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18-11-29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刘清香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萧红人文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刘清香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语文学习的终极任务。其后,教育部联合相关专家对语文素养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教材课文为蓝本,以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切入点,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借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拓展视野,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丰富的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深入到教材文本中,努力开掘文本中传递出来的高尚理想、坚强意志、善美心灵,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1.紧扣核心画面,定格人文情愫

文本并非无情物。每一篇课文都裹挟着内在人物的情感与作者的价值取向,这些丰富的人文情愫就通过静止的文字流淌进每个读者的心灵。因此,教师可采用聚焦核心、定格画面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入内核,为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奠基。

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学生随着作者清新质朴的语言,走进了作者一家三口的温馨世界,被父母相互体谅的温暖亲情所感染。教学实践中,教师则引领学生充分关注“父母为了不打扰对方,宁可自己身体饱受痛苦”的画面,让学生真正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正是在这样的想象表达之中,学生内在的人格得到了文本情感元素的滋养与浸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链接生活实际,强化生存智慧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经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确,缺少生活这一源头活水的浸润与感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也就缺失了必要的支撑。因此,在体悟文本丰富的人文元素时,教师应该努力将文本中的内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时,很多教师都借助语言描述的现象深入地理解了“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一道理。如果教师只是肤浅地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教学资源就会严重浪费。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将这样的道理引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对这一认知进行深入链接与阐释,将文本所得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链接与感知,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并没有止步于纸上谈兵的层面,而是将文本资源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链接,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指明了方向,将人格培养落到了实处。

二、强化积淀,在语文教学中夯实文化底蕴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引领学生广泛积淀,自然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引领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深入的广泛积累,从而促进学生识记背诵。

1.趁热打铁,强化教材文本的积累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具有丰富浓郁的人文情愫,更有着经典独到的言语形式,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加以背诵积淀的。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熟读精思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素养的不断提升。

如在教学《泉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了展现泉城丰富多样的形态,不仅采用了“有的……有的……”的句式,还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在前一分句中进行实写,在后一分句中进行虚写,整个语段句式整饬,言语铿锵,彰显出独到的言语形式之美。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引领学生前后联系对比,感受这一句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则紧扣认知规律,帮助学生紧扣言语形式的特点,进行深入有效的广泛积累。

这样的积累不仅夯实了学生对语文知识、语言独到形式的深入积淀,更促进了学生内在生命的认知积淀,为学生文化底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课外拓展,丰富教材之外的阅读

苏教版教材中选用文学性文本的数量较多,教材编者旨在以这些文本的精读与细读,作为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的一扇窗户,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课外拓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是根据萧红《呼兰河传》中的片段改写而成的。这篇课文以质朴浅近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在童年生活中的快乐与自由,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则为学生拓展补充了著名文学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教师则相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如此轻快、自由的生活,为什么会被茅盾誉为“凄婉的歌谣”呢?当学生正处于疑惑之际,教师则为学生补充了萧红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到萧红悲惨的一生,与祖父在园子中的相处其实正是萧红唯一的快乐来源。

正是教师的引导与拓展,让学生对《呼兰河传》产生了必要的敬畏之感,并为学生的实践努力寻找到了相应的方向,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与积淀,为学生文化底蕴的夯实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萧红人文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人文绍兴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人文社科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