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
2018-11-29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闸小学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闸小学 王 群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学生须能读书,……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为21世纪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小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会自能读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力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的自读能力。例如:对二年级学生而言,学生虽然刚上二年级,但是他们读一篇课文并不是从零开始,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让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课文中的问题。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老师先不提出具体问题,不做具体引导,而是提出: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思考,自己去理解,再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发言归纳一下,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再如:段落的教学,教师也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思考一下,然后根据学生的初步理解加以引导点拨。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尽可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练习独立地用已知探求新知,用自己的语言发表意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初步感知和发言中了解到学生是怎样读书、怎样思考的,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起点,确定教学的重点,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思维的“势”,做到因势利导,而且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始就得到一个自能读书的训练机会。
二、在自能读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
如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由于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初步了解了巴金爷爷高尚的品格,并把描写巴金爷爷教育我们的重点语句做上记号,因此,课堂中我省去了烦琐的提问分析,创设“书让学生自己读”的教学环境。设计了三个“读”的环节:(1)自由朗读,想想哪些地方读不懂,等会儿提出来。(2)检查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用老师指名,愿意读就站起来,依次读,师生评价。(3)感情朗读。如课文第三自然段。我先示范读,然后让学生按照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接着我利用投影图片,师生共同背诵。在教学中我时时注意让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因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突出主体性;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促使自能阅读能力的形成。这样改变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思、问、议、写的时间,拓宽了学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
三、在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同时,注重学后存疑,积极创新
有些浅显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可互相讨论,而有些问题,老师不应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予以解决,教师要善于选择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这就是“存疑”。学贵存疑,存疑是探索,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来并转移到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存疑是对知识的不满足,不满就有发现、就有创新,对于学生的自能读书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四、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还要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中我力求避免用一个个具体问题牵着学生走,基本方法概括为: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导一导。学习一篇课文或一段话,先让学生读一读,动脑想一想,读懂了哪些,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然后在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或在学生忽视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加以点拨。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一是要吃透教材,并在备课时尽可能揣摩到学生会怎样想、怎样说;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善于顿悟应变。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确立主体发展意识,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一句话,只有营建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才能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