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分析报告

2018-11-29汪博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百强襄阳营业

汪博兴,李 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根据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2015—2016年度的经营数据,本文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工业企业百强在总量、成长性、集中度、行业和区域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剖析了百强企业的主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一、工业企业百强总体状况

1.2017 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明显。2016年营业收入为1 990.02亿元,比上年下降7.44%,下降幅度明显。在连续两年入围企业百强的89家企业中,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 1 922.97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其中上升的有29家,下降的有70家。在新入围的11家企业中,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67.05亿元,占2016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3.12%,远低于退出2017年百强的11家企业当年的占比(8.88%),说明新入围企业总体营业收入水平低于退出企业去年的水平。从行业分布看,占比21%的装备制造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了20.27%,拖累了百强企业总体营业收入水平的下降。

2.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没有变化,数量仍为6家。6家企业分别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襄阳卷烟厂、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湖北襄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6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1.52亿元,增长了3.13%,但纳税额减少了9.8亿元,减少了10.17%。超过200亿的企业有3家,除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在2015年已超过200亿外,2016年又新增了2家,分别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襄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明显降低。如果按产值比较,排在第93和99位的两家企业年产值均低于2亿元,分别为1.11亿元和1.77亿元。如果按2015年的纳税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对没有提供营业收入的企业进行估算,则营业收入低于2亿元的企业达到9家,这与2016年设定的门槛主营业务收入最低为2亿元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二、百强企业成长性分析

百强企业成长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2016和2015年度主要经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襄阳市百强企业的成长趋势。

1.营业收入变动情况。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2016年度的营业收入总体下降7.44%,但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100%的企业有7家,分别是湖北海立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327.73%)、襄阳福达东康曲轴有限公司(199.29%)、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 (102.12%)、襄阳龙蟒钛业有限公司(141.57%)、东风汽车电气有限公司(140.18%)、湖北雪飞化工有限公司(120.42%)和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1.11%)。还有59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呈现负增长。总体上看,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整体增长势头下滑明显。

2.净利润变动情况。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中有73家企业提供了净利润数据,这73家企业2016年共实现净利润72.64亿元,与2015年的69.47亿元相比,增长了4.57%。从不同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指标看,有7家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28家企业净利润呈现负增长。以上数据表明,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有效提高发展质量是襄阳市百强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3.资产变动情况。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中有73家企业提供了资产数据,这73家企业2016年资产总额800.72亿元,与2015年的763.11亿元相比,增长了4.93%。从不同企业的资产增长率指标看,有1.4%企业资产增长率超过100%,34.25%的企业资产呈现负增长。资产增长率的提高,表明百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加快。

4.纳税额变动情况。纳税总额直接反映了襄阳市百强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2016年实现纳税总额118.14亿元,与2015年的131.75亿元相比,下降了10.33%,这与襄阳市2016年税收收入下降的速度(10.4%)基本一致。从纳税贡献看,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纳税总额占2016年襄阳市税收收入(188.7亿)的62.61%,比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从单个企业看,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中纳税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0家,与上年持平。

5.研发费用变动情况。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中有64家企业提供了研发费用数据,其中有80.5%的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从总体数据看,64家企业2016年的研发费用总额为22.67亿元,与2015年的19.32亿元相比,增长了15.81%,平均研发费用为3 551.54万元,比上年(4 649.99万元)下降了30.93%。平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2%,较上年(2.58%)下降了1.56个百分点,远远低于襄阳市委、市政府对大中型企业平均研发强度5%的要求。根据《襄阳统计年鉴2017》提供的数据,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5年增长10%,但工业企业2016年的研发强度下降了0.06个百分点,为1.33%。因此从总体上看,襄阳市百强企业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创新投入的重视不够,研发费用没有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6.就业人数变动情况。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中有73家企业提供了就业人数数据,2016年实现就业人数7.05万人,与2015年7.15万人相比,下降了1.5%,其中30家企业的就业人数呈现负增长。从襄阳市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看,2016年比2015年下降了2.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百强企业解决就业的能力与襄阳市整体经济状况对职工人数需求一样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低于整体经济运行对职工人数需求的变化。

三、人均效率和资产效益指标分析

衡量百强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还需要从企业产出效率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主要是人均产出和单位资产产出两个指标。通过对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2016年和2015年指标对比,可以了解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的经营质量。

1.人均产出指标。从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增加值、人均资产、人均净利润、人均纳税等五个指标看,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201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3.56%、-11.02%、6.52%、6.15%、-0.77%,除人均资产和人均净利润指标有所上升外,其它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单位产出指标与财务杠杆指标。从资产收益率看,2017年百强企业2016年的数据较2015年同比下降0.35%,表明单位资产产出效率下降,利润承压加大。从资产负债率指标看,2016年的数据较2015年的同比降低3.77%,处于相对安全和可控范围内,资产负债状况有所改善。

四、集中度分析

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前10名主营业务收入总和为1 167.56亿元,后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为24.51亿元,后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仅为前10名企业的2.10%,而上一年度这个比值为2.94%。从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看,前1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指标(CR10)由2015年的55.33%上升到2016年的57.30%。这说明百强企业的集中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对其它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百强企业在规模上的个体差距一直在缓慢扩大,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可能无法改变。从纳税总额占比看,前10名企业税收占比指标(CR10)由2015年的83.52%下降到2016年的79.92%,说明排在前10位的百强企业,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盈利水平和税收贡献水平有所下降。[1]

