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018-11-29梁娟娟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梁娟娟

摘 要:学习动机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诱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都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关。这体现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1. 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激发和推动个体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力量。个体的各种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由需要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需要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需要可以称作行为的内驱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

2. 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分为两类: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的动机不是由自身产生的,而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內部动机是指动机是由个体本身自行产生的。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1. 引发作用

当学生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和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拿走一个西瓜的1/4、2/8、4/16,学生发现1/4、2/8、4/16一样大,教师问“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大小怎么会一样呢”,学生渴求揭开奥秘,这种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了学习动机。

2. 定向作用

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望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前,我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知识就可以做游戏,学生就不再关注其他的事情,进而专心致志地听课。

3. 调节作用

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如果行为活动未达到既定目标,动机还将驱使学生转换行为活动方向以达到既定目标。如学生为了得到更多的“代币”,调节作业计划,放弃游戏的时间,提前完成作业。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措施

1. 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自觉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空洞地说教,把具体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安排教学。

(1)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知道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教师用“魔法”就能知道第三个角度数的大小。学生都很好奇,想拥有教师的“魔法”。“魔法”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巩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学习“观察图形”时,由于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观察物体”,使图形与物体结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 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认知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体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调节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吴正宪老师有一次因飞机晚点迟到,公开课上的学生状态很不好,吴老师真诚地向学生道歉,并给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吴老师的真诚得到了大家的原谅,学生也回到积极的情绪中。

3. 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

(1)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所学知识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努力程度,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改进学习方法。

(2)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如学习“平面内两直线的关系”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告诉学生课后要进行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制约着学生学习时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动机形成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看到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效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