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土历史收藏在家里
2018-11-29金天
文/金天
今年已经75岁的陈水通,看起来像个艺术家。身材不胖不瘦,腰板直,走路快速,留着有点长却往后梳得很整齐的头发。他很爱收藏,同时也热爱运动。他常说,城市化可以在一夜间到来,但是真正的城市化,不能缺少精神文明的发展,农民唯有脑袋富裕才不落后于这个时代。
保存历史记忆,留住乡愁
“玉壶居”在收藏界赫赫有名,这里是陈水通的家,也是收藏界朋友交流鉴赏的好去处。在这座六层的农家小楼中,存放着陈水通20多年来收藏的各种藏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精品琳琅、美不胜收。
在三楼的古董架子旁,有块长条型的木牌,那是20多年前的东西,木牌的白色油漆有些褪色,浅镂的黑色大字是“宝安县壆岗乡人民政府”,深圳没有立市之前政府机构的牌子。
在四楼的古董玻璃柜子里,陈放着大量完整的从西汉到清代的陶器、瓷器,就连历代的瓷质方形枕头都很全。以前被人们弃置不顾的东西,如今再难找到了,已成了宝贝:禾筒、泥耙、水车、纺车、木斗、木盆、款式古旧的家具。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粮票、布票、华侨证、毛主席像章。那是一个乡土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关于深圳发展史的一个小型博物馆。
清末抗英英雄陈桂籍官帽箱
80年代初,宝安农村掀起了大办“三来一补”企业的热潮,推土机、挖泥机铲山劈岭,建厂房,起高楼,一片欢腾。时任壆岗村主任的陈水通除了喜出望外,还多一点思考。他是个有心人,知道脚下这片土地上有不少历代文化遗产。当推土机削平一座又一座山岗,挖泥机刨开一层又一层泥土时,一些古旧的陶罐瓷瓶就裸露出来。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破瓦破罐,都是本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留物,虽然当初没人叫他“保护文化遗产”,但他觉得作为壆岗人,有责任把这些祖宗的遗物好好保存下来。于是陈水通时常背个包跟在推土机后面,将这些弃暴荒野的“破烂”一点点收集起来。“村长捡破烂”这在当时应该是令人费解的奇观。
陈水通从来没有接触过古董,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藏古生涯。为了提高识别鉴赏文物的能力,他买回大量的考古类书籍,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和精力全用于这方面的刻苦钻研,还不时请教省里市里博物馆的一些专家。他开始经常光顾文物商店,一有陶瓷展销、书画拍卖,他都抓住机会去购买喜欢的藏品。有次他在朋友家做客,发现主人装水果的盘子竟是一只有100多年历史的清朝青花瓷盘,他当即买了下来。一位香港朋友知道他喜欢收藏文物,还特地送了5件明清时期的碗碟给他。
六幅古画箩筐里藏
陈水通收藏的字画中,不乏珍品,其中有6幅清朝官员及其夫人的肖像画十分珍贵,画的四周都已经腐蚀掉了,但画心的人物却保存得完好,形象逼真,连眉毛和胡须都那么生动细致和传神。三位老翁穿着清代官员的服装,有的还有表示官阶的“补子”。
陈水通说,几年前,自己得知沙井新墟街的陈汉尧家有肖像画,画上人物是上几代在清朝为官的先祖,就多次上门去说,想收藏。2000年时,带着市里的考古鉴定专家去,陈老汉不给。后来又和宝安区文物部门的人去了几次,还是不给。2003年8月的一天,陈水通在路上遇到了老汉,在反复地要求之下,老汉动心了,说,你自己到我家去找吧,我也记不得放在什么地方了。
陈水通自己去了老汉家,老汉家人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只好由着自己翻,找了半天,最后在阁楼上的箩筐里找到的,那是胡乱地卷在一起,然后折过来,就那么放着。展开一看,六幅画,从未装裱过,四边都坏掉了,人物的部分还算完整,陈水通给了老汉家人一点利是钱,就高兴地把画拿回了家。他找人装裱这些画,用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花了不少钱,如今这六幅画成了他藏品中的宝贝。
