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体系创新探索
——基于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实践
2018-11-29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一、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代意义与战略定位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他曾深刻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1]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对志愿服务发展的新部署、新思想,他在给“本禹志愿者服务队”等四个志愿团队回信中,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新要求、新希望。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战略定位
1.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是我国现如今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股活力力量。2.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精神相契合,通过志愿服务,能够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深入持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道德文明氛围和道德风气。
二、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面向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开展网上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共收回有效问卷1360份。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动机、开展状况、保障机制等。在网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再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选取了55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2.5%,女性占67.5%;大学一年级学生占53.38%,二年级学生占26.91%,三年级学生占16.62%,四年级学生占3.09%。突出问题具体如下。
(一)文化氛围减弱与功利主义抬头“偏向式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52.8%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更多的偏向物质化、功利化。大学阶段期间处于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由于社会上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不足,大学生缺少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使其在初始阶段往往保持着较高的热情,然而一旦发现志愿服务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易产生浮躁、抵触的心理,失去服务热情。
(二)心理素质不足与服务技能缺失“共生性并发”
40.6%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自身心理素质和服务技能无法满足要求。大学生是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特殊群体,其知识层面仅仅只存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面,对于在社会服务和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大学生都所知甚少。活动前的短期培训,无法弥补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缺失,遇到问题,容易受挫,从而会降低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热情。大多团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进行短期培训,服务本身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处于缺失状态。
(三)服务体制不全与信息管理凌乱“相促式演进”
调查结果显示,志愿服务缺乏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发展,但仍不健全,针对一些大型的志愿活动仍缺乏完善的管理,往往只是在活动初期对活动进行报备,在志愿者的活动过程中却疏于管理,在志愿服务结束后,因缺乏完善的网格式管理服务系统,对志愿者的信息保留不完整,难以让志愿者对志愿活动保持较持久的热情和参与度。
(四)志愿形式缺乏与活动表现弱化“同时性凸现”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数量上大量增长,但缺乏创新性,专业特色不明显,无法达到新时代对创新意识培养内容的要求。大学生群体拥有智力优势和数量优势,能够开展规模较大、知识技能含量较高的志愿服务,但在实际志愿服务过程中,还是以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等低水平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这种局面的产生,一方面,组织者没有深入调研,因而无法了解社会现状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组织者对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没有整体把握,因而无法设计出针对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的对策分析及工作实践探索
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现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是大学生自愿无偿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志愿服务主体,应该建立起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笔者经过认真调研、论证、思考、实践,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一)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的四个转变
1.志愿服务应由阶段化向常态化转变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在3月5日雷锋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等纪念日出现阶段性的数量高潮,“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道出了部分志愿服务只是“刮阵风”的症结。诸多活动还会出现志愿服务团队的重叠,导致志愿者失去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体验感,而且还很多都是针对单一的志愿服务而进行的单调的重复性活动,形式守旧,缺乏新颖的活动企划。新时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提升志愿服务在任何时期的数量和质量,避免出现“扎堆”现象,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多样化、丰富化、常态化、创新化、高质化。
2.志愿服务应由无序化到制度化转变
大学生志愿服务往往是自发性、无序性的,往往是由某个人一时兴起而引发的志愿热情,没有长效运行机制的支持和管理,缺乏制度化和机制化的管理与程序流程,不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个人权益的维护。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做到:(1)出政策设保障,确保志愿服务制度化;(2)建立台账核对制度,确保志愿服务规范化;(3)守底线立规矩,确保志愿服务有序化。(4)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使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3.志愿服务应由大众化到品牌化转变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提升,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团队涌现出来,呈现“有时间就做志愿者、有志愿活动就扎堆”的大众化趋势,但数量的提升并没有带来品质的提升,大众化并不能代表品牌化,新时期的志愿服务,应做好品牌特色化活动的建设,以品牌化、主题化的方式运作志愿服务项目,在收获美誉度的同时,更能体现志愿服务内涵、质量和价值的作用。
