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成长立场探究校园文化建设
2018-11-29王东明浙江新昌县南明小学
王东明 (浙江新昌县南明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托学校这个生命场,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的打造和精神活动的滋养来传播文化、启迪思想,实现对师生心灵、人格的塑造。随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之间的竞争必将由有形转向无形。一所学校只有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品牌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优势。这种优势的核心,就是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的领域之一,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哪里,这是我们学校管理者须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从近几年参观、走访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从学校的育人功能——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这个视角出发,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现状观察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校园文化?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我们用阅读的方式,就可以触摸文字的温暖、试探文章的厚度。但文学和文化就没有那么简单可以感知了。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与时间同在的工程。文化是一种精神。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是无法测量却可以被感知的精神滋养。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校园环境建设,也包括学校的传统、制度等人文文化传承。本文所涉及到的校园文化建设范畴,更多的是与儿童生命成长有直接关系的校园环境的打造、校园活动的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校园为重要时空,集中体现学校的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程。最近几年,由于外出培训、考察学习机会的增多,走访了省内外的很多小学,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受益匪浅。但是,静下心来回望这些学校,我觉得不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启智尚美的功能,带给人美感和人文的滋养。
1.育人功能不明。校园环境的建设目的就是彰显教育的功能。学校里,谁是主角?当然是人,是富有生命活力和发展个性的儿童。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儿童是教育的原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时时刻刻彰显着教育的启迪,它有别于公园的建设,有别于风景区的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但从走访参观过的校园来看,很多的校园建设没有从儿童生命成长的视角、审美的视角、育人的视角出发,景观的选择和布置,忽视了儿童的存在。教育理念的不明确、育人目标的缺失,造成环境影响人的育人功能的缺失,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成了一种摆设和装饰。
2.整体把握不够。一所学校是一个整体。不管是文化建设,还是育人目标;不管是活动组织,还是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从我们参观学习的学校来看,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创建,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改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学校不断发展。但我们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和建设来看,缺乏一种整体的设计和统筹,有的景观布置零打碎敲,有的与整体建设风格不协调,甚至格格不入,有的在色彩的选择、景观布局的高低,从视觉角度来看,缺失了一种美。校园文化建设缺失系统的整体性把握,又使得学校文化建设缺失了延续性。静观学生活动,缺乏系统的整体安排,为活动而活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没有多大教育意义的。
3.个性特色缺失。从目前来看,每一所学校都在探索和实践着“学校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行动,但更多地是停留在“校园文化”表层上的、没有文化内核、缺乏个性的校园建设,许多建设成为一些冷冰冰的建筑或容器。参观了很多的学校,都觉得似曾相识,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可以借鉴,但是缺乏提升和发展意识的全盘搬移,是不是合适呢?缺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失去了学校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气质的彰显。这必将削弱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如近几年来,国学进校园悄然兴起,许多学校把儿童诵经典引进学校,不考虑到儿童是否能接受、吸纳,生硬地灌输。我觉得这样的国学诵读、这样的所谓文化品牌,不如不要。忽视学校发展实际,忽视儿童的生命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得不偿失的。另外,很多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区别于幼儿园和中学,忽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导致个性缺失。
二、思考和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甚至超出了作为一个教育者力所能及的领域。我们静下心来,聚焦校园文化建设上的短板,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教育教学空间上的建设,比如校园环境的整体布置、校园的绿化、墙体的设计等,都比较显性。校园是全体师生工程学习生活的生命场。整个生命场的设计建设,都需要专家的引领。虽然校园文化建设不同于园林设计、不同于花园建设,但美学的角度和人文的角度却有许多相同之处。专家引领的缺失,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的设计、全面的布局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短板。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来创建学校的特色,以这些特色来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就要看学校是否拥有自己优秀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但从笔者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来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是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的生命成长的影响。所以,我从儿童的成长立场出发,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外显与内隐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从环境的建设、景观的布置上来说是外显的,呈现在每个人的面前,大家都能看得见,但其中的教育功能却是内隐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学校文化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启迪作用。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达成外显和内隐的统一,是我们每个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校园里的每一景、每一墙、每一个活动,流露着、彰显着美学的教育成分,寓德育于物质文化、活动过程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实就是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外显与内隐结合带来的本真的教育意义。
2.内容与形式统一。哲学意义上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也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多学校都有活动文化,而且每年都在坚持,在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发展指导下的活动,达成了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统一。活动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熏陶和感染。如新昌实验小学每年在四月份举行的“春天诗会”大型经典诵读活动,已经连续举行了九届。经典诵读润泽孩子心灵,书香文韵相伴孩子成长。一路走来,光辉的九年,留下了实小全体师生精彩的足迹。“春天诗会”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活动。在经典诗文的滋养下,实小的孩子们变得彬彬有礼,与人为善,充满活力,更有涵养。“春天诗会”成了实验小学偶成,享誉县内外的一张文化名篇。其整个活动,精心选的择内容与朴实的诵读形式达成了完美的统一。
3.传承与发展相生。不论是百年老校,还是新办学校,随着时间的进程,逐渐走向未来,形成历史,学校作为育人的集中场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达到传承和发展相生。我们新昌南明小学是一所有着两百多年办学、发展历史的名校。她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小人的辛勤耕耘,风雨传承,文化底蕴深厚悠远,人文精神历久弥坚,形成了具有一定气质的特色南小。南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南小学子的教育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认真调查挖掘学校的历史底蕴,成立校史馆,把南小的发展史和南小教师的勤勉精神、南小学子的成长史进行发扬,使潜藏在南小本身的积极的文化因子引领、影响学生的发展。作为南小的管理者,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百年老校,再发新枝。
4.地域特色彰个性。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一所学校的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力量,对师生的理想追求、发展目标、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本土的校园文化又彰显着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滋养着本土的孩童。如,我们前几天,走访了新昌县城南小学,石头画、城南马灯逐渐成为城南小学的一块文化招牌,将是镌刻在城南学子身上的一个美丽烙印。城南石溪村的文化源远流长,鼓山书院的发源地就是石溪学堂。四相亭文化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大家要动脑筋、想办法,让在城南学习过的孩子都知道城南的四相故事,让城南学子一辈子留有文化的痕迹,努力把四相亭文化打造成一张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带给人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润物细无声,但这种无声的影响力量却是巨大的。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办学品位,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吸纳优秀文化的因子,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
[1]程润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7(9).
[2]曹志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8).
[3]王丽莉.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以文化人”[J].教学与管理,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