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高等教育12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2018-11-29王章豹

大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学堂安徽省

王章豹

安徽自古就有重教兴学之遗风,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历史上,安徽的老庄道教、建安文学、新安学派、桐城文派曾闻名全国、独领风骚。明末清初,安徽书院制高等教育仍十分发达,人才辈出。据《重修安徽通志·选举制》记载,清代顺治三年至光绪三年(1646-1877)的230年间,科举考试共有98榜,安徽共录取进士1,142名,位列全国各省第三。[1]到了晚清以后,安徽近代高等教育除在20世纪初有较快发展外,其后的发展步伐日渐放缓。新中国成立后,安徽高等教育才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自1898年安徽省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新式学堂——安徽求是学堂创办以来,安徽高等教育在风风雨雨中已经走过了120年的发展历程。认真回顾和系统梳理安徽高等教育曲折多变的艰难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立足现在,谋划未来,探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进安徽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与历史演变

(一)清末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与发展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各类西式学堂。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清王朝战败以后,维新派思潮开始兴起。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新式学堂,安徽在创办省级学堂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奏请清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2]1898年,安徽求是学堂获准在安庆创办,学制三年,以英法文为主,初开学时有学生数十人。[3]这是安徽省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新式学堂,标志着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

1901年,清廷实行新政,下谕改各省的省城书院为高等学堂或大学堂。于是,在省城安庆的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改称安徽大学堂。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行了的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旧称《癸卯学制》),要求京师设立大学堂,其余省市将大学堂改为高等学堂。[4]安徽大学堂遂于同年4月改名安徽高等学堂。1906年,著名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严复受聘担任学堂监督(相当于校长)。他对学堂进行了大胆整顿和改造,并于1908年停招预科,开办高等本科教育。

1906年,在安庆成立省立政法学堂和安徽省师范学堂;1908-1911年,又先后创办了安徽省公立法政学堂、省立存古学堂、私立高等农业学堂和私立法政专门学堂。这批安徽早期的专门学堂成立时间较早,办学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为安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第一次教育年鉴统计,安徽1909年有专门学堂7所,学生总数为1,144人,位列全国第6名。[5]

(二)民国时期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曲折发展

1912和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个学制——《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安徽和全国一样,先后停办全部高等学堂,而法政、工业等公、私立专门学校相继创办。1912年6月,原清末安徽省三所法政学堂合并,成立江淮大学,接收各关闭学堂的学生入学,主持教育者有刘希平、光明甫、程滨遗等。该校分文法两院,有学生千人以上。 1915年,安徽私立江淮大学改为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6年,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因发生学潮被军阀停办。1912年秋,革命党人陈独秀在原安徽高等学堂旧址“重办高等学堂”,他改校名为安徽大学,自任教务主任,并聘桐城名家马其昶为校长,但困于经费和时政,兴办一年后就被迫停办。1922年10月,安庆的省工业专门学校对外招收预科学生,1924年学校被省府停办,安徽兴办高等教育的努力再次受挫。[6]这一时期,安徽高等教育陷入低谷,学生数、办学经费数、高校数等都居全国末位。[7]到1926年,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再度处于停办状态。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8年),安徽先后创办了三所高等学校——安徽大学、安徽学院和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安徽大学自1921年开始筹办,经7年筹划、几经反复,于1928年4月才利用安徽高等学堂旧址正式成立,当年文、法学院共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00余人。1930年6月,安徽大学改校名为省立安徽大学,停止招收预科,招收本科生300余人。[8]到1936年,安徽大学建成为包括文、理、农三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1938年6月,安庆被日军占领,安徽大学被迫西迁,损失惨重,并于1939年9月被迫停办。至此,偌大的安徽省已无一所高等学校,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再一次中断。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恢复中断的安徽大学,并升格为国立安徽大学,设立文、理、法、农4个学院共12个系,约1,100余人,已初具规模。

1940年,安徽省国民政府决定筹建安徽建设学院,后又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游击区及接近前线各省市设立临时政治学院办法》,将筹备中的安徽建设学院改为安徽临时政治学院,于1941年10月在立煌县(今金寨县)正式成立并招生,最初设文、法两科,分文史、教育、财经、法律四个系。安徽临时政治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一度中断的安徽高等教育开始复苏。1942年9月,该校改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翌年又改为省立安徽学院,设中文、史地、政治、教育四个系和银行、艺术、师范三个专修科,并于休宁县设立皖南分院。1946年,学校又搬到芜湖定点办校,成为今安徽师范大学的重要前身之一。[9]

