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11-29褚爱军

教师·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小学阶段问题

摘 要:小学阶段师德师风保持和建设至关重要,因此要深入研究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清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做好管理和改革。同时要确保每个教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采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采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将师德师风建设当作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基础,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常抓不懈,这样才可促进教师成长,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25

作者简介:褚爱军(1962—),男,小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奉献,需要每一个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還需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职业操守。师德建设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因此要不断强化他们的师风师德,让每一个教师热爱学生、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终身发展,服务我国的百年大计事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各种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对教师的影响越来越全面深入,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面临各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

一、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敬业精神受到消解

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有较强的敬业爱岗意识,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学生辛勤付出,努力将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看作自己最伟大的事业,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憧憬,对学生充满爱心,在工作中高度负责。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受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各种外在经济因素和其他思想认识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工作中感觉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并且因为待遇分配或者职称晋级等方面,产生了懈怠心理。也有一些小学教师受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学校之外从事第二职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校外工作,这样必然对教学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和发展成本越来越高,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较为强烈的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不少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和业务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也不愿意坐下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课程。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精神教育,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无法做到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和教育。一些学校的教师明显存在着应付工作的情况,有些教师随便找其他人来代自己上课,有些教师私下和同事换课,将一周的课换成三天上完。也有一些学校存在部分教师长期脱岗现象,这给小学教师管理、教师整体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发展影响极坏。

2. 职业理想明显弱化

职业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崇高的职业理想就是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是他们的旗帜和方向,是驱动他们工作的最强的动力,可引领他们更好的努力和拼搏。崇高的职业理想对每一个教师的教育奉献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能够让每一个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掘教育潜能,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成为一个对学生、对自己、对国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优秀教师。由于国家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加上明显的地区差异以及教师建设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很多教师在社会上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可,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当教师的社会美誉度明显不够时,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也相对较弱。再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各种急功近利思想和拜金主义等,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弱化了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目标,也消解了他们的职业理想,导致很多教师的理想情操明显退化。社会不再是以精神和职业评价教师,而以金钱和地位;教师也不再为自己的工作和职业理想而自豪,在经济现实面前很多人产生了动摇。曾几何时,教育成为社会最受尊重的行业,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群体,教师的理想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体现着人类的高尚精神追求,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和价值判断的核心地位。但是,现在不少教师没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而只将教师当做一种基本工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也让教育这个行业失去了灵魂,让教师这个职业不再拥有高尚的灵魂,也不能真正让教育实践展现教育的本真,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教师行为方式越来越功利化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各种行为方式的表现类型,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教师也都是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都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市场经济关系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给现实中的每一个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每一个人从事工作应该有正当的利益诉求,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他们生活和养家最为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社会对他们的充分肯定,更是国家对他们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教师受各种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对金钱有着更强烈的追求和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和教育方式。有些教师将等价交换的原则不适当地应用到教书育人这个非公益事业上来,这丧失了教师最基本的公德心,也让他们的崇高操守受到影响。一些教师受到利益驱使,在校外兼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校外。还有部分教师违规拉拢学生校外补课,课堂上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也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教师行为功利化成为影响教育社会形象的主要方面,更是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新时期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对策分析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师德师风具有突出的时代性,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基本体现,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关系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因此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让每一个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并且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思想情操和教学行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新时期提出的针对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思想认识和价值评判标准。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强化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确保每个教师爱岗敬业;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让教师争当立德树人的模范,成为社会发展的标杆,成为学生心中最好的学习标准和道德楷模,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师德的崇高,找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实现师德师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接轨,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将师德师风教育变成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努力提升自己,让每个教师成为学生心中最为理想的领路人。新时期,每个小学教师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美德和新时代社会发展融合的新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自己的师德师风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理想,增强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做一个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2. 实现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融合

教师是学校最为核心的资源,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学校管理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并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当作最为重要的内容。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整体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常抓不懈,更需要每个学校认真落实,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不同学校的小学教师有着不同的特点,师德师风建设一定要和学校的精神建设深入融合,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更具建设性和实效性。每个小学的校长是主要负责人,其应与中心校保持密切联系,以国家法律和教育管理制度为准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每个教师的师德修养为切入点,以促进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为根本目标,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抓住师德师风教育和建设的主阵地,强化“三观”教育以及他们的道德情操,努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让其增强奉献意识,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以新时期道德讲堂为平台,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讲座,研究本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各种先进的经验,选择身边的模范,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更为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真正将师德师风教育和建设熔铸到每个教师的灵魂深处。

3.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人本理念

师德师风建设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升全体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师德师风建设与每个教师息息相关,关系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关系每个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重视师德師风与关注教师成长相得益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这样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师负责,可让每个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工作,不断强化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也能够更好地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针对新时期师德师风存在问题,围绕影响教师教育和发展的问题和矛盾,解决他们的深层次问题,帮助每个教师消除工作、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每个教师能够专心做好本职工作,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营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切实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大力宣传尊师重教,让每个小学教师有更好的社会地位。作为学校管理者,不能仅仅盯着教师的工作,也应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做好管理,更做好服务,让每个教师能够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照,增加他们的幸福指数。

总之,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教育管理的长期工程,也是每个教师学习和强化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是最为关键的基础教育,是每个人开启成功人生的重要阶段。教师作为重要的领路人,不仅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和扎实的业务素养,还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校应管理重视教学管理,重视师风培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风尚,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和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毓珣,杨 婷. 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中小学师德规则政策的变迁及分

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7(5):

91-96.

[2]李 煌.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D].湘潭:湘潭大学,2015.

[3]刘兴华,黄利军,刘思静.新时期教师

党员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

26-27.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小学阶段问题
吹响中职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号角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