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11-30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学刘志文
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学 刘志文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数学知识也一样抱有好奇心理,但是面对静态的数学知识内容,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媒介来引导或者激发。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且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完全放开自我,从而使得记忆和思维达到顶点。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来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娱乐性,从而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即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本质内容,增强自我学习数学的动力。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新背景下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十分有限,约在5~10分钟之间。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想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是很难实现的。然而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游戏有着很强的参与冲动,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内容开展游戏教学,以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改编成游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去探究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教学内容时,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各个图形并灵活掌握每个图形的特点。对此,笔者设置了“搭积木”的游戏:笔者将教材中涉及的图形找到对应的积木,然后将大量积木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体来搭积木,可以是几个同学一起,也可以是自己搭建,搭建的具体形态没有限制,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渗透图形知识,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搭建积木时都用了哪些图形,根据搭建过程中图形组合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认为这些图形有哪些特点。这样,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游戏体验、感悟,很自然地掌握了图形及其特征。
二、运用游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单一地讲解知识,学生死记硬背地掌握知识,只是书面上认知数学知识,忽略了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小学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很强,缺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性感受。游戏作为学生喜爱的形式形态,适当地将游戏与数学知识相融合,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娱乐性,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强化学生本身对知识的运用。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构建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到知识的本质内容,从而增强自我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如在学习“认识时间”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开展“开火车”的游戏:教师负责广播到站情况,选取几名学生(轮流抽取学生)分别扮演时、分、秒,当到一个站时,笔者会播放到站时间,学生则根据笔者播放的时间来进行组合,之后逐渐加大难度,如: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开往河南方向的列车开始出发了……保定车站到了,现在时间是北京时间8点45分,请旅客拿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下车……列车历时1个小时12分钟,邯郸车站到了,这时候学生要根据上一站的时间来计算,进而展示出时间点……这样,以此类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时间,并能够运用时间。
三、运用游戏拓宽学生的思维范畴
新背景下一直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更灵活地学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而这个结果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思维,学生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才能够独立地进行知识探究、实践,也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完全放开自己,将自己的思维和记忆达到顶点。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拓宽学生的思维范畴,即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完全放开自我思维,尝试动手实践、感悟知识原理等等,深化学生本身对知识的掌握。
如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开展了“画一画、比一比”的游戏:让学生动手画多个三角形,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去进行比较,看能够找到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开始动手画起来,在比的过程中,学生有的用量角器进行测量,有的目测,有的将这些角撕下来进行重叠比较,还有的结合三角形的特点得出结论等等,学生在游戏中各个显示自己多元化的思维。就这样,借助一个小小的游戏,学生的参与性得到了提升,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范畴。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知识是基础性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灵活掌握并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很重要,而这些通过游戏教学都可以实现。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性,直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