1945年10月,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创办于蚌埠,1946年改名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安徽省国民政府决定在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并于6月由蚌埠迁到淮南。这是当时安徽省唯一一所工业专科学校,学校设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三科,有教职工70余人、学生425人。[10]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徽的解放区和根据地也尝试举办高等教育。例如,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型大学——抗日军政大学,于1939年和1941年分别在皖北涡阳县和皖东天长县设立了第四分校和第八分校;1941年,又创办了淮南行政学院;在淮北抗日根据地,还创办了江淮大学、行政学院和建设学院等。这些学校为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和可用人才。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创办了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此外,还创办了华东大学皖北分校、皖北军政干校、皖南干校等一批学校。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这些高等学校虽然规模较小、办学条件简陋、存续时间不长,却谱写了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总之,安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清末维新变法运动,也是“西学东渐”的结果。虽然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创办早、起点高,但由于受政治动荡、经济落后和战乱频繁等因素的影响而三次中断,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历程。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记载: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最高年份是民国36年(1947年),全国共有公私立高等学校(包括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207所,在校生155,038人;同年,安徽高等学校仅3所,在校学生为2,024人,分别占全国的1.45%和1.3%。[11]到1949年解放时,安徽只有3所高校,即国立安徽大学、省立安徽学院和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在校生数只有1,052人,专任教师174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9%和1.1%,[12]远低于全国的省均水平,也不及辛亥革命前夕的安徽省高教水平。

二、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1949年4月,安徽全境解放,自此安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和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在曲折前行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大致经历了以下6个历史发展时期:

(一)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7年)

在新中国成立后3年国民经济恢复期间,安徽省对国民党遗留下来的3所高校进行了妥善的接管和积极的调整改造。1949年12月,根据华东局教育部的指示,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合并了安徽学院,成立新的安徽大学,设文艺、历史、数学、物理等十二个系,成为一所系科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同年底,上海私立东南医学院响应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迁到怀远县办学,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至1951年,安徽共有高校3所,在校学生1,612人,占全国总数的1.1%。

从1952年起,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 发展专门院校, 整顿加强综合性大学” 的方针,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以建立高度专门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安徽大学的经济系、园艺系、法律系分别调到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复旦大学的茶叶专修科、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蚕桑专修科调入安大。同时将成立不久的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安大, 成立师范专科部。调整后的安徽大学设师农二院, 共九个系,十一个专修科,在校学生967人。1954年2月,撤销安徽大学名称,校本部改成安徽师范学院,农学院迁至合肥改为安徽农学院。[13]1952年,东南医学院从怀远迁至合肥,由私立改为公立,并改名为安徽医学院。从1953年起,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原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也进行了院系调整,并开始招收采煤、机电两个专业的4年制本科新生。1955年四月,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迁到合肥,扩建为合肥矿业学院,并与同年暑假后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14]1956年秋,在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合肥师范专科学校。不过,当时省城合肥仍然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安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院系调整,获得了初步发展,综合实力和办学规模明显扩大。至1957年底,安徽高校增至5所,在校生发展到8632人,占全国总数的2.0%。

(二)探索发展时期(1958-1966年)

从1958年到1960年,我国教育战线开始了一场与经济领域“大跃进”相呼应的、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在教育革命中,安徽掀起了大办高等学校的热潮。1958年下半年,安徽共新建了29 所高等学校,基本上做到了每个地区有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大部分地区有农业专科学校,每个市办有1-2所工业专科学校或学院。[15]为加强省会合肥的高等教育力量,1958年,安徽省委决定在省会合肥重建一所大学,安徽大学得以重建,毛主席为其题写了校名。同年,安徽省委决定安徽师范学院实行文、理分院,文科各系迁至合肥,成立合肥师范学院;物理系部分师生调给新成立的安徽大学;留在原址的各系仍称安徽师范学院。1958年,安徽省会合肥还成立了交通学院、轻工业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合肥矿业学院也于该年改名为合肥工业大学。至1958年年底,安徽的普通高校猛增到29所,在校生16,236人。

1960年5月,安徽省委又决定新建八所专科学校,秋季又有所增加。到1960年,高校数进一步增加到44所,在校生23,048人,分别是1957年的8.8倍和2.7倍。虽然这一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在克服苏联教育模式弊端、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安徽省省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受“左” 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不顾主客观条件限制,短期内高校数量增加过快,造成了国民经济不堪重负,师生参加生产劳动过多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从1961年到1963年,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国务院批准的安徽省《关于高等学校调整的方案》,安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压缩,使高等教育又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到1963年,全省高校数从1960年的44所调整、裁并为14所。[16]到1965年,全省有普通高校13 所,在校学生18,249人(占全国总数的2.7%),专任教师3,310人,分别是1949年的17倍和19倍。[17]

