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荒与深耕:2014-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2018-11-29杨传张祁述裕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研究

杨传张 祁述裕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研究也十分活跃,研究成果丰硕,与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相得益彰。目前文化产业研究状况如何,研究热点有哪些,未来研究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无论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还是研究界都十分关注,也需要认真总结。本文以2014-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创意产业》转载的论文为基础,对2014-2017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研究作一个系统梳理,并作出评价*① 之所以选择201-2017年这一时间段,是因为本文以“第二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优秀论文评选”参选论文为基础,本届参选论文是基于2014-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创意产业》转载。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优秀论文评选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第二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优秀论文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艺术产业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办。。

一、2014-2017年文化产业研究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资料库每年收录文化产业相关论文1300多篇,最终能在《文化创意产业》(双月刊)刊出的,每年约60篇,2014-2017年四年间《文化创意产业》共收录237篇。平均约每20篇入库文章中有1篇能入选《文化创意产业》,与人大复印资料平均选载率大致相同。《文化创意产业》所收录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特点和趋向。以下为四年间《文化创意产业》转载文章的基本分布情况。

(一)研究主题分布

从研究主题看,近四年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政策、网络文化新业态、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理论、文化产业园区六大重点领域。2014-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共选载论文237篇。其中,文化产业政策研究53篇,网络文化新业态研究49篇,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研究21篇,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研究18篇,文化产业理论研究17篇,文化产业园区研究6篇,见图1。文化产业政策研究和网络文化新业态研究论文篇数远超其他几个研究主题,这一方面与更加成熟的文化产业发展阶段,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制度需求相适应。同时,互联网等新技术,不仅为文化产业创造了新的生产消费方式,更创造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图1 2014-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转载论文主题分布

(二)研究行业分布

从研究行业看,近四年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重点行业,基本符合当前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的整体热度,主要分布在影视、动漫、演艺、艺术品、游戏、传媒、数字音乐、体育、网络文学九大行业,见图2。其中,影视业、动漫游戏业、演艺业研究论文最多,与这几大行业当前迅速发展的态势有很大关系。艺术品业之所以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重点行业,从研究的文献内容来看,主要是因为当前艺术品市场发展相对于不成熟,艺术品管理、艺术品金融、艺术品价值评估等都存在较多问题。

图2 2014-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转载论文研究行业分布

(三)来源期刊分布

从来源期刊看,近四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录论文来源期刊一百家左右,其中被转载论文篇数排名前十的期刊包括《东岳论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化产业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见图3。从期刊的类型来看,被转载论文数量排名前十的期刊中,多数为开设了文化产业研究固定专栏的综合性期刊。而文化产业专业期刊仅有《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产业导刊》两家。

图3 2014-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来源期刊分布

(四)作者单位分布

从作者单位看,近四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录论文第一作者出自一百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光明日报、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十家单位均有5位作者以上,见图4。这组数据实际上也反映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分布情况和学者的集中度。

图4 2014-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转载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分布情况

文化产业研究主题分布和行业分布,基本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热点文化门类。被转载论文数量靠前的期刊中,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专业期刊数量仍然很少,其论文整体质量也待提升。文化产业学术论文作者也出自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学科背景复杂。

二、2014-2017年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

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要素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新兴文化业态研究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作为近年来集中研究的领域,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和规律,下面通过对代表性观点的述评,力图呈现近年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态势、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通过梳理发现,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的重点在于对当前阶段政策合理性、政策实施效果和政策优化等问题的探讨。主要为文化管理与产业发展涉及的重大问题、文化体制改革、财税金融政策、具体行业扶持政策等方面。

