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快乐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2018-11-29李爱东

教师·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幼儿园课程

摘 要:寓教于乐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近几年来,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幼儿园在“幸福一幼,快乐童年”的办园理念引导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机整合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探索和建构园本“快乐课程”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快乐课程;价值追求;结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23

作者简介:李爱东(1969—),女,广东阳江人,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幼儿园教师,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类情绪中的重要正情绪。《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纲要》的颁布,正是针对我国幼儿教育长期以来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及积极情感体验等现状,提出的以幼儿科学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纲要》中两度出现“快乐”的字眼,三次强调让幼儿体验或表达“愉快”的情绪,三处提出要使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七处提及让幼儿“喜欢”参与,九处指出要培养、激发幼儿的“兴趣”,可见,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中,提倡幼儿快乐参与和培养幼儿活动兴趣至关重要。

一、快乐课程体系的价值追求

课程理念的凝练是课程建设的第一步,我们以快乐童年为办学愿景,将快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提炼为如下四点。

第一,生活性。强调学习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关注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围绕幼儿生活的核心经验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育活动。实施《纲要》的要求:“既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幼儿的经验积累和视野的拓展。”

第二,体验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在体验中成长”的教育思想,创设富于变化的、支持性的环境,充分运用丰富多样的资源和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愉悦性。强调幼儿在园时心情高兴和愉快,以及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成功感、胜任感和自信心,让幼儿在感到快乐的同时,获得全面的、充分的、最佳的发展。

第四,发展性。幼儿在当前获得充分的发展,每天有所进步,同时这种当前的进步又应有利于幼儿将来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入学以后的学习,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快乐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在探索幼儿园快乐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建构了崭新的幼儿园快乐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分为如下课程模块。

1. 阳光体育运动课程

我们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与幼儿园快乐的一日生活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以“阳光体育活动”为主线,整合活动时间,注重渗透“清新运动”“自主探索”“愉快学习”“阳光运动”“幸福分享”等特色体育游戏活动。

我们结合幼儿园的现有场地,尽力拓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空间。宽阔的幼儿园中心广场是幼儿们最好的体育游戏场所,彩塑跑道、动感篮球场、阳光宝宝游泳池,趣味玩沙池、器械区、大草地等,能够让幼儿们尽情嬉戏,快乐奔跑,满足幼儿们的运动需求。

在办园实践中,我们还总结出阳光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要点:保证户外体育游戏时间,培养幼儿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有效利用自制体育游戏器材开展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定期进行体能测查,依据幼儿发展现状,调整体育活动内容,以此增强幼儿的体质,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发挥体育男教师的阳光、专业指导效应,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幼儿变得更积极、主动。

2. 儿童自主体验课程

我们不断挖掘和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有效教育资源,将幼儿的自主体验渗透到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全领域、全渠道之中。例如,“快乐游戏课程”“科学探究课程”“阳光体育课程”“艺术创想课程”“亲子阅读课程”“拓展社会实践课程”等,这些课程可尽可能尊重幼儿们的个性和天性,让幼儿在游戏体验过程中学习和创造,在快乐的体验活动中充分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自主选择,实现“乐中学,学中乐”目标。同时我们还为家长设计家庭教育活动板块,以此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积极作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春之旋律”文化节、“夏之精靈”艺术节、“秋之丹桂”读书节、“冬之幻想”科技节和体育节等各种亲子主题活动,可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快乐体验的活动中去,收获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

3. 快乐游戏课程

我们以童乐体验馆为载体,探索建构幼儿快乐游戏课程。馆内设有“幸福巴士”“快乐超市”“爱心医院”“创意发廊”“美味餐厅”“甜蜜小屋”“JMYY电视台”,以及小邮局、小银行等,宛如一个迷你小社会,幼儿在模拟真实社会的情景里进行角色扮演、自主服务、自主创作、创意劳动、表演等活动,体验各行各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并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服务他人,培养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良好品质,促进自身的社会性的发展。

在游戏课程时间我们采取小、中、大班分龄和混班游戏的方式,每次展开一个小时、每周两次游戏体验馆的活动。教师们悉心指导,做好观察记录和活动分析,不断优化游戏指导策略,真正做到“还游戏于幼儿”。幼儿们通过扮演角色、操作材料、与同伴互动等活动,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与发展。

