的行为也不是很乐观,学习时间碎片化,不利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学生利用手机搜索老师上课所讲问题的答案,带来的弊端就是放弃了对问题的思考,培养不了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在课堂上大学生会利用手机媒体对老师上课所讲内容进行拍照,录像,录音等进行对课上内容的记录,但是课后并没有对所记录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这种利用手机记录老师上课的授课内容的方法,并没有按照预期想象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却助长了大学生的学习惰性。手机媒体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只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促进作用十分微小,而其对老师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也是十分显著的。

三 大学生手机控的应对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融合发展,传统的治理模式不再应该是治理手机控的唯一途径。存在以下原因:第一,对手机控现象认识不足,比较片面,大部分政府,社会乃至学生的家庭都认为高校是治理手机控现象的主体,治理方法,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是高校应解决的问题,对手机控治理的复杂性,困难性认识不足;第二,治理方式比较单一,高校的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与大学生手机控现象的沟通与协调只存在于浅层阶段,真正克服手机控依然困难重重,仍需探寻新的治理途径。

(一)创建手机控社会支持网络

我国目前研究出来的治理手机控最有效方法为:协同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具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各子系统的协同性,强调制定共同的规则等理论特征。子系统指的就是政府部门,高校,通讯行业和家庭等,各系统之间应该互相沟通协调,其中的任何一个单一系统都无法独自的承担起手机控的治理工作。政府作为主体的核心力量,发挥主导的功能,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社会其他各方增加对手机控的重视,并参与协同治理。高校,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并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让大学生认识到手机控会给他们带来的危害,教学方面也以应随着时代发展进行一定的改革调整,丰富教学手段。[3]从宏观校园文化环境的培育,到微观课堂授业模式,内容及方法的创新;从外在的监督管理,到内在自觉意识的建立;从长远目标的树立,到当下心结的梳理。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大学生走出手机控的困境。通讯行业应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努力配合高校的网络管理,建立和开发绿色健康的手机使用软件和应用开发;家庭也应该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主动关心和参与到子女手机控的防治。只有政府,高校,通讯行业和家庭等外部系统紧密的结合面对手机控现象,多系统相互参与,协作,联合起来进行防治,才会得到有效的结果。

(二)激励大学生自我规划意识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大学生本身的我们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自己摆脱手机。大学阶段,可供大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来说较多,而且针对于大一的学生刚刚摆脱了父母和老师的管控,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自我要求,对具有强大娱乐功能的手机产生过度的依赖,影响了大学生们本来的生活和学习。所以为摆脱大学生手机控这一现象,我们给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制定属于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更加一步详细的规划,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甚至到每一节课,按照自己所规划的目标进行实施起来。第二,每天进行对自己的一个反思,看看自己的计划和自己实际完成的情况差距在哪,也可请同学和朋友来帮忙督促和见证,采取一些强化措施来使自己更好的执行,并在行为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计划和目标。第三,引导大学生们把时间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把最佳时间段的的最高效率分配到最重要的时间上去。并分配好时间,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有效管理好自己有限的时间使其最大化。第四,引导大学生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兴趣爱好,其大学生在他们学习的课余也能够更好的充实自己。第五,大学生手机控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单感,越孤独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越大。所以,提高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管理能力,帮助他们获得同学,家人之间的亲密感和归属感也是脱离手机控的重要的方面。

(三)创新传统授业模式

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进行一定的改革,我们应对大学生手机控带来的对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应该遵循“疏”而不是“堵”的原则,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应该惧怕互联网新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新的问题和面临新的挑战。[4]高校和老师不应该一味的去禁止和没收学生的手机,而是应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有效的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和工作,减少手机使用对学习的干扰,利用其对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跟老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单向传递转变为师生之间双向的知识交流。往往可以增加知识传递的效率,也鼓励了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并解决大学生手机控的现象,帮助大学生使其走出手机控的困境,恢复他们的社会正功能。

[1]韦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27).

[2]李宗波.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04).

[3]张静.大学生手机依赖预防和干预对策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

[4]冯林.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机制及干预路径[J].新媒体研究,2017(20).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智能手机数据或将拯救生命
智能手机是电影制作的未来吗?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