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谷一路 意气回响

2018-11-29张伟彬

南风 2018年32期
关键词:黄庭坚行书书法

文/张伟彬

第一次接触邹挺书法,是在2018年9月15日的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那天他的“山谷回响——意气风发2018邹挺书法艺术展”正好与我们打铁文艺社年度大活动“第二届中国·宝安漫画节”展馆相邻。我们活动开幕式刚完毕,便走进他的书法展捧场,由于任务在身,匆忙拍了几张照片后,又回到自己活动主场,也无暇欣赏他的80幅力作,想来实在有点可惜。

第二次与他偶遇是在2018年10月18日宝安区首届文艺志愿者服务“百佳人物”颁奖晚会上,我与他就隔一个座位坐着,我俩都有幸入选2018年度深圳市宝安区文艺志愿者服务“百佳感动人物”提名奖。剧场灯光昏黄,瞄一眼,感觉他身材挺拔,头发根根直立,书法是否也出类拔萃?不是搞书法的我,就只能想象一下了。那天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挺有特点的人,那时他应该不认识我。

第三次接到采访任务,知道他工作室离我住地不远,我43区,他47区,都在107国道新安段,走路过去就是10多分钟,我驾轻就熟找到了“鹏宇达航空大厦”。

启蒙:书法是天性的艺术启蒙

他的工作室在7楼,里面茶几靠椅墙上,挂着他自己的书法墨宝“艺品书院”。工作室里面有许多书法作品,都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练字的长条桌旁,一大堆废弃的书法作品特别显眼,显然是被他自己PK掉的,齐桌子高,真有点让人震撼。第一次见到写书法的人,这么认真严谨,也许他自己满意的作品就是百里挑一吧。

说起书法路,他说自小就喜欢书法,小学时就喜欢观摩家里书报的封面题字,不知是天性还是受父亲影响。父亲喜欢写钢笔字,但从来没有见过他写毛笔字。小学时,由于条件所限,喜欢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写字,也许是自己练字的启蒙吧。那时自己语文最好,字迹漂亮,作文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诵表扬。从小学到中学,抄写黑板报,他是班上当仁不让的人选。

2006年,邹挺毕业后便来到深圳寻梦,这时到底开始书法还是选择别的事业,他也很犹豫。恰好遇到在深圳搞书法的老乡,因此就开始了寻梦之旅。老板为人谦和,也是熟人,挺关照他这个小弟,与他同吃同住,俨然是亲人一般。很幸运,初来乍到的他就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虽然收入不高,但在帮忙打理书法培训时,还可以兼顾书法练习。邹挺认为,练书法也需要缘分。在他总结的 “书法精选50条”中说到“欲要遇明师,先具弟子相”,在他看来,从师也是需要缘分与智慧的。他的第一任老板,更像是他的大师兄,待他不薄,让他至今感恩。

传承:书法需要传承

对一个书法新人来说,模仿是传承的开始。刚来深圳的前几年,是他书法练习的高峰期,他说自己可以一天到晚练习书法,热衷于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到处求学访师,虚心学习。那段时间他的书法取得了很大进步,思路也开拓了,领悟也多了,感觉在书法路上收获良多。

在他看来,书法要传承,风格要继承,才会得到世人的真正认可。纵观书法历史,风格很难独创,前人很难超越。古代教学以四书五经为主,民国以后就改了,现代社会,电子化日益严重,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书法传承总体越来越少。但在继承的基础上也可以寻求突破。

