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为钥,打开思维通透的锁
——以《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关系》案例研究为例

2018-11-29江西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加数经验概念

江西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 白 晶

【研究的问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关系》的教学是一堂半新不旧的概念课。说它“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了加、减法,对加、减法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说它“新”,对认识加、减法意义的本质,学生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常态课堂上大家都十分纳闷,学生都会算,怎么就是说不清楚?一节看似简单的数运算概念课,四年级的学生却不乐意运用加、减法意义去分析问题。

本案例旨在通过研究,大量地尝试让学生去说,给学生去试,引学生去想,放手让学生去概括,去辨析。在充分暴露学生数学前概念的“原初思维”的基础上,顺势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将错误的经验拨乱反正,将片面的经验趋向完整,将缺失的经验逐步充盈,从而主动构建起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在这节概念课里,如何调动学生头脑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力量”,内化概念,重组与建构新知,让学生的思维“遇见”通透之境?

【关键环节研究实践描述】

一、课前调研,明其迹

达克沃斯在《精彩观念的诞生》一书中说,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暴露是为了更好地从学生已有观念入手,在学生认知的矛盾处用力,让思维通透顺畅,走向深处。对此,我们对两所实验校的四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访谈。(以下A类学生为城区学校的学生,B类为城乡交接地段学校的学生)

(一)看“数”联想,调研A类学生

师:给你三个数,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你选择其中两个数,编一道数学问题,并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教师出示:5、2和7)

师:具体说说已知了什么?要求什么?

从A类同学的访谈中发现,学生们能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能根据“数的分合”来认识加法和减法。但在根据数据编题环节,学生们大多是结合生活情境去设计加减法问题,思考路径主要是顺向关联。如“已知还剩部分和用去部分,求总数”“已知总数和剩下部分,求用去部分”等这类逆向思维的加、减法问题却很少有学生提出。

(二)猜“数”游戏,调研B类学生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数卡(背面朝上),告诉你们卡片上的两个数相加,和是36,你能知道卡片正面到底是数几吗?

B类学生们虽然不能像A类学生那样积极调动原有对加、减法的认知经验去灵活处理问题,但他们对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会根据具体的数学情境去选择加或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两类同学的访谈,可大体把握四年级现有学生对加、减法认识的水平,学生们对有关加、减法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以往学习的 “数的分合”“一图四式”等数学经验能正迁移引导学生探究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头脑中具备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对“为什么用加法(减法)算?”的说理能力,但要鼓励学生从一般问题中去比较、概括加、减法的意义。因此,充分的课前调研让我们基本确定了教学路径:首先尊重学生对加、减法知识最朴实的认知状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描述他们头脑中对加法或减法的认识,追溯原生态的认知起点;再为学生提供有关加、减法知识产生的真实生活背景,激活思维,打通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联系,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活动,逐步帮助学生摆脱对象的直观和具体内容,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将丰富的“生活原料”由博返约,找到知识间的关联,经历数学化的比较与概括,从而内化概念,直追本质。

二、教材加工,畅其径

人教版教材选用 “青藏铁路”这个享誉世界的伟大工程来引出本课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而且还考虑到数据虽大却不涉及 “进位加”和“退位减”,排除学生计算障碍,引发学生更好地由“加”迁移到“减”,从而凸显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展开说理。其良苦用心真是可见一斑。

但这个数学素材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十分陌生。如何用好、用足教学素材,服务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我们致力精专的事情。对此,我们大量浏览与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激活学生的“前概念”经验,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加工:

1.增加介绍青藏铁路的微视频,简要介绍青藏铁路的修建背景、工程意义等,让学生了解其社会价值,为后续新课的展开埋好伏笔。

2.调整例题编排,给更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原有教材例题编排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线段图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三道例题作“只列式计算,不作答”要求,让学生更好地去关注式与式的比较,突出加、减法算式间的关联。