4.志愿服务应由传统性向“志愿+”转变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形成“志愿+”,其有别于传统志愿服务的发起模式、参与模式、记录模式、管理模式、运行模式,新时期构建互联网“志愿+”的大格局体系,建立志愿服务云平台,是集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发布、志愿服务管理、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志愿者社交、志愿资源共享、特色志愿活动经验分享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二)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12345”体系探索
1.坚守一条底线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坚守维护自身生命安全以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为底线。安全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底线,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应切实注意安全问题,牢牢树立安全发展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忧患意识,及时排除消除隐患,夯实安全基础,严守安全底线,建立大学生志愿组织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制度体系,立规建章,建立具有法律效应的文字证明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全程保障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安全。
2.实现两个目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志愿服务要实现服务他人、提升自己的两个目标。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做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3]。大学生志愿者应切实本着服务他人的理念,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能力,在积极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完善,得到心灵和精神的满足,并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培养自己组织、领导、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增加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大学生志愿者们用知识和爱心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在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中收获着成长与进步。
3.树立三种意识
大学生志愿服务应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即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一是学习意识。要坚持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将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技能,既做志愿服务的“热心人”,也做志愿服务的“专家人”。二是责任意识。要始终坚持把志愿服务做严做实做细,力求精益求精,把责任心作为志愿服务的动力和保障,用实际行动实践志愿精神的责任。三是服务意识。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大学生志愿活动应把服务意识作为检验合格志愿者的实践标准,强化志愿者招募管理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开展特色服务,打造服务品牌,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推进志愿工作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树立。
4.秉承四种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要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奉献中传播友爱,在互助中共享进步、礼赞、奉献精神。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的志愿者组织,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它反映了大学生对“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大学生志愿者行为的自觉性、自主性。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志愿活动应是无偿的奉献,不应带有功利性和不纯正的动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服务能力、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育才”目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通过有组织的和有管理性的团体发起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它根据高校和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大学生志愿者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共同的追求,“助人自助,乐人乐己”是志愿者共同的情怀。大学生志愿者应作为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自觉升华志愿服务为一种生活新常态、时代新风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光荣感,并积极投身其中,用双手塑造美好,用智慧服务社会,用行动传播爱心,营造传递友爱、共襄善举、守望相助的社会风气。
5.强化五个过程管理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进行项目化运作,加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五个过程的管理。(1)启动过程。针对志愿服务进行分类整合,对每一个活动进行启动批准和活动前准备,尤其要对每一个活动进行三评估即安全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可持续性评估,强化活动前每一个步骤的细节问题。(2)规划过程。建立志愿服务“众创众筹众评”机制,延伸和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途径。通过“众创”,将青年学生都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主体,广泛发动青年智慧,一起策划创造精品志愿活动;通过“众筹”,让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的筹划中来,提出规划和建议;通过“众评”实现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评价评议,让大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活动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大力支持和扶持创新型志愿服务的想法,加快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的创新型转变。(3)执行过程。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协调志愿者和统筹各种资源,确保志愿项目计划实施。(4)监控过程。通过定期跟踪采集志愿服务执行情况数据,确定实施情况与计划的差异,便于随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保证服务目标的实现。(5)收尾过程。强化结项管理,加强对过程后志愿者的教育,加强志愿者时间记录、志愿者活动学分认定等个人激励工作,使他们能够有所收获,尽可能提升服务热情。积极搜集活动受益方以及志愿者的反馈意见,对下一次的活动进行完善,做好志愿服务传承工作,避免传统特色大品牌和大平台的流失。五个过程管理强调要有明确的流程和程序,强调对志愿者组织和个人的培养培训过程、活动参与度和过程热情度的强化管理,强调针对活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突发性应急措施的准备和安排,强化对每一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补救。
四、结束语
通过志愿服务的“四个转变”,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负有现代化色彩,更能满足新时代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要求,“12345”体系是实现“四个转变”的重要保障和现实体现。
2016年6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4]。“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中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