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锅炉燃烧器结构与布置对生成污染物的探究

2018-11-30王朝威

科技与创新 2018年4期
关键词:石灰石煤粉燃烧器

王朝威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2014年,环保部发布《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各个企业部门不得不进行技术升级。近几年,我国环保部门对燃煤管控日趋严格,如何控制燃煤产生的污染物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 对氮氧化物的影响与控制

1.1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锅炉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以下2部分:①燃料中的含氮物质燃烧生成氮氧化物。这种方式携带的氮元素含量较低。②由空气中携带的大量氮气在高温作用下生成,这也是氮氧化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氮氧化物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氧气与氮气浓度、燃烧温度,一般浓度越大,温度越高,产生的氮氧化物越多。按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来分,可将其分为燃料型、热力型和快速型。燃料型氮氧化物形成的机理比较复杂,与燃料特性、燃料结构比例等诸多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是燃料挥发分含量与燃烧过程中的过量空气系数。虽然燃料性质无法改变,但过量的空气系数可通过燃烧器结构的优化来控制。热力型氮氧化物在燃烧温度低于1 000℃时生成量比较少,1 300~1 500℃时生成量比较多,因此,可以采取控制燃烧温度的方式来抑制。考虑到煤料灰熔点,避免结渣和氮氧化物的生成,一般锅炉燃烧温度控制在1 200℃以下为宜。快速型氮氧化物主要产生于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氧浓度比较低的富燃料区,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空气供给量、燃料浓度或者氧气浓度来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1.2 燃烧器结构与布置措施

1.2.1 烟气再循环

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的优点就是尾部烟气具有一定温度,通入炉膛既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又不至于让燃烧温度过低。在实际工作中,调节烟气供给与空气供给的比例,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遏制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燃烧器的布置方法主要有2种:①氧气与烟气混合后一同携带煤粉进入炉膛燃烧。这种方法不利于煤粉与氧气的充分接触。②先让空气作为一次风携带煤粉进行燃烧,然后将烟气与二次风混合再喷入燃烧区进一步燃烧。这种方法既有利于煤粉初步燃烧,又使得燃烧温度不至于过高。

1.2.2 分级燃烧

分级燃烧的主要措施是:①将燃料分为2部分,由不同燃烧器喷嘴喷入炉膛,燃料比较多的一部分先进行富氧燃烧,然后再与较少的另一部分混合,将一级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还原。②将炉内燃烧空间分为2部分,不同的燃烧区域采用不同的氧气浓度。炉内底部为主燃烧区,控制此处的温度,使空气供给不足,即可形成缺氧燃烧的局面,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然后燃料在烟气流带动下进入富氧区(可以通过燃烧器喷嘴二次进风),在此区域内完全燃烧,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而且温度也可以用进风温度来调节。③为了使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将以上方法结合,即将烟气循环与空气混合,再分级进入锅炉控制燃烧温度和氧气浓度。同时,采用两部分分级法,一部分是燃烧器内分级,另一部分是锅炉内燃烧器布置分级。燃烧器内分级是将煤粉与空气以及烟气分级供给,通过控制空气进给量(或者氧气进给量)辅以烟气调节燃烧温度,实现对氮氧化物生成量的控制。锅炉内燃烧器布置是将炉内空间分为主燃烧区、主还原区和完全燃烧区,分级喷入不同浓度的燃料、空气和烟气,以达到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的目的。分级燃烧的缺陷是,烟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难以控制,过多的烟气和空气会使炉内温度降低过多,不利于煤粉充分燃烧,且容易带走炉内热量,降低锅炉效率;过少的空气会导致燃料不能充分燃烧。

2 对硫化物的影响与控制

2.1 硫化物的生成机理

硫化物主要是指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煤料中的含硫物质(煤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可以分为3种,即有机硫、硫铁矿硫和硫酸盐硫)在高温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硫,或者与富氧进一步生成三氧化硫。

2.2 燃烧器结构与布置安排

干法脱硫技术结构与布置安排是:①大多数锅炉都要将煤磨制成粉,同样可以同时将石灰石磨成粉,然后与煤粉一起通过燃烧器通入炉内。煤粉燃烧时,将热量传递给石灰石粉末,石灰石粉末在高温作用下生成氧化钙,氧化钙继续与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固体化合物。这时,锅炉燃烧器不仅要进气、进煤粉,还要进石灰石粉。石灰石粉的颗粒大小要根据燃烧温度而定,过粗的粉末易下沉,不利于充分吸收燃烧物中的二氧化硫,且会对燃烧器造成磨损,而过细的石灰石粉则会增加运行成本。②前面已述,可以采用燃烧空间分级的方法进行燃烧。对于石灰石脱硫,同样可以采用在不同的燃烧空间分级喷钙的方式。石灰石粉末可以利用再循环烟气喷入炉膛内,这样既不会降低炉膛温度,又能达到输送石灰石粉末的目的,反应过程与1.2中所述内容一致。这种方法是将燃烧中产生的硫化物固定在固体物质中。③上述2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在燃烧器端混合石灰石与煤粉,煤料燃烧时,释放大量热能,使石灰石粉分解得更加充分,氧化钙生成量更多,更有利于实时吸收生成的硫化物。在燃烧过程中,喷钙有利于二氧化硫的进一步吸收,使炉膛出口处的烟气污染物含量降至最低。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将同一种脱硫方式应用于锅炉的不同部位,操作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不高;缺点是石灰石粉与煤粉的比例不易控制,过多的石灰石粉末会吸收一部分热能,其作为废渣排出时也会带走一部分热能,而过少的石灰石粉末会使炉内硫化物吸收得不充分,过粗的石灰石粉末易对燃烧器喷嘴造成磨损。

3 结束语

为了从燃烧端控制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生成,出现了许多低氮燃烧器的设计,其主要设计思路都是在过量空气系数、氧配比上进行研究,以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除了从燃烧端控制外,在烟气处理部分进行的研究也卓有成效,综合运用已知技术是处理污染物的关键。本文根据当前燃烧器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运用烟气再循环与分级燃烧技术以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方案,以及运用燃烧器内部与炉膛内燃烧器布置及时吸收硫化物的方案,以期将硫化物排放量降至最低。

[1]王雷.电厂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

[2]徐宁.关于京隆电厂低氮燃烧器改造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3]孙铁朦.氮氧化物的形成及控制技术[D].长沙:中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石灰石煤粉燃烧器
煤粉沉积对支撑剂充填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高炉混合喷吹煤粉的物化性能研究
昆钢120t转炉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艺生产实践
不同粒径煤粉在空气和O2/CO2下燃烧NO生成特性
集中供热煤粉热水锅炉房设计要点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中燃烧器监管要求
采石场大变身
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器重要参数的影响
石灰石粉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
1000MW等级机组旋流燃烧器安全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