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

2018-11-29饶福云

绿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外贸专业课程国际贸易

饶福云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1 引言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有开设国际贸易专业,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做不了国际贸易这一行业。究其原因有很多,如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学生的英语知识薄弱,不完善的教学设施,不合理的师资结构,教材的过时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因此,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

2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 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国际贸易专业涉及的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货代员、报关报检员、外贸单证员。有些高职院校对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不重视,虽然为此专业安排了大量课程,但有很多公共课,而专业课的课时较少。表面上学生学了很多课程,但相关的专业课程学时不够,学生学不精,只知一点皮毛。因此学生的专业技能达不到行业要求。

2.2 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英语知识薄弱

国际贸易行业要求的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些人知识基础差,在英语方面没达到要求。对于外贸单证、外贸函电等课程学不懂,掌握不了,毕业后无法从事外贸行业。

2.3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非常的不完善

学生在学校上课时有多媒体设施,但没有健全的实训基地。很多课程的实训,得不到拓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

2.4 国际贸易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合理

有些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也很好,但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无法很好理解国际贸易的精髓。教学内容不太适应社会的需求。理论与实践无法很好相结合。

2.5 教材的过时。国际贸易行业,在飞速发展,出现很多不同的变化及要求

比如新的运输与保险方式、贸易合作方式、融资手段不断出现,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还有贸易规则及法律不断调整。特别是对单证要求的不断更新推进,有了一些新的惯例,新的国际结算方式。但有些高职院校使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编的国际贸易专业教材。这些已经跟不上社会需求,有些教材的内容已经被废除,不再使用,但还在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无法了解到更新的知识,导致实践能力不够。

2.6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注重理论的教学,却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积极主动,且兴趣不高。理论作业及考试让学生很难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也不知道要如何使用。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3.1 加强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时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涉及的岗位,增加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外贸函电、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实务等专业课程的课时,同时减少一些公共课的课时。要完善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课教学内容。既要有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相关的大量操作实践练习,让学生能从中学精一门课。按照行业要求去培养学生,让学生能更快适应社会的工作。

3.2 加强学生的英语知识

从英语口语及书面语方面,安排国际商务口语课程及外贸函电课程。为学生提供外教教学,有专业的语音教室上课,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展会,锻炼他们的英语能力,提升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3 积极开发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

积极开发校企合作。让企业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提供相关的工作岗位实习,让学生去实践,从而加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4 完善国际贸易专业的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的校内专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英语知识,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还要有行业兼职教师,他们要具有丰富的外贸实际操作经验,在公司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岗位工作多年,能胜任专业课程实训指导工作。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及操作经验。

3.5 加强新教材的引进及开发

积极引进新编的教材,对于国家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要优先选择。采用跟上社会的需求教材。跟企业合作,开发教材。让专业教师下企业,带着项目去参与实践,从而编写出符合企业实际的教材。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更新的知识。

3.6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加强实际应用的理论教学,又要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所以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双语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选用的案例,是实际工作的,有较强的说服力。通过列举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及讨论,然后总结解决方案,学生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情景模拟教学,对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模拟操作,熟悉业务技巧,从客户、供应商、贸易商的角度去体验,真正去了解国际贸易工作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且可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急需、高素质外贸人才。对于双语教学,则可在教学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时,采用中文及英语两种语言教学。

4 结语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高职院校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必须跟上全球化发展。要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健全教学设施、加强师资、使用新教材以及改革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适应社会需求、能熟练掌握外语、能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外贸专业课程国际贸易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山东外贸,跑出发展“加速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