3.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调整为独立尝试归纳概括,学生可依据以往“一图三式”或“一图四式”的学习经验去迁移探究,极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4.将有关青藏铁路的多元化信息编入习题中,一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青藏铁路这个伟大工程的了解,二是巧妙地将现实题材信息转化为与本节学习内容匹配的数学知识,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给学生进一步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精研创设,活其思

杜威说:“如果我们知道问题是什么,困难在哪里,那么有效的思维就比较容易进行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打通学生经验与学理的通道,从而构建出与经验高效对接的数学课堂。

(一)问题情境一:自主探究,概括加法意义

1.情境引入

出示短片视频,借助课件描述,展现青藏铁路建设的背景与发展,突出青藏铁路是由“西宁至格尔木”和“格尔木至拉萨”的两段路程组成。让学生在了解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同时由此现实情境引入例题第(1)题的学习。

2.审题明义

引导审题:根据短片中的信息编出的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同步显示线段图明确题目已知信息和问题)

3.独立解题,自主概括

(1)思考: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加法?

学生课堂回答:要求西宁到拉萨的距离就是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加起来;或把这两段铁路合起来。(此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动态凸显线段图中两段铁路,并动态显示两段合起来为西宁至拉萨的全程。顺势明确“两段铁路合起来”即为“合并”,从而揭示“合并”概念)

(2)解题,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14+1142=1956

(3)举例:你们能举几个用加法来解决的例子吗?(结合学生列举的实例,引导思考“在他的例子中是把哪两个数合并?合并成多少?”)

(4)概括:举了这些实例,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运算叫作加法?

学生回答:加法就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或者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教师此时顺势规范学生的表述,揭示加法意义。

(5)应用概念说理,强化与应用概念:根据加法的意义描述“814+1142=1956”是把哪两个数合并?合并成谁?

4.对应概念回顾加法各部分名称

结合加法意义回顾:在加法意义中所说的相加的两个数,我们也把它们叫作什么?(加数)合并成的这个数叫什么?(和)这就是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对应加法算式逐一注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解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个问题,以“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来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让学生经历 “由把814与1142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举多个加法实例,明确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要用加法算→自主概括出加法意义→运用其意义概念描述加法算式,理解加法各部分名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凭借学生对加法已有认知基础,借力打力地将旧知自然迁移,自主构建新知。既让学生经历从加法的感性认识上升理性概念的全过程,又充分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问题情境二:逐层对比,揭示减法意义

1.独立解答,逐步感悟减法意义。

(1)审题解答:将这道加法问题稍作改变,(课件出示例2、例3)编成这两道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请学生独立完成。

(2)逐一反馈,板书列式。

(3)质疑引导:这两道题目有哪些同学是笔算的?你们为什么不用笔算,你是怎么算的?教师点明可以根据前面的加法来推算这两道减法的得数。

2.逐层对比,尝试概括减法意义

(1)设问:第(2)、(3)题都用了减法,为什么用减法?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两题都是已知总长和其中一段,求另一段的长度,所以都用了减法。

(2)第一次对比:观察对比第(2)、(3)题与第(1)题已知信息与问题,感受第(2)、(3)题与第(1)题的已知与未知的变化。

(3)第二次对比:观察对比三题的算式,发现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第(2)、(3)题是反过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4)小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第(2)、(3)题都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所以都用了减法。

(5)尝试概括:你觉得什么样的运算叫减法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顺势揭示减法意义)

3.对应概念回顾减法各部分名称

结合减法意义回顾:为了表述方便,在减法中,我们把这个已知的和叫什么数?(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什么?(减数)另一个加数呢?(差)这就是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对应减法算式逐一注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4.回应开课谈话,再次分享交流

设问:在上课一开始我们就交流了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现在对照今天学习的加法、减法的意义,同学们是不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谈谈你们的感想。

[设计意图]概念不能植入学生的头脑,要引导学生将概念内化,将原有经验通过调整重组,逐步丰盈起来,实现经验与概念的对接。在突破减法意义这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先放后导的教学策略,全面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触点,比如“为什么不用笔算”“为什么两题都用减法算”等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题目间的内在联系。随即分层次的对比观察,从具体情境中感受“已知与未知的变化”,再到脱离情境纯数式的观察比较,为学生概括减法的意义提供有力抓手。