1.文化管理与产业发展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从文化管理来看,政府职能、市场作用和企业发展及三者互动关系,是学者研究文化管理问题的基本立足点。祁述裕、孙博基于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的互动关系变迁,从文化产业管理需由“小文化”向“大文化”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重视质量型发展转变、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由“两分法”向相互融合转变等从七个方面框定了我国未来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大问题[注]祁述裕、孙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亟需完成七个转变》,《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4期。。从产业发展来看,如何在文化产业领域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如在如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上,花建创新地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π”型三大发展轴,并根据区位条件和集约化发展的特征,提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区域组团,以及近中远三重文化辐射带,从发展轴、城市群到辐射带,基本构建了“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产业的内外发展版图[注]花建:《“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新布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再如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上,王国华从“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品牌”“特色机制”“特色运营”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文化小镇的要素系统[注]王国华:《略论文化创意小镇的建设理念与方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2.文化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研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较多关注于国有文化企业并购、国有文化资本经营管理和国有文艺院团改制三个领域。首先,在国有文化企业“三跨”并购问题上,学者普遍认为由于条块分割、进入壁垒的限制,以及过度追求政策红利,导致“三跨”并购存在着盲目“拼盘”、缺乏实质性融合、效益低下的问题。潘爱玲、邱金龙等以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的方式,呈现了“三跨”并购对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程度有限;并从着重交易结构的设计、并购资源的整合及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三个方面提出并购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潘爱玲、邱金龙、闫家强:《“三跨”并购与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其次,在国有文化资本经营管理问题上,齐勇锋提出国有文化资本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症结为:新闻出版广电等传统文化产业垄断性强,而战略性新型产业经营较差;国有文化资源碎片化严重,管理体制存在着所有者缺位;以及开放度不够,与民营外资融合程度不高等方面[注]齐勇锋、黄威、梅声洪:《国有文化经济战略性调整研究》,《东岳论丛》2014年第4期。。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共文化企业的性质,国有文化经济的公益性文化经济定位,加快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为国有文化资本的合理流动和战略性调整创造条件。最后,在国有文艺院团改制问题上,辛纳深入到表演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去分析国有文艺院团改制过程中面临财务困境的原因。提出消费者受教育水平、“成瘾”消费特性、供给者生产力滞后压力等财务困境三大症结。基于此,认为改革过程中首要的是要将院团供给能力提升和文化需求培育并重,并逐步向后者倾斜。同时,需要借鉴国外非营利机构的特殊制度安排,探索适合我国文艺院团发展的非营利机构模式[注]辛纳:《财务困境、成瘾消费与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

3.文化产业支持政策的绩效研究。关于支持政策的研究,学者侧重于评估各项政策在新发展阶段的绩效,反思其在当前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调整问题。一是关于金融支持政策。张凤华、傅才武指出导致我国金融政策操作执行难、效用发挥不明显的关键在于缺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服务平台和中介[注]张凤华、傅才武:《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及财政政策的成效与优化策略》,《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8期。。如文化企业产权评估、交易和流转,信用评级,风险分担等问题都未解决,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仍然很难有效对接。因此,金融支持政策更应该注重发挥政府在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关于财税支持政策。魏鹏举、王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与支出型的财政补贴相比,收入型的税收扶持政策更能够激励产业的效率,并借鉴“营改增”的经验,提出要加强税基式优惠,减少直接税率税额优惠,如探索抵免文化内容创新投入成本的文化产业增值税政策等[注]魏鹏举、王玺:《中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与建议》,《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三是具体行业支持政策。具体行业支持政策主要集中于对动漫产业扶持政策的讨论。朱春阳、黄筱通过对长沙、杭州两地不同的动漫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产业最终形态的影响,提出动漫产业政策应该将以数量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让位于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创新能力留住企业,而不是单靠扶持政策来招揽“行业候鸟”。区域动漫产业政策也应该向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刺激需求、构建产业链、鼓励竞争等方面转变[注]朱春阳、黄筱:《基于钻石模型视角的区域动漫产业扶持政策比较研究——以杭州、长沙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0期。。

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侧重于对我国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即有文化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跟踪。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也多是基于分析模型、具体案例、指标数据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但目前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一是缺乏对文化监管、规制等管理政策的研究,而多偏向于文化经济政策的研究。例如,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文化内容管理,如何形成多方参与的文化治理体系,提高文化治理效率等。二是缺乏对具体行业政策的研究,而多偏向于整体产业政策的研究。例如,对不断出现的各类新兴文化业态如何有效管理等。三是缺乏具体实施策略、落地政策的研究,而多偏向于发展战略和宏观趋势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要素研究

随着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其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细致和复杂,文化产业研究相应地也更加深入,尤其是对文化产业各要素的发展完善更加关注。通过梳理,对于文化产业要素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重点领域。

