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2018-11-29陈华忠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18年1期
关键词:研讨互联网+交流

陈华忠 (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给教育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也给教师的角色带来新的挑战。

一、重新确定教师角色

“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学生可以选择听教师授课,也可以选择在网上搜索优质的教育视频进行辅助学习,学生自己能掌控学习的内容、时间、程度、进度和方式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更多地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情感的陪伴者、成长的导航者、交流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更多通过活动组织、情感参与和方法引导,从而发挥教书育人功能。应做到:

1.做个学习者。“互联网+”对于教师来讲,意味着什么呢?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只要接入互联网,大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互联网+”时代,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也为教师开启学习的大门。

2.做个组织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管理者身份出现。“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轻松的、宽容的、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受益颇多。

3.做个促进者。“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促进者。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教学模式,自觉参与到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对话交流之中,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在交流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4.做个引导者。互联网+时代,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引领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去获取需要的知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加工与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信息与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增强教师应备技能

“互联网+”时代,教师作为教育的具体执行者,首当其冲,躲不开,绕不过。既然如此,那就应该勇敢直面挑战,自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努力改变自己,不断提升各种技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1.提升信息素养。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收集、筛选、分析与运用信息的能力,互联网时代有大量的信息,有集群的智慧,有多元的表征。为此,我们教师要增强辨别、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大数据下把握决策能力。

2.学会制作微课。“互联网+”时代,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学情,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能够完全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教师也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点拨与引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也引导学生懂得质疑问题。为此,微课制作是我们教师今后的专业技能要求之一,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与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3.学会共享课堂。“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教学信息和内容的远程传输和资源共享,而且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双向互动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教师借助互联网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通过虚拟学习社区、在线社区,和每个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密切的互动和交流,构建师生共享课堂,享受共同成长的快乐。

4.应用新的技术。走进中小学课堂,可以看到老师用PPT已经很普遍了,投影、触摸屏随处可见。教室的录影录音设备齐全,录课、监控已成常态。一些实验室的设备也更新换代,有的学校的电子教案、电子作业也正在探讨与尝试之中。所以,我们要能熟练操作这些现代化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

5.使用翻转课堂。它将传统的教学“课堂传授+课后练习”变为“课前听课+课堂练习”的方式,将知识传授过程放在课外,知识内化在课中进行,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视频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新知,然后回到课堂进行交流互动,释疑解难。这样,对我们教师要求就提高了,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还要熟练地操作信息技术设备,掌握各种技能,并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为平时教学服务,努力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能力。

6.提升驾驭能力。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入,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线课程学习等将成为校园学习的主流模式。因此,我们需要着力课堂教学变革,改变过于传统的学习模式,重构学习路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途径、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多自学空间与交流平台。为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效地调控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课堂教学放发生命的活力。

三、构建研讨共同体

“互联网+教育”,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催生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同步课堂、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新模式,形成校内、校外融合的教研体系。

1.备课——网上共同研讨。与教学同步的教研,是教师们最需要的,怎样让教研与教学同步呢?我们可以利用校本教研网开展网上备课。我们提倡学科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前发布到学校主页,让校外、校内的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研讨、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教学实际,适当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

2.听课——观看网络视频。校本教研网上有大量的视频教学案例,能在线播放,供教师观看。教师们可以仔细挖掘课堂实际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将好的方法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种视频案例交流研讨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下载的案例还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讨的内容,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间教学信息的难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3.评课——网上共同评议。校本教研网上,有许多学校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现场视频,上传到网上了。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教学设计和现场视频后面跟帖评课,从与大家的评论促获得认知和提高。网络让学校不再设有围墙,专家和外校的教师可以在网上给我们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网络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4.研讨——网上畅所欲言。在线研讨,打破时空限制,让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来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聊天”式交流。这种交流是最轻松的,在彼此的对话中进行交流。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群或聊天室,邀请全国各地自愿接受培训的教师加入。让教师们和名师面对面进行聊天。如“校本研修网”、“新思考网”均定期组织研讨一个专题,由群里的教师负责主持,参与的群成员非常踊跃。如何聊天,群里也制订了相应的制度,每一人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聊话题以外的问题。在群成员中,有教学一线的名师,也有研究中小学教育的专家。正如群里有些教师说的:能加入到群里来,即使不说话,能“听”大家的发言,对于想成长的教师也是最好的收获。

当然,在聊天式交流中,随时可以就某个问题单独聊。在聊天中,充满智慧的发言,会及时得到大家的表扬,从而在聊天式的交流中,我们也能随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聊天式的交流,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所有内容都会被随时贴在公共空间里,供大家再学习、再讨论。

(2)“帖子”式交流。现在很多网站都设置了教育版块。如教育在线、成长在线、基础教育论坛等多家专业论坛。每天,这些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都在论坛上忙着翻帖、读帖、回帖。凡是读到精彩之处,读到质疑之处,都会跟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要么是鼓励的言语,要么是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想学习的老师而言,这就是在培训,在拓展视野,在和别人思维的火花碰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博客”式交流。博客,又叫网络日记。大凡熟悉网络的教师和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博客。每天工作结束,都会把一天教学中、研究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一点一滴变成文字,写成随笔,发到自己的博客上,任别人品读、批评。坚持每天写博客,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更利于教师练笔,自然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培训。在众多网络培训中,博客式交流应该是教师最好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方式。

总之,“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其中:翻转课堂、微课、云教学平台等应运而生。探讨这项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教育之必然任务,也是教师所面对的挑战。为此,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沉淀必要的“素养”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教师的新的要求。

[1]王兴芳.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师角色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2]孙莹.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的理性研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研讨互联网+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加强理论研讨 助推新时代人大工作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