(三)问题情境三:讨论交流,发现加减法关系

1.提问

我们发现减法可从加法引出,那么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学生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对话沟通

预设学生反馈:

(1)两个数的和1956,就是减法里的被减数,加数814或者1142,就是减法里的减数或差。或者说,减法里的被减数1956在加法里就是和,减法里的减数或差在加法里就是两个加数。

(2)根据加法想减法时,我们可以用这个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就得另一个加数。

3.归纳小结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强调: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而减法,就是将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求其中的一个数,数学中,我们就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逆运算)

4.联系旧知,揭示加、减法间关系的数学运用

设问:有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个知识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其实就曾运用过。大家还记得吗?(鼓励学生说到验算)

课件出示图1。

图1

设问:这道笔算减法,是怎么用加法验算的?

出示图2。

图2

明确:( )+9=12;我们可以根据12-( )=9来推想未知数是多少。

小结:在我们的数学中,往往就有这么多的“似曾相识”!我们掌握好加法和减法的这个关系,就能更好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逆运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经历前面“由加法很快想到减法得数”的铺垫,和两次对比引出减法意义等学习环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在此组织学生合作交流,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由加、减法中各数的对应关系得到减法是加法逆运算的结论,促使学生自主构建“逆运算”概念,随后,引导学生回顾这个关系在以往学习中的运用,一句“数学中的似曾相识”,一语道破概念在具体学习中的运用原理,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从理解走向了深刻。

四、反思+启示,汇其果

早在10多年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就明确指出,数学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经验的认知纳入数学教学和学习之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台后,进一步将“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程标准的“四基”之一,其指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递进式的变化,使我们认识到“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尤其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是使人受益终生的、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学数学的精神、数学思考方法,也可以是学数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面对的困难,甚至可以是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的发现与感悟。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这些经验的生长和改造,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或为着经验而发展的一个过程,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因问题而激发他们去探索,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创新能力,就应该让学生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那么,如何有效帮助学生积累或获取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本案例的研究,我们通过反思,得到的启示有三:

1.以“先前概念”为起点,激活经验

运算教学往往因机械化训练而麻痹学生的数学知觉,在数运算概念课的教学中想激活学生封存已久的知觉,就需要教师细细寻觅学生头脑深藏的那些经验,再顺藤摸瓜去导学。在进入课堂之前,我们要搞清楚学生已拥有的概念结构,不管是促进还是阻碍,都要认真分析,合理利用;以其为源头,引导学生用“熟悉的”去解释 “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使得数学概念变得“熟悉”而“简单”。

2.以“以生为本”为追求,提升认识

由于学生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的经验往往具有个性差异,肤浅、片面、零散甚至错误的经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因此,要立足学生,尊重他们原有的认知经验,不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文本的表面理解。可以先鼓励学生用自己原生态的,甚至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对数学意义的理解,再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理解与概念表述进行比对,打通知识间的联结,让他们经历“数学化”过程后,自然修正或是重组经验,提升认识,实现数学形式化表达,感悟数学概念的本质。

3.以“深度理解”为本源,发展学力

经验的激活与调整过程,是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升华。当学生建立广泛而牢固的知识联系,形成具有稳定性和清晰性的知识结构之后,可以设计多维度的现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将数学概念加以灵活运用,内化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推进浅层学习向深度理解的进程,促进新经验提升,实现思维的“再创造”,最终达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课堂理应灵动、智慧,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的且发展终身的。课堂教学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内化、概括、迁移等活动不断地获取和积累各种经验,分析和理解经验、反思和提升经验,最终达到内化,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张奠宙教授所说,让这些基本活动经验对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产生“正迁移”的影响,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日常生活中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即有一颗“数学的头脑”,从而构建出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成就学生心中“有趣而熟悉的数学”。♪

猜你喜欢

加数经验概念
分解加数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幾樣概念店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