1.文化资本运营。关于文化资本运营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化资产的无形性、公共性等特殊性,探讨文化资产的评估、确权和交易问题。首先,关于版权金融化问题。黄玉波、刘欢通过对产权化、资产化、金融化的过程分析,提出版权资产的金融化路径。版权金融化必须从确权公共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第三方版权资产评估机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建设[注]黄玉波、刘欢:《版权资产的金融化——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融资政策体系构建探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二是关于文化产权交易问题的研究。文化产权交易研究重点是围绕文化产权交易所建设问题的讨论。周正兵通过对深圳文交所的分析,提出文化产权交易所应该明确“文化四板”之定位,固守服务文化产业之实体经济的本分,避免脱实入虚。通过对深圳文交所的分析,具体来看,集聚信息、管理与资本等多种资源,以及提供专业、高效的投融资服务是文交所应该具备的功能。而不是成为艺术品份额化、邮币卡的江湖,沦为资本炒作的工具,变成一个“非驴非马”存在[注]周正兵:《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状况、问题与趋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三是文化授权问题的研究。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涉及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祁述裕、赵一萌、杨传张从管理体制上提出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文化授权困境。认为突破文化文物单位公益一类的体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是促进文化文物单位进行文化授权、开展文创产品经营的重要保障[注]祁述裕、赵一萌、杨传张:《文化文物单位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理念与思路》,《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王秀伟、潘彬彬则从授权经营方式上,提出直接授权、委托经纪授权、综合运用直接授权和委托授权的三种模式。为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这一全新命题,开拓了新的思路[注]王秀伟、潘彬彬:《文化授权理论及其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文化产业研究》2016年第2期。。

2.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小微文化企业是当前文化产业领域研究的热点。首先,是关于小微文化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的研究。如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弱、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难,以及由于体制障碍带来的公平问题等。其次,是关于小微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张振鹏提出小微文化企业商业模式价值链化、价值网络化、生态化三种形态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其商业模式构成的核心要素有所不同。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核心要素的分析,为小微文化企业在不同阶段采取何种发展路径提供了参照[注]张振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研究——基于商业模式建构的视角》,《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最后,是关于文化企业并购的研究。尤其是持续发酵的民营文化企业并购“超高溢价”现象成为关注的重点。李彬则针对超高溢价现象强调应突出风险防范措施。认为并购前并购战略的设计、评估中介的介入,并购过程中股票支付或混合支付对溢价风险的控制作用,以及并购后将目标企业文化产品或文化要素有效整合嵌入到既定产品和要素资源体系中来,是文化企业并购决策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注]李彬:《文化企业并购高溢价之谜:结构解析、绩效反应与消化机制》,《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3.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文化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的研究。孙洁通过对上海百家园区各自发展趋势和优势的分析,提出未来文化产业园区的六种升级演化方向。针对当前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着产业特色不鲜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重形态,轻业态”、“租金模式”、同质化以及集聚效益不明显等问题,提出未来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应当寻求创新和挖掘衍生服务,并据此提出孵化器、体验终端、社区营造、创意地产、业态融合和主题衍生六种不同的演化升级方向,政府应该根据园区可能演化升级的方向分类施策[注]孙洁:《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演化:升级趋势与固化、耗散——来自上海百家园区的观察》,《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学者对文化产业要素的研究,比较注重实证研究方式,从具体个案去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整体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但是,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包括土地、资本、技术、产权、人力、信息、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研究,还远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研究谱系,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同时,目前的研究重于对具体要素的研究,而鲜有对要素间关系、促进各要素高效配置和流动的体制机制的研究。

(三)区域文化产业研究

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涉及宏观层面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区域布局和发展战略的研究,中观层面城市文化建设路径的探讨,以及微观层面针对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具体业态和发展模式的总结。具体来看,各个层面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战略研究。关于区域文化产业布局研究逐步从东中西部块状格局的研究,转向线性带状分布的研究。在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上,范建华从文化渊源、产业基础、区域条件等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空间、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七大文化产业带[注]范建华:《带状发展:“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花建提出“4+3”的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研究框架,即资源培养力、创新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国际合作力四个要素,以及产业成长性、多元开放度、区域契合度三大变量[注]花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文化城市建设研究。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上,借鉴西方城市发展动力理论,吴军认为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已经从强调土地、资金、劳动等传统模式,以及人力资本模式,向重视提升创意与科技水平、文化与艺术消费、生活品质和社区环境等方向转变[注]吴军:《文化动力:一种解释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新思维》,《党政视野》2015年第11期。。同时,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祁述裕以生活文化设施为视角,提出城市文化场景建设的路径,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认为生活文化设施必须依托特定的文化空间,与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多种类型人群互动整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场景”,通过“场景”所展示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才是培育城市内生动力的关键[注]祁述裕:《建设文化场景 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以生活文化设施为视角》,《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马秀莲、吴志明通过对底特律文化经济实践及其失败的反思,警示城市文化建设误区。认为城市文化建设不能单纯一味地构建城市风景,应该结合城市特定的经济、文化、地理和社会环境构建活生生的城市场景。必须考虑发展的文化项目是否能切实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否以当地居民为本,是否适合城市的经济与城市特色[注]马秀莲、吴志明:《挣扎的底特律:后工业城市复兴的理论、实践与评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3.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特色文化产业研究主要聚焦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形态和典型模式的总结。胥悦红对民族地区思想传承型、经验传播型、旅游体验型、创新智能型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民族地区不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商业模式设计提供了参考[注]胥悦红:《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文化资源商业模式与全产业链建构的探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22期。。熊正贤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提出了新的思路。认为特色文化产业在扶贫过程中特别要注重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培育等“广化扶贫”的问题。避免外来企业对本土企业、企业化经营对社区村民生计、公共旅游资源对村民红利的“挤出效应”。要注重保护特色文化传承地区居民文化资源的分配权益[注]熊正贤:《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特征分析与绩效问题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的研究,构成了当前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体系。但是,在宏观层面,提出了区域布局和发展战略,却缺乏与之相适应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行性举措和落地政策。在中观层面,借助西方理论,对文化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必有要素达成共识,但在探索符合中国城市发展实际的本土化路径方面创新度不够。在微观层面,局限于总结即有的特色发展模式,却没有相应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

