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以“雪亮工程”为引领大力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
2018-11-29刘康中
刘康中
在2018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深化智能化建设”第一次与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加强过硬队伍建设一起,成为了政法工作的“四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引发超越历史、创造未来的颠覆性变革,给政法工作创新发展带来无限空间和广阔前景。涪陵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把“雪亮工程”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按照“围绕实战、突出重点、以用促建、以用促联”思路,一手抓建设联网,一手抓深度应用,大力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政法综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区现行刑事案件发案连续6年稳步下降,八类案件发案连续10年大幅下降,2017年全区群众安全感、队伍满意度、司法公信力指数分别达到了97.19%、92.95分和93.58分。
一、政企联动,打造“雪亮工程”联合创新中心
围绕大数据应用核心,深化科技创新和内部改革,创新建立联合作战实验室,将装备科技产品检测、新品研发、学术交流、实战应用及推广纳入一体,推动了科技应用“百花齐放”,提升了政法机关打击动态化、智能化犯罪的整体作战合力。
(一)破壁垒消隔阂,“六侦合一”联合作战。将公安内部六朵侦查云(刑侦、技侦、网安、情报、图侦、经侦)融合,精准开展联合作战,形成打击合力。建立新型联合作战数据聚合流转、现发案件快速反应、多警种同步上案、远程辅助服务等机制,打破信息壁垒,践行“主动警务”策略,实现精细指导、精确布控、精准破案,创建了公安科技信息侦控新模式。
(二)新思路新出路,联合创新破题革新。打破“大数据就是大投入”的传统认知,建立“以推广换产品”的新模式,与全国42家“高精尖”公共安全科技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引入企业反向注资4000余万元,与参建厂家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由参与联创的公司提供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将全系列专业设备及系统平台纳入实战应用,由公安负责产品的专业测试及在全市、全国兄弟单位交流中作产品引导及推广应用。并将各科技公司研发团队前置到公安业务领域,专门设置产品科研区域,提供各个应用场景和环境供产品研发、修正、推广,引导科技研发人员参与实战,形成产品“在实战中成长、靠实战来提升”的新型研发模式。同时,迅速将科技产品转化为社会治理防控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社会立体防控治理格局的形成。
(三)大数据融合创新,打造立体化防控体系。近年来,通过大数据建设、治理、融合,逐步形成了全区社会立体化治安防控管理新格局。一是建成覆盖全区的视频监控网络,政府出資共建成高清监控镜头1922个、高空镜头22套,卡口136套,4K高清球机100套,并策动全区4000余家社会单位安装视频镜头2.8万余个,为全区水、陆、空构建了全方位立体防控系统。二是构建政法综治乡镇网,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开通综治指挥大厅,实现一键指挥、一屏总览。三是自主研发了公安快侦快破多纬融合指挥平台、快速手续流转系统、重点人员管理识别系统、立体车辆管控系统等,创建了“案件融合资源池”新型技战法,在实战中展现锋芒,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四是率先打造视频“云防控”可视化指挥作战系统,解决城市综治管理、治安防控、反恐防暴、应急指挥等多种应用场景下信息融合与协同问题。“云防控”体系建设入选中央政法委2017年“全国综治成果展”参展项目。
二、开放共建,大力夯实“雪亮工程”智能化应用能力
涪陵区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步伐,构建“以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为底座,以数据资源为横轴,以拓展应用为纵轴”的城市智能化防控体系,提升“雪亮工程”智能化应用能力。
(一)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智慧系统,打通各个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村社组织的联系,实现互通互联,为群众密织“平安网”。一是以“雪亮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纳入全国首批示范城市建设的“涪陵区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项目”(简称“雪亮工程”)依托已建成的“应指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视频图像联网基础设施,推进视频图像资源联网整合,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同时,引入立体云防控系统、车辆管理大平台以及服务社会治理格局的重点人员识别管控、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组成系统大平台;利用应急指挥车、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打造信息化移动作战单元;策动学校、网吧、卫生、金融、娱乐、旅店等社会行业单位开展视频联网接入工作。目前,涪陵全区重点行业单位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70%以上,预计2018年9月底达到100%。二是以人像识别技术为突破口,提升社会面维稳管控和服务民生能力。以大量的基础视频数据作支撑,大力加强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建设。2017年以来,重点引入人像识别技术,在城区重点部位安装人像识别设备100余套,给案件侦办、治安防控管理带来了“质”的变化,有效提升了破案打击、治安防控、服务群众效率。同时以点扩面,迅速在社会面各个行业系统开展系统设备的安装测试,目前已在城区重点部位、商圈,部分小区、娱乐场所、旅馆、网吧、火车站、汽车站以及执法办案场所开始应用,预计到2018年底,全区将安装人像识别设备700余套。届时,涪陵将全面开启智能“刷脸”模式,“无卡校园”、“智慧小区”、“散装汽油管控”、治安娱乐场所以及各个行业系统全面进入“刷脸时代”。三是以人工智能应用为抓手,打造未来新型智能警务模式。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破除全警“要人、要物、要资金”的传统观念,树立“向数据要警力”的新思维,将打造未来新型智能警务模式提上议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打造智能监所,对现有监控、报警、巡视、门禁等硬件实施和软件系统进行高度整合,为监所安全管理提供强力支撑;筹划智能指挥平台开发,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支撑,在接处警工作中逐渐引入智能机器人参与;创新智能执法办案中心建设,高效集约各平台,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衔接,构建“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的“一站式”智能执法办案中心。
