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验探究进行“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教学

2018-11-29谭丽丽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气孔表皮水分

谭丽丽

(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 523808)

1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章的内容。本节包括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三部分内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探明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本节教学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借助“探究蒸腾现象”这一实验,让学生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实验,逐步完成“植物体以水蒸气形式散失水分”这一概念的建构。借助“感知气孔”“观察叶片表皮气孔”“观察嫩茎表皮气孔”这一系列实验,引导学生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形成“植物体通过气孔散失水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展开合理推理,螺旋式构建“蒸腾作用”概念。

2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主要通过气孔进行蒸腾作用,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循环规律,形成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生命观。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通过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理解或解释在生产实践中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3 教学过程

3.1 温习旧知识,导入新内容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过程,引导学生回顾: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什么?水分在植物体内是怎样运输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 植物吸收的水分,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引出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引导学生回顾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既激发兴趣,又迅速建立与本节内容的联系。

3.2 设计蒸腾现象实验,探究水分散失的形式 提出问题: 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都到哪里去了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可能的实验设计。之后生物兴趣小组汇报展示课前用大叶紫薇做的“植物蒸腾现象”的实验: 在同一棵大叶紫薇树上选取2个生理状态相同的枝条,其中一枝去掉叶,另一枝保留叶,分别套上透明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的变化。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串: ①塑料袋壁上有什么现象?②水珠从哪里来的?③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什么形式散失的?④带叶枝条水珠多,无叶枝条水珠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植物体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水分。

设计意图: 通过尝试设计,并对已经准备好的实验现象的观察结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对事实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完成概念的建构。

3.3 宏观感知气孔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已经直观感知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教师顺势提出问题: 水分从叶片的什么结构散失的呢?带领学生体验小实验: 将刚摘下的大叶紫薇叶片浸泡于70℃的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叶片表面瞬间有气泡冒出,且叶片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泡多。教师再引导: 叶片并不是密不透气的,在叶片表面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道。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小实验,让学生宏观感知气孔的存在,为后续的探究做铺垫。

3.4 微观观察叶片表皮气孔 结合刚才的小实验,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叶片表面与外界相通的通道是什么结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撕取大叶紫薇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常都能清晰观察到: 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有气孔存在,且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撕取的大叶紫薇叶片表皮上略带叶肉,会造成学生“叶片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的错误认识。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有效去除叶片表皮上叶肉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滴一滴蒸馏水,再用软毛刷轻轻刷拭的方法;也有小组采用滴一滴蒸馏水,用吸水纸反复向一个方向擦拭叶片表皮的方法去除叶肉。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既有兴趣又不断提升动手能力。观察结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将大叶紫薇叶片浸泡在70℃的热水中,为什么下表皮气泡比上表皮多?叶片表皮通过什么结构与外界相通?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明了“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散失水分”。最后教师再播放气孔开闭原理动画,直观形象展示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水蒸气从气孔散失,将微观抽象问题直观具体化。

设计意图: 通过显微观察气孔的存在和上下表面气孔的密度差异,建构“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散失水分”这一概念。

3.5 微观观察嫩茎表皮的气孔 教师提出问题: 植物的茎也能够进行少量蒸腾作用,植物的茎又是通过什么结构散失水分的呢?教师为学生提供新鲜的菠菜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撕取菠菜茎的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样的实践结果让学生产生直观认识: 植物的茎也是通过气孔散失水分的。通过以上系列蒸腾作用实验的探究,学生已经具备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内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从气孔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设计意图: 微观感知嫩茎表皮气孔的存在,进一步认同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3.6 延伸课外,探究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吸收的水分,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教师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探究蒸腾作用的意义。课题①: 探究植物蒸腾作用能否降低植物体温度(实验材料: 一盆盆栽植物、三支温度计、一块毛巾)。课题②: 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材料: 三支干湿计)。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探究水分从植物体散失的途径”为主线,以一系列探究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验中建立对概念的感性认识,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浅入深设计启发性问题串,引领学生对实验表象进行思维加工,让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概念,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气孔表皮水分
孔内压力对规则多孔Cu-1.3Cr合金气孔形貌的影响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苯中水分的检验
贵州火龙果的气孔特征及其日变化规律
转录因子MYCs调控番茄表皮毛萜类化合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玉米叶气孔特征对氮素和水分的响应及其与叶气体交换的关系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KD490: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水果
晾掉自身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