五、行业比较分析

从行业结构看,2017年襄阳市百强工业企业门类比较齐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重工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7个行业,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入围企业数最多的行业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共有22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增加7家,由上年的第三位跃居第一位。入围企业数排在第2~4位的行业分别是装备制造(21家)、轻纺农产品深加工(19家)、医药化工(17家)。以上4个行业的入围企业数,近年来一直都排在前4位,只是位次稍有变化。从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看,排列在前三位的始终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纺及农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装备制造营业收入占比下降趋势明显,从2015年的20.16%下降到2016年的12.63%。医药化工产业虽然对营业收入的贡献低于10%,但入围企业的数量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占比在上升。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16-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行业分布情况

六、区域结构与分布特征

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在各个县、市、区的分布同往年一样,呈现出不均衡性。其中,高新区有31家企业、樊城区有12家企业、襄城区有11家企业、宜城市有10家企业。总体上看,保康县、南漳县、襄城区和襄州区企业数量没有变化,高新区、老河口市和宜城市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樊城区、谷城县和枣阳市的企业数量都在减少。

图1 2016-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区域分布图

从经济总量上看,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总产值为2 028.17亿元,纳税总额为117.73亿元,其中高新区的企业产值和纳税总额分别为1 047.86亿元和37.38亿元。高新区由于百强企业数量众多,其产值和纳税总额在襄阳市百强企业的占比分别为51.85%和31.64%,对襄阳市工业企业产值和税收收入的贡献比较突出,分别为14.85%和19.81%。

七、襄阳市百强企业的所有制分布特征

国有企业在数量上的占比与上年持平,其在税收收入上的贡献仍然远大于民营企业。在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中,有22家国有企业,与上年持平,其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566.81亿元,占总量的28.48%;有62家民营企业,比上年减少2家,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872.65,占总量的43.85%。22家国有企业的平均营业规模25.76亿元是民营企业(16.05亿元)的1.83倍。22家国有企业以28.48%的收入份额贡献了66.81%的纳税份额,百元收入纳税率为13.93元,是民营企业(1.94元)的7.18倍。

八、2017年襄阳市百强企业发展特点

1.百强企业发展质量有所提高,发展压力不断增大。根据73家企业提供的数据,2017年襄阳市工业企业百强2016年实现净利润72.64亿元,同比上升4.57%,期末资产存量800.72亿元,同比增加4.93%,资产负债率为55.32%,同比下降了3.77%。从这三项数据来看,襄阳企业百强的发展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其它指标反映的情况看,襄阳工业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就业人数等指标总量和人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产业分布不够均衡,制造企业面临压力更大。43%的上榜企业属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和装备制造行业,分别贡献了30.29%的税收和50.31%的营业收入,但税收和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16.81%和15.37%。

上榜企业数量占比为37%的医药化工企业、轻纺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其主营业务收入虽然比上一年度分别增长了25.34%、31.91%和4.95%,但其对税收和营业收入的贡献只有11.24%和13.28%。

2.百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成果突出。在创新发展、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百强企业顺应形势,加强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方面,提供研发费用数据的64家企业2016年的研发费用为22.67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15.81%。提供专利数据的61家企业共有专利3 478项,其中国家级专利3 133项。[2]

3.百强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有待提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百强企业还面临许多问题。一是企业之间差距不断扩大,后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仅为前10名企业的2.1%,比2015年扩大了0.8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速度下滑的企业有63家,占百强企业的63%。二是虽然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与2016年的增长速度相比,下降了28.42百分点。因此,百强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的力度,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高产出效益和运行质量。

4.百强企业的发展状况呈现分化趋势。百强企业由于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约束不同,在营业收入增长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不断分化的趋势。在平均增长4.95%的电子行业中,有的企业增长了97.7%,还有的企业下降了36.9%。在平均下降4.65%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有的企业下降了39.9%,还有的企业增长了327.73%。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得到的服务中,同样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不同的企业存在不同的需求,需要得到不同的服务,如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人才引进、政策优惠和管理咨询等。因此,要推动企业的发展上新台阶,不仅需要企业从自身出发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而且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放宽政策,吸引人才,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3]

5.注册时间长的企业对税收和营业收入的贡献显著。2016年百强企业在注册时间的分布上与2015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60%以上的企业注册时间在2000-2009年。如果按2017年计算,2016年工业企业百强平均注册时间为13.6年,比2015年平均注册时间少0.3年,说明2016年有较多的年轻企业入围工业企业百强。2016年百强企业前50强的平均注册时间为14.62年,比后50强的平均注册时间(12.58年)多出2.04年。从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看,注册时间在1990-2000年间的企业为32.06亿元,远高于2000-2010年注册企业的18.5亿元和2010年以后注册企业的10.9亿元。如果去除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襄阳烟厂和注册时间最短的企业,注册时间排在前49位的企业对税收和营业收入的贡献分别为79.58%和65%,远高于排在后49位企业的20.42%和35%。这说明“老”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对襄阳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骨干企业群体。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7年襄阳工业企业百强排序资料;2017年93家工业企业在线填报数据;《襄阳统计年鉴2017》。

猜你喜欢

百强襄阳营业
“太空旅馆”营业中
中国百强报刊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百强报刊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百强榜单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