(四)新兴文化业态研究

互联网文化产业近年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之相应的文化新现象、新模式和新特征,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业态的影响和变革作用,以及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的管理问题,成为当前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关注的热点。

1.关于互联网文化新现象、新模式的研究。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新模式、新现象,学界近年来首先注重对这些新事物的解读和剖析。如李康化围绕“粉丝”消费的行为特征,总结出明星经济模式、IP运营模式、社群模式等“粉丝经济”的模式,并提出要从精准的目标“粉丝”定位、优质的核心文本完善和周全的产品体验服务降低文化企业风险[注]李康化:《粉丝消费与粉丝经济的建构》,《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戴勇对物联网实现文化传播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三种商业模式创新思路[注]戴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化传播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蔡晓璐对“网红经济”的产业链、盈利模式的分析和反思,提出未来网红经济还需内容为王,坚持“网红+”的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注]蔡晓璐:《三问“网红经济”》,《艺术评论》2016年第7期。。基于互联网的发展金元浦、黄玉蓉分别提出“数客”“创客”的文化产业人才新类型[注]金元浦、数客:《大数据时代文化创意经济的先行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注]黄玉蓉、郝云慧:《中国创客生态培育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0期。。

2.互联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除了上述关于对新现象、新模式的解读,更深层次的互联网对整个行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学者尤其注重从互联网对文化价值链的重构方面,来探讨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范玉刚以互联网文化消费方式的研究为切入点,提出互联网扁平式价值共创发展模式。认为借助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参与到文化创意、生产、传播等诸环节,这就促使从以企业为中心的线性价值创造,转变为线上线下互动的扁平式价值共创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注]范玉刚:《“互联网+”对文化消费的弥散效益》,《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陈少峰则以互联网的经营方式为切入点,提出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平台化生态模式。认为互联网平台成为整合资源的核心,并正在形成一种网状的价值链条[注]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围绕互联网平台,纵横交错的产业链、优质的IP资源、新型的混合商业模式、高效的资本联合、无限制的跨界发展等,共同构成了复杂的互联网文化产业生态。这些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互联网新兴文化业态的运作机制和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互联网文化产业管理研究。对于互联网文化业态管理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呼吁阶段,远未涉及各行业具体管理问题的研究。解学芳提出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超出传统管理思维,与条块分割、交叉管理的现状不匹配,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注]解学芳:《基于技术和制度协同创新的国家文化产业治理》,《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2期。。因此,文化产业制度创新不仅要适应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还应主动构建全新的制度体系,以催生、牵引文化产业各行业的变革。胡洪斌、杨传张则分析和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具体举措,归纳出“一体两翼”的基础性政策框架体系[注]胡洪斌、杨传张:《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政策体系构建》,《学术探索》2013年第12期。。

对于新兴文化业态的研究涉及产业生态、跨界融合、商业模式、生产和消费方式等各个方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偏重于新的经营模式的探讨,缺乏对新技术条件下高品质、高质量文化内容创作创新的研究;二是多数研究是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研究,而缺乏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影响的前瞻性研究;三是缺乏对新兴文化业态管理的研究,面对新兴业态的新特征,如何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监管还未有涉及。

(五)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目前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一是侧重于探讨文化产业的本质性问题,力图于厘清文化产业的核心命题和理论框架;二是善于引入其他国家、其他学科新的理论工具,来解释和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