(二)广泛采集各类数据资源,构建全社会立体大数据体系。从内部整合、外部采集、社区模块收集、人像海量捕捉等多方面入手,广泛采集数据资源,完成大数据资源池建设。一是打破壁垒融合共享。打破现有政法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着力建设大数据资源库,实现全面共享,服务实战。打破数据汇集瓶颈,采取“集约共建”的方式建立全区社会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平台,架通连接各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桥梁,改变全区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相对独立数据信息系统的现状,减少信息数据重复采集、存储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健全智能化社区防控体系。从社区门禁试点入手打造智慧社区,实现社区管理智能化、高效化、集约化。通过采集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帮助社区民警、网格管理员及时掌握了解出租房、空置房内人员变动信息和重点关注人员、老年居民等动态信息。自2017年开展智慧门禁试点工作以来,入户盗窃、抢劫等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下一步将全面推行“智能门禁+人脸识别控制+车辆道闸管控方式”的智能化社区防控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全区“综治网格化”建设,加快推进辖区街面、楼宇、路口、小区、单位等重点部位智能门禁、卡口等感知前端建设,实现自动采集、智能管控、自动服务。同时,发动民政、卫计、社保、物业等力量辅助采集实有人口信息,开发推广管理服务型APP,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推动综治网络管控模式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三是理清人口家庭社会关系脉络。打破传统户籍管理局限,利用大数据优势研发多种分析模型,对人口档案进行整合、清理、计算,创建人口家庭关系网,形成人口关系网状图,初步实现对海量多维数据的智能检索、碰撞分析和关联应用,为平安建设基础工作、案件侦查插上“翅膀”。四是捕获海量人像资源鲜活轨迹。在全区划分重点区域、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探索利用人像大数据实现对社区实有人口的精准管控。利用密集分布的人像识别视频资源对每一张路人人像实时捕获、识别比对和归集档案,确定社区常住人口、外来路人、待核查人口等分类,同时记录每个人像的鲜活时空轨迹。建立在逃人员、反恐怖关注人员等特定人像库,通过库间碰撞比对,丰富身份标签,掌控活动轨迹,实现精准管理。
(三)拓展科技产品应用,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群众提供实质作用。联合各科技公司,开发各类安防产品、应用软件,为案件侦查、便民惠民、户政管理、交通管理、办公管理等领域提供便利,实现智慧城市高效管理。一是推广使用便民惠民客户端。目前“涪陵公安”“涪陵交巡警”等微信公众号已在全区获得广泛关注,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公安最新讯息、完成部分便民服务功能。下一步,将建设推广“涪陵公安”APP,整合户政、出入境、交警、视频报警等多个民生服务系统,线上办理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并通过客户端的实名注册,后台采集用户数据,充实大数据资源池。同时,整合人口、出入境、交警等单一业务办理终端功能,推出“民生警務一体机”,让市民“刷脸”即可办理多项业务。二是优化移动警务终端研发。加强与企业合作,以移动警务为突破口,自主研发新型移动警务终端。其搭载了公安网、互联网两套操作系统,实现快速切换,并植入人脸、语音、车牌智能识别和视频掌上监控、对讲机互通、蓝牙打印等多功能,方便了民警操作。目前该移动警务终端正进入内部测试阶段,预计在2018年底实现全警推广使用。以公安内网为平台,构建内网PC端通讯工具,该工具集合通讯指挥调度、沟通协作支持、数据交换查询、功能模块嵌入、视频会议终端等功能,进一步提升警务效能。
三、共享共用,强力拓展“雪亮工程”智能化应用范围
依托“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建设,涪陵区大力推进视频监控实战运用,深入挖掘“雪亮工程”的潜藏价值,以用促建、以用促管、以用促联,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一是服务治安防控。组建30余人的“天眼”战队,全天候开展“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将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整合进入三级综治中心,加强对街面及背街小巷等重点敏感地区的视频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巡逻重点,做好超前防范。建立联合作战实验室,将视频信息与各警种实时联动,通过视频指挥与现场抓捕相结合推出“猫鼠同步”作战模式,有效遏制了街面及“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利用视频破案占比由2013年15.6%上升至目前的70%。今年1~6月,视频导侦配侦破案33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20余人,打掉犯罪团伙10个32人。二是服务智慧交通。建成全国第一批试点的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和西南地区率先完成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将视频监控、电子警察等前端设备与视频可视化、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的高效整合利用,启用360度全方位移动纠违警车,强化对道路交通的动态监管和闭环管理,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时预警和精准拦截,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指数较2015年下降10%,主干道高峰平均运行时速提高8%,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从2011年的7.7下降至3.2。三是服务综合治理。通过在区综治办设立“雪亮工程”综治分平台,建立区综治中心,开发“雪亮工程”综治应用模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日常监管;通过在区综治中心配备8名专职人员,加强对背街小巷等事故易发区域进行视频巡查,及时做好超前防范。各乡镇街道及96个城镇社区通过布建的视频监控终端,协同辖区单位加强社区视频巡逻,有效增进了辖区居民群众安全感。四是服务智慧河长。针对河面非法捕捞、非法采沙、环境污染等问题,联合公安、环保、水务等职能部门在全国首创“智慧河长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水位、水量、水质以及取水、排污、采砂、捕捞、岸线、保洁等,实现对涪陵长江、乌江水域详细情况的一屏总览,可视化管理,有效的将“河长”工作职能化、实战化。“智慧河长管理系统”获评“2018年首届中国警务信息化建设成果”推介活动中“最佳公安业务创新方案”。五是服务社会民生。设立便民服务窗口,针对物品丢失、人员走失等民生类警情提供视频查询服务,深受广大市民称赞。自窗口开放以来,共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12000余次,找回走失老人、小孩510人,找回丢失物品6183件。
下一步,涪陵区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相融合,坚持“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更优质量标准,部署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先进性和实效性,推动社会治理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更好发挥视频数据资源在决策指挥、治安防控、侦查破案、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强大优势,推动平安涪陵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 者: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