1964-1965年,根据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理论,还进行了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试点工作,全省有全日制半工(农)半读高等学校2所(包括1965年在宣城创建的安徽劳动大学),在校生1,079人。函授、夜大、短训班等业余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较大发展,从而初步形成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基本体系。“文革”前17年,安徽普通高校共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9,814人。[18]

(三)停滞发展时期(1966-1976年)

在“文化大革命”中,安徽的高等教育也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在“造反”“夺权”的政治运动中,一大批中老年教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或“反革命”,全省高校处于一片混乱之中。1966-1969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1970年起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从1969年起,安徽采用搬迁、撤并的办法,砍掉了8所高校。其中,四所医学院(校)被撤并为安徽医学院;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并入皖南大学。半工(农)半读学校几乎全被砍掉。此间,被占用的大学校舍面积达19.4万平方米,大量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被丢失和毁坏,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但在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到合肥办学,壮大了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力。

1973年以后,特别是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提出教育要整顿以后,安徽省陆续恢复和设立了部分高校,如依托安徽医学院的分校设立了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至1976年,全省有高校11所,在校生18,323人。“十年动乱”期间,安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只有33,229人,其中还有17,553人是“文革”前入学的毕业生,[19]10年间为国家少培养了2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造成很长一段时期各条战线人才奇缺、青黄不接的严峻局面。

(四)加快发展时期(1977-1984年)

自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以来,安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安徽高教战线开始进行拨乱反正,纠正极左路线对高等教育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1978年,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同年6月,安徽也召开了相应的会议,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使高教战线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此期间,马鞍山钢铁学院、安徽机电学院、安庆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滁州师范专科学校、铜陵师范专科学校等一批高校得以增设,其中师范类院校大部分是依托安徽师范大学在各地区的分校设立的。至1978年底,全省普通高校已增至21所,在校生29,356人。为扩大培养中学师资和工学、医学、农学等专业人才,各高校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举办了分校、教学点、大专班187处,在校学生2.94万人。从1977年起,高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在校研究生已有174人。1980年,我国决定建立学位制度,第二年安徽高校获得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0个。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函大、夜大等成人高等教育也有大的发展。

198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工作的决定》。于是,安徽省又增设了巢湖师范专科学校、合肥工大建筑分校(1986年改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联合大学等学校。到1984年,全省高校数已达到35所,比1976年增加了24 所,在校学生数48,589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科类专业结构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比较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但由于高校数量增加过快,也造成了高校重复设置、办学条件困难和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

(五)稳步发展时期(1985-1998年)

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安徽高等学校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在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管理制度、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教学改革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和探索。为贯彻全国高教工作会议精神,1988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首次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发展和改革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的任务和措施。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安徽和全国一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了“211工程”建设规划。1994年以后,在中央“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指导下,安徽省高校通过联合办学、合并重组、更名转型、省部共建等办学方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校均规模也从1984年的1,388人提高到1998年的3,088人,规模办学效益大大提高。在“九五”期间,安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有16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批准成立或筹建,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二级学院(或高职班)规模不断扩大,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调整也稳步推进。[20]

总之,在经过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半期高校数量的快速增长之后,安徽的高等教育采取了适度和稳步发展的方针。1985-1998年间高校数量增减幅度不超过4所,在校生数除在1989-1991年略有回落和在1993-1994年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之外,其余年份增长都比较平稳。到1998年,全省有普通高校34所,在校本专科生总数达10.5万人,是1984年的2.2倍。

(六)跨越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自1999年起,我国和安徽省高校招生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200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实施国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要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以“双百工程”和“质量工程”为重点,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2013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安徽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并全面实施了《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6年,在合肥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安徽特色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通过扩招后10多年的全面改革和建设,安徽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

1.办学规模快速扩大

1999年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后,安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规模的扩招时期,当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5.2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6.2%;2000年和200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数又分别比上年增长47.3%和28.5%。至2004 年,安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2006年,在安徽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一百来所高校,拥有一百来万在校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到2010年,全省普通高校数(不含独立学院)首次达到100所,2012年在校本专科生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2.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30.6%,首超全国平均水平 30%。截至2015年底,全省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95万,其中研究生5万,普通本专科生113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到40.6%,连续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1]

2.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2008年以来,安徽省高等教育按照 “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总体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区域布局结构方面,实现了安徽省16个地级市本科高校的全覆盖,其中合肥、芜湖、淮南、蚌埠、马鞍山等中心城市的高校的数量相对较多。在层次结构方面,通过“211工程”建设、专科升本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等举措,安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公办与民办相结合、从本专科到博士培养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15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9所,包括本科高校44所,高职高专院校75所,其中民办高校31所,另有6所成人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建立健全了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全省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师、医、农”为主体的不合理专业结构。