1.关于文化产业本质的研究。从学界目前的研究来看,多数学者认为对文化产业本质的理解不应该局限于文化产业内部各个行业之中,而需要从文化产业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关系中来探寻,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成为探讨文化产业本质问题的核心命题。胡惠林提出文化产业是人与社会一切文化关系的总和。从产业内部来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社会生产系统。从产业外部来看,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文化生产力形态,与社会体制形态、科学技术形态等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注]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本质——重建文化产业认知维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闻媛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到文化经济三个阶段、三种概念的更替来说明,文化不能仅仅作为经济资源,而沦为财富和就业增长的工具。更应该重视“符号观念或意义的生产与流通”这一文化的本质特征,更应该强调文化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注]闻媛:《文化政策的价值取向——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到文化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2.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尤其是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框架,虽然未能达成普遍共识。但是目前,学界力图从不同侧面来探索和填补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的空白。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体系构建来看,张振鹏等根据文化产业的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提出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其以生态观和系统论,并引入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文化产业系统内外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和演变规律,以及产业系统持续运行背后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及其规律性特征[注]张振鹏、刘小旭:《中国文化产业生态体系统论纲》,《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7期。。这对于解决由于学科交叉属性,文化产业学术研究至今尚未形成相对独立且完整的理论体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向勇则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学的概念,以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应该涉及的基本问题,梳理了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认为文化产业研究可划分为概念范畴、要素创新、组织管理和公共治理四大部分,构成了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文化资源与价值评估问题、故事驱动与符号生产问题、文化技术与价值转换问题、文化金融与艺术授权问题等[注]向勇:《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纲》,《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1期。。从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来看,祁述裕等提出文化市场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应坚持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作用的发挥应该立足于弥补文化市场失灵和更好的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两个方面[注]祁述裕、孙博、孙凤毅:《论文化市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该理论对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作用的发挥,以及对于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认识误区做了系统性的阐释,从理论上理清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3.引入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借助其他国家、其他学科新的理论工具,往往能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点和新的分析视角。例如,陆筱璐、吴军均引入美国新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特里·克拉克提出的“场景”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问题。探讨了生活文化设施、文化实践和多样性组织等作为一个整体性城市场景对城市发展与转型的作用,以及它们构成的城市场景所蕴涵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创意阶层的流动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注]陆筱璐:《论文化创意社群对特色文化城市发展的意义及途径——以景德镇乐天创意市集为例》,《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注]吴军:《文化动力:一种解释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新思维》,《党政视野》2015年第11期。。这为当前各城市如何建设有活力的文化空间,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理论指导。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原创性理论不足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虽然学者尝试应用国外文化产业理论和借助多学科研究的视角,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力图构建文化产业理论框架。但是,在如何形成既符合国际文化产业研究潮流、又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特点的话语体系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当前,文化产业学术研究亟须选择有突破前景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立既有符合产业发展实际和本国特色,又有与国际理论研究保持良好对话机制的框架体系。

三、总结和展望

与前些年相比,近四年我国文化产业研究越来越活跃,论文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议题更加广泛,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针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论文不断涌现。二是研究者学科背景更加丰富,尤其是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背景的学者越来越多地加入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三是文化产业研究问题更加深入,研究对象更加精细。四是研究方法、分析工具更加多样,比如,注重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但文化产业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认为,未来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加强前瞻性研究。新时代,不论是文化产业面临的经济社会需求,还是自身面临的发展条件,都发生很大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亟须加强前瞻性研究。首先,是面对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产业应如何适应。其次,是新常态、新发展理念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文化产业应当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第三,是面对文化相关机构调整,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研究如何与之适应的问题。第四,是新技术突飞猛进,文化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利用前沿科技引领和拓展发展空间。第五,是在国家区域战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重大部署中,文化产业尤其是特色文化产业如何有效对接,发展好自身作用。

二是要加强原创性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研究无论是从成果的数量,还是从研究议题的广泛性、关注度来看,都有明显优势。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研究未能形成既符合国际文化产业研究潮流,又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特点的话语体系,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规范和框架还不成熟。尤其是在借鉴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和理论的同时,还缺乏对符合中国文化产业实践问题的深耕性研究。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话语体系。因此,我国文化产业研究整体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自身原创性话语体系还需加快构建。

三是要加强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对政策制定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参考和示范意义。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对于微观主体、典型个案、产业实践的研究不够深入。文化产业研究者不仅需要做案头研究,更需要沉入文化产业具体实践中去,进行解剖麻雀式的个案研究,以点代面、以一斑窥全貌地总结和把握普遍性规律,从而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建议。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