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8-11-29福建省石狮市湖滨街道办事处长福小学洪秀团
福建省石狮市湖滨街道办事处长福小学 洪秀团
语文是一门感性加理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为复杂多样,既有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毫无逻辑的作文无法准确表达感情,也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语文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或写作表达或体会某种感情,更多地表现为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其艺术性体现在教学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除了结合学科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以外,还需考虑学生在阅读学习时的心理。备课时教师需要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代入性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阅读兴趣,主动学习才是达到高质量、高效率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年纪尚小的学生们来说,直接让其主动学习必然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更应该间接利用教学技巧,通过一些教学策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无意识的前提下提起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方法有很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不同于文字的方式,传递教学信息,或者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精心设计课程导入,在课程的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的教学时,教师可在课程开始时询问是否有同学听说过桂林或者去过桂林,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桂林风景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在问答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桂林。而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提问的方法,设计环环相扣的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二、指导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比重极大的一部分,要快速准确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技巧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更有逻辑性地回答问题,也可以更快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一篇课文中必然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并在层次结构上进行了加工,因此最基础的方法就是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拆分,逐词分析理解。另外,也可以通过多次阅读的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可以通过代入法,例如在讲述《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代入课文中,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假如你看到战友遇难,心情如何?换一种角度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再重新阅读课文,就可以更深入地和作者想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时对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思考,否则阅读就会没有意义。习惯需要从生活中养成,在上课时,教师需要开展阅读训练,比如将课文划分为多段,指导学生朗读,并提醒学生在阅读时注意词汇的停顿、人物的语气及语调,要抑扬顿挫,这样才能使读者更有表现力,听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并针对课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深入思考。
在课下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提醒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多阅读。阅读的文章多了,自然就能体会阅读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优秀的段落,也可以标记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及批语,还可以写读后感,这些都是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学识,当进行写作时,灵感也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注重教学表达及教学技巧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除了上述几个方法,更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备课时要清楚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时能把握教学重点,尽可能利用详尽准确的词汇描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体现的意义和社会影响等。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换位思考,在传授知识时要考虑教学对象,考虑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在教学一篇比较深奥难懂的文章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思路、最快速的方式、最容易为人接受的方法解决,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令学生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学会新方法与技能。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根据课程改革的标准以及对教育质量的严格把控,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这是一场持久而艰巨的战役,教师将会陪伴着学生一同面对。教师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阅读学习的难度,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除了阅读方法与技巧的传授外,教师更应该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意识牢牢记住,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