与此同时,体制改革也扎实推进。近10年来,通过开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成立“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发展应用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措施,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初步构建了“服务地方、支撑经济、引领发展”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22]扩招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安徽省民办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还有十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引进民办机制举办了本科独立学院。

3.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早在199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刻不容缓发展高等教育,认真负责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部署。同年在岳西召开了第一次全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以贯彻落实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2001年,在巢湖召开了第二次全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重点解决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后的质量问题。2007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安徽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通知》。2008年,在安庆召开了全省高校教学工作研讨会,并全面启动了“高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简称“质量工程”)。2012年,在合肥召开了第三次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安徽省《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贯彻落实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年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出台了相应的意见。

自2008年启动省级质量工程建设以来,安徽基本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立项建设了包括示范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色(品牌)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近20类共1万多个项目,并培育出了一大批国家级项目,带动了好几万个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年以来,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还组织开展了地方高水平大学、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等“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立项工作。通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和实施“质量工程”“振兴计划”,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例如,先后有41所高校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有一批高校通过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评估和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跻身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建设了一批省级示范高校和国家示范职业院校以及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视频共享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等;安徽省获立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扩招以来,安徽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基本建设(特别是新校区建设)、产学研合作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等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国中上水平,从而彻底改变了过去“高校少、规模小、层次低、底子薄、结构不合理”的面貌,为安徽加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23]

三、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展望

过去的120年,是安徽高等教育在艰难曲折中奋力前行、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发展壮大的120年。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非常缓慢,且时起时落,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后列。新中国成立后,安徽高等教育才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也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曲折发展历程,期间以1958-1960年、1978年、1983-1984年、1999-2004年、2007-2012年这5个阶段高校数量增长最快。认真回顾这一曲折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其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其二,高等教育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避免错误思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干扰和破坏;其三,高等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违背教育规律和不顾客观实际的盲目发展,都会使高等教育蒙受难以挽回的损失;其四,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稳定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发展,安徽高等教育发生了沧桑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因受历史、经济、区位、教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安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新形势下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存在诸多挑战。比如,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及创新引领的需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严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欠合理;高等教育服务和主动引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的能力相对不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和学科领军人物偏少等等。

“十三五”和今后更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深度调整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我国和安徽省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这为安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提升了安徽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也需要安徽省高等教育对其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进行进一步调整;安徽在全国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对安徽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有利于安徽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24]这对安徽省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安徽要实现全面转型和加速崛起,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之路,把高等教育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改革思路应是:瞄准“一个目标”,构建“一个体系”,加强“七大工程”建设,实现“三个协调发展”。

“一个目标”是指建成高等教育强省,使高等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推动安徽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并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一个体系”是指构建省域特色鲜明、布局结构合理、办学形式多样、学科专业齐全、服务功能全面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 (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七大工程”是指:一是实施立德树人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安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分类建设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四是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内涵建设,完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高端领军人才和团队引进培育计划、 “教学名师特支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皖江学者计划”“高校博士后工程”“安徽省高职高专带头人培养计划”等人才项目,重点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和教学科研骨干;[25]六是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基础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七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三个协调发展”是指:一是促进安徽省高等教育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稳步扩大规模的同时,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龙头,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结构和比例,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省与人口大省的协调发展;三是不断提高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对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推进高校布局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注释:

[1]何绍基,沈葆桢,等.重修安徽通志·选举制[M].清光绪七年(1881)刊本.

[2]梁家贵.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安徽高等教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5-18.

[3][8][13]张珊.安徽大学校史溯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2,14,34.

[4]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12-113.

[5]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4:308-309.

[6][16]陈贤忠,程艺.安徽教育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74,845.

[7][9]刘海涛,周川.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6,(2):92-98,111.

[10][14]合肥工业大学校史编委会.合肥工业大学校史(1945-2005)[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9,20,22,30.

[1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457.

[12][1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77-978,979-980.

[15]张正元,杨克贵.安徽高等教育发展概述[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12-20.

[18][19]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五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811.

[20]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十五”教育发展规划 [EB/OL].(2001-07-30)[2017-03-31].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598.

[21][25]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EB/OL].(2017-02-15)[2017-03-24]. http://www.ahedu.gov.cn/168/view/19908.

[22]百度文库. 2012年6月安徽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程艺厅长讲话文字实录 [EB/OL].(2012-06-24)[2017-03-25].http://wenku.baidu.com.

[23]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EB/OL].(2009-07-06)[2017-04-07]. http://www.ahedu.gov.cn/168/view/2000.shtml.

[24]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2-11)[2017-03-29].http://ah.anhuinews.com/system.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学堂安徽省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秦晓玥作品
谢春作品
陈成亮作品
郭诗奇作品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