4. 趣味科学探究课程

我们以科学宫为载体,开展趣味科学探究课程。为了激发幼儿们探索的欲望,我们在创建科学宫时,首先从场馆的设计入手,让幼儿一进科学宫就进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气氛、想象空间的现代化城堡,里面有“神舟飞船”“民航飞机”、热气球、火箭、银河系等造型,这能让幼儿置身于“浩瀚宇宙”的氛围之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的兴趣。整个场馆主要由探索区、制作区、综合活动区和展示区四部分构成。

科学宫有专人管理,管理员会根据各年级的学习计划和内容,为幼儿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等丰富的试验操作材料。教师通过科技小制作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教师以“创设问题情景→交代任务→幼儿观察、尝试、探索、操作、记录、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习得经验”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可引导幼儿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表明,趣味科学探究课程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观念與科学态度,发展幼儿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探索活动中可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5. 艺术创想课程

我们以创意童画城为载体,建构艺术创想课程。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对于他们来说,一张小纸片、一个小罐罐、一颗小石子……在他们的手里都能化身成为一件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品。在童画城里,集欣赏、创作、表现于一身,幼儿们的奇思妙想、无限创意都能得到满足。

艺术创想课程是以美术为基础的综合性教育课程,是帮助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课程。课程强调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的联系,有别于传统注入式的美术课程,可让儿童在更广阔的立体创意空间和快乐的美术游戏中感知事物、尽情表现。美术教师组织幼儿每周两次的创想活动,以游戏化美术活动、创意空间以及丰富的材料让幼儿灵巧的双手无所不能。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雕刻、素描、建构等内容,可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视觉感受、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精细动作、语言理解能力、听觉描述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6. 亲子阅读课程

我们以百味书屋为载体,开展亲子阅读课程。百味书屋由阅读区和表演区组成。阅读区又分为静态读书区和自由阅读区。在静态读书区我们准备高低合适、童趣盎然的小书桌供幼儿阅读,书架的高矮也特意进行能让幼儿方便取放图书的设计,以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和看书的姿势。在自由阅读区、表演区和期刊室,我们投放了舒适美观的地毯和种类丰富的毛绒玩具,幼儿可以随意地选择图书自主阅读,或与同伴讨论,或在小型舞台上表演自己喜欢的经典童话故事。宽松、雅致的环境让幼儿觉得阅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百味书屋”定期向家长开放亲子阅读日,还经常组织开展读书节活动、故事大王比赛、故事表演和图书漂流等一系列活动,以此营造人人爱读书、家家都乐读的良好成长氛围,让阅读成为幼儿一生的好习惯。

7. 社会实践课程

我们以家庭、社区和侨乡资源为载体,拓展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出园门,广泛接触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了体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立足本地,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区资源,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单位,建立“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并向其单位的相关人员颁发“园外辅导员”聘书。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地专业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帮助了幼儿和教师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商场、图书馆、购书中心、邮局、发廊、公安局、消防局、气象局、交通安全基地、制造企业等领域是幼儿园课程中经常涉及的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还开展了“大脚小脚游侨乡”的活动,鼓励家长每月一次亲子游,给每个幼儿一本小“护照”,把在侨乡景点中看到的、拍到的、了解到的记录下来。学期末颁发“侨乡小导游”证,并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8.

[2]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编写组. 幼儿园

快乐与发展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3]访虞永平教授: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

近儿童心灵[J].幼儿教育,2015(25):

46.

[4]虞永平.回到过程之中——幼儿园课

程建设的路向[J].学前课程研究,

2007(2):4-7.

[5]虞永平.在课程管理实践中提升幼儿

园课程建设的质量——厦门市思明

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启示[J].学前教

育研究,2005(10):22-25.

[6]姚林林.幼儿园课程建设现存问题之

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7]刘中阁.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中

的流程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8.

[8]柏 楠.智慧游戏 快点成长——幼

儿园课程游戏的构建与实施[J].新课

程(小学版),2016(8):104.

[9]蒋丽芬.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建设的引导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

版),2016(12):16-17.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幼儿园课程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政治道德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