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研究

2018-11-29

绿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城市园林园林植物

谢 文

(昆明市西华公园,云南 昆明 650000)

1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分析

对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而言,既与农田生态系统有明显不同,组成结构过于单一,对人为管理依赖性强。同时,也不像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与群落结构丰富多样,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系统平衡。严格意义上来说,园林生态系统是介于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群落结构也比较复杂,但是由于在城市中,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受到有害生物入侵的可能性较大。在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以上特点都表明了防治工作更加艰难与持久,所以,为了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必须全面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进而采取一些有效地防治策略,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有如下特点:①措施多样,防治难度大。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之所以难度系数大,根本在于其所处的环境与功能,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后,将很难维持平衡,同时,病虫害的发生也更加多样和特殊,给防治增加了很大难度。②病虫害结构复杂多样。对于城市园林植物来说,不仅品种多样,生长周期也各有不同,立地条件也往往十分复杂。从组成结构上来说,容易形成各种小气候,使得生态系统生物种群间的关系因此被打破,导致病虫害结构更加复杂多样,大大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③病虫害危害持久。通常来说,在植物和害虫之间往往存在协同进化的现象。现阶段运用最多的化学防治技术,根本无法实现长期有效地防治,反倒使得害虫适应环境的能力明显增强。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探讨

2.1 引种盲目,致使病虫害加重

园林绿化多是为了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美化城市环境,往往会将各种花草植被进行搭配,进而形成全新的园林植物群落,但就目前而言,采取如此搭配往往问题较多。比如说,这样会导致其内部生物链被破坏,给病虫害创造滋生、变异以及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引进的非本土植物还可能会引发生物入侵危机,各种外界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了,会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致使其抗病虫害能力减弱。不仅如此,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在众多的因素中,造成城市园林病虫害猖獗主要是人为干扰因素影响的。

2.2 过于追求防治效果,农药使用不合理

在园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是一种典型的化学防治方法,在病虫害防治的整个过程中均有广泛使用,但是农药毕竟是一种有毒物质,倘若管理或使用不当,既会影响植物生长,还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目前,农药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农药假冒伪劣问题突出。就目前的农药市场来说,经常出现“老药新名”或“一药多名”的问题,有的农药还会存放过期。②农药选择不恰当。在病虫害防治时,经常无法对症下药,经常出现见虫杀虫和见斑杀菌的问题,用药较为随意,以致于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导致植被自身的免疫力明显下降,为病虫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③防治手段过于落后。如,病虫防治技术掌握不到位;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强;采取的防治方式不够合理,仅凭经验选用农药并进行浓度配置。

2.3 专业园林管理人员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薄弱

就目前的园林管理人员而言,大多存在素质不足的问题,在病虫害防治上,更是鲜有专业防治技术人员,大多数人员不了解园林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也不懂得防治方法,纷纷注重应急防治和化学防治,不懂得综合利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多种措施,致使防治效率低下。不仅如此,在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无法准确地把握用药量,用药时机掌握不及时,导致城市园林生态系统防御能力遭到破坏,使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明显降低,无形之中,使得病虫害的危害进一步加重。

2.4 对园林病虫害的研究不深入

在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导致有害生物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与耐药性,造成药效直线下降,不仅杀死了有害生物,大量的害虫天敌也同时被杀死,导致生态系统的免疫力变弱,病虫害发生也更加猖獗,为害虫提供了大量繁殖的机会。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要做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就要不断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增强其综合治理的意识。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当经常性地组织作业人员去参加一些专业理论知识讲座和培训,通过参加培训和讲座,让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面临病虫害不断加重的局面,特别是外来物种入侵,因此,对作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的同时做好检疫工作,尽可能地扩大检疫的范围。同时,还要尽快完善检疫的有关制度,避免出现检疫漏洞,倘若在检疫过程中,发现外来病虫害入侵,则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还要加强对城市绿化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合理制定监督与惩罚办法,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其影响力,提高其对于病虫害检疫工作的认识度。所以,必须做好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3.2 加强病虫害档案管理与预报管理

为了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各个城市都在不断加强城市园林建设,使得病虫害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种类也随之增加,但是,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的植物病虫害。这就意味着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作业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各种防治手段,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当针对城市园林病虫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此外,各个城市园林均存在多种生态类型,必须加强对病虫害档案的管理,并根据气候环境的不同,合理地划分区域,并构建有效地监测站,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制定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

3.3 科学利用无公害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技术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能以全部杀害有害生物为基本目标,因为一旦一个物种缺失,必然会引起另一个物种的衰退。当主要有害生物被完全防治时,次要害虫的数量就会不断上升,并成为主要害虫。为此,在生态文明视域环境下,应当加大对生物技术和有关无公害措施的运用,比如说,采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的措施,对于植物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有效节省大量防治费用。所以,对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来说,更应注重鸟类资源保护,为其搭建人工鸟巢,并种植结籽花灌木,为益鸟提供适宜的栖息与繁殖场所,益鸟能够有效消灭害虫,形成一种有害生物和天敌数量动态平衡的局面,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各种类型的病虫都有其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特点规律,这就需要在防治过程中,掌握一定经验,并选择恰当的病虫害防治时机进行施药,还要兼顾环境保护因素,选择相应地施药技术,尽可能地降低城市生态环境危害。此外,还要注重提升农药使用的针对性,使农药的杀虫效果得到提高,比如说胃毒、熏蒸和触杀等方法。

4 结语

在生态文明视域环境下,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园林整体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能否控制园林有害生物危害。在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时,必须采取防治结合的策略,做到标本兼治,实现“早治早了”的目标。在发现植物病虫害时,应当优先考虑生物防治措施,如果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大,不得不选用药物进行防治时,就要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以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控制农药污染,进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环境。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城市园林园林植物
张家口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分析园林植物造景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关键施工技术的探讨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探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浅谈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