陈水通说,自己拿到那画的两个月后,老汉就故去了。如今老汉家还有另外两幅,也是一对老夫妇,比这六幅还好,从官服看官阶更大,老汉的家人无论如何也不出让。
巴黎凯旋门的纪念品
在三楼的柜子上,摆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20多厘米高,七八厘米的直径,米黄色,石质细密,雕工精良,照着法国巴黎凯旋门做的。
这件石雕可不是现代工艺品,是古董,是从新桥的白沙地清朝墓葬里出来的,当时的工地,挖掘机不停地挖,堆成了土山,出了一些碗碟等清朝的器皿,而这块石雕因为较重、较大,在土山上比较显眼,被陈水通发现,捡了回来。
据老一辈传说和相关资料记载,在19世纪中叶,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后,这里的地方官员带领百姓,驱逐过英法传教士,联系到那样的史实,这个凯旋门也许是法国传教士从自己国家带来的,上面的英文镌刻、上面的工艺,全是西方人的手法。
这有两个可能,一是传教士死后随葬,埋在墓里;一是被当地什么人作为战利品埋在牺牲同志的墓里,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深圳人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年轻时的陈水通
收藏需要家里人的尊重
三十多年来,陈水通收集了颇为可观的古董。在他的家中,装着古董的箱子柜子摆得到处都是,连楼梯拐角也堆满了他的宝贝,客人进屋都无法下脚。于是,他将家里的两层楼腾空,兴办一个私人博物馆,将自己收集的藏品陈列展出,供人参观。他收藏的爱好得到家里人的尊重和支持。
他的妻子是1964年广州来的知青,叫黄凤珍,能歌善舞,活泼开朗,被管知青工作的陈水通一眼看中,选入了毛著宣传队。那时候,宣传队白天与村民一起到田间劳动,到了晚上,送戏到生产队。宣传队最初演出只要以“抓革命、促生产”为主题,演出形式多种多样,有快板、三句半、舞蹈、粤剧、话剧等。后来宣传队还排演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三套革命样板戏选段及粤剧折子戏。那时只有二胡、笛子、大鼓、锣鼓、铜镲等几样简单的乐器,但一样把戏排得热热闹闹。文艺宣传队经常送戏下乡,受邀演出,在沙井一带小有名气。
在宣传队的日子里,他在地里时教她插秧、收割,讲解农业知识,在台上经常请教她,他们对粤剧都非常痴迷,一个演花旦,一个当文武生,时常在戏里戏外眉目传情。陈水通向她表白时,她说要先向组织汇报,组织同意我们来往,才能发展。当时公社管知青的领导知道他们俩谈朋友,十分高兴,认为新中国新时代提倡自由恋爱,也是知青与农民一家亲的好例子。陈水通和黄凤珍志同道合,兴趣相投,一路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始终尊重彼此的爱好。
陈水通参加粤剧演出
一曲《渔舟唱晚》古筝独奏,妹妹演绎得柔美温婉;一曲《平湖秋月》钢琴独奏,姐姐演绎得明媚流畅。2017年10月,为庆祝建校90周年,壆岗小学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毕业生陈宣彤,和姐姐陈沁悦两人联手,为母校献上了这场名为《共“彤”超“悦”》的毕业音乐会。这是由她们的爷爷陈水通为他们精心筹划安排的,让她们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永远记住童年的欢乐时光。
2004年,陈水通退休。退休后陪妻子到处走走,和她一起到曲艺社唱唱粤剧,跳跳交谊舞。他依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收集报纸杂志,每天坚持做记录。他说,年纪大了,信不过记忆,要靠记录,这些年做的记录,将来就留给子孙后代。他爱诗画玉石,在鉴赏玉石的过程中发现世间的美,他一路追求精神食粮,希望自己不与社会脱节,不与时代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