年轻的邹挺没有随大流,他来到深圳后,除了工作,业余爱好就是练书法,苦练基本功。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他大量临摹古往今来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正如他简介中说的“初以颜体立身,后学二王,继而宋明,于《诸上座》《廉颇蔺相如传》用功最勤。”涉猎面之广、练笔之痴迷,非常人所能想象及理解的。在经过几年的模仿与练习后,邹挺越来越喜欢黄庭坚的书法了,于是他便重点研究黄庭坚书法,不管是行书、楷书还是草书,都是他效仿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练习,年轻的邹挺终于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2013年是邹挺书法路上的高峰期,10次入展“国字号”展览。据说每次入展只有二三百人,但一般有两三万人同场竞技,可真是千里挑一,这样的大展一般两年一次或四年一次。2013年是中国书法商业展最多的一年,这一年书法展“新星”也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邹挺就是其中的幸运者。通过展览,他的书法逐渐被业界认知,在中国书法界留下清晰的印痕,邹挺这个名字也被很多人记起。

在很多书法大赛及展览取得丰硕成果后,邹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就此停步。在继续练笔的同时,邹挺也常拜访深圳书法界的新老朋友,虚心听取他们对自己书法的建议。机缘巧合,有一天他路过宝安大道一间画廊,忍不住放轻脚步走进去,与里面的人聊得很投机,那人就是万迪龙先生。就此,他也成为画廊常客,直至拜师成功,成为万迪龙先生的入室弟子。

行书 非名是真联

超越:书法要从内心超越

邹挺书法师从万迪龙先生,绘画师从郑南贞先生。学习绘画是近两三年的事。艺术是相通的,书法也不例外。在书法取得一定成绩后,邹挺又沉浸于绘画艺术。

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不仅要肯学,而且要善学,从内心超越自我。任何一门艺术,前期是下苦力的“肯学”,中期是考验智慧的“善学”,后期必须完成自我超越,不断战胜自我,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善学的人,一通百通,就像书、画、印,是很多艺术家追求的艺术一体,可以融会贯通。不管学好哪一种,都会对你另外两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书法讲求笔法、字感、力度和节奏。很多画家画的只是图案,没有内在的精神实质,作品自然不会被人记起。

古代书法,很多都融入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善于把握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对大自然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草书大家张旭,夜观天象,日观于物,山水崖谷、鸟兽虫鱼、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无不为其所用。书法名家黄庭坚,船桨、摇橹等形态皆可信手拈来,笔法婀娜多姿,骨子里的奔放豪迈,在他书法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古至今,书法家很多,但邹挺最喜欢黄庭坚的作品。黄庭坚,北宋著名书法家,号山谷道人,其行书、楷书、草书都是他钟爱的。邹挺2017年及2018年的个人画展皆以黄庭坚字的雅号“山谷”做文章,命名为“山谷回响”,就可见他有多么喜欢这位宋代书法名家了。

2017年及2018年两年,堪称是邹挺“书法精品展元年”,两次主题为“山谷回响”的多场次不同地点的展览,要求作品种类更多更丰富,质量要求更高。尤其是2018年,展出作品80幅,75天3场展览,为了全身心搞好展览,邹挺暂停了所有教学,谢绝了亲友探访,也停止外接订单。为了艺术追求,他宁可错过眼前赚大钱的机会。他说,年轻时有冲劲,要把人生最好的时光放在艺术追求上,艺术创作不能等,错过了就会后悔一生。

2018年3场展览,每次观展,都会有新惊喜,也有新发现。你从他展品里,能体味到他内心的宁静、流畅与豪放。不管作品瑕疵多小,一经发现,邹挺都会重写一次,每次新展也会有新作品更新。在外人看来很完美的作品,邹挺也会吹毛求疵地做得更好,这种对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人敬佩,也被业界交口称赞。如果不是亲自采访他,我就无法真切体会到他追求艺术的严谨。他工作室墙角静躺着一大堆书法“弃品”,就是最好的明证。

邹挺认为搞艺术,天分很重要,后天的努力及修行也同样重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不仅要苦练,还要多领悟,多接触一些高雅的东西,洗涤自己的灵魂,升华自我,从内心一路超越,追从无穷无尽的水墨艺术世界。

行书 周恩来联

行书 杜甫《望岳》

草书 王维《酌酒与裴迪》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猜你喜欢

黄庭坚行书书法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脚踏实地
白饭、皛饭与毳饭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书法欣赏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