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与表达的交互作用

2018-11-29李伟英

关键词:书籍汉字语言

李伟英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小学)

阅读与表达是每个人所不能或缺的两种能力,它们之间有交叉,有融合,有渗透,有贯通,彼此之间交互作用着,展示着一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直击阅读、表达之角色

⒈阅读乃学习必需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三日不读书是否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我们尚且不论,但是,他确实清晰而有力地告诉我们:阅读十分重要,人不可一日无书。也许你会问:为何?且看大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回答:“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阅读的功用既如此巨大,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怎能不引领孩子们畅游在书籍的海洋?

⒉表达岂可或缺

表达即言语,是指用口述或文字的方式把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它可以帮助人们增进认识、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消除误会、倾吐心声等。不管你是聪明还是愚笨,不管你是学富五车还是胸无点墨,也不管你是财大气粗还是一贫如洗,如果你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生活中便会困难重重。为此,我们当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的两种方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我们要学会听别人说话,看懂别人写的文句的意思;其次,我们也要学会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

二、探寻阅读于表达之助益

(一)阅读:表达的泉源

⒈阅读使学生拥有口头表达冲动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书中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使孩子们欲分享而后快;书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使孩子们欲评之方罢休;书中那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使孩子们欲论之才酣畅。看书的一段段精彩历程使孩子们那细小的喉咙里奔腾着江水一样滔滔的话语。以某位语文教师课前五分钟的阅读交流剪影为例:

段××:大家好!昨天,我看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收获很大,它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极少的字却可以表达极强烈的情感。比如:“我的爷爷你是不想叫我活了,这声音我现在回想起来还那样清晰。”这句话中,“这声音我现在回想起来还那样清晰”,尤其是“还那样清晰”这几个字说明“我”对奶妈印象深刻,因此事情过去那么多年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而“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奶妈对我们的爱很深、很浓。这几个字虽然数量少,但表现力强,十分精练。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表达方法,在以后的作文中,用精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感情。谢谢大家!

潘××:(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的简笔画)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字吗?(生猜“人”“立”等)都不对,这个字念“黄”。“黄”字为什么跟人差不多呢?最简单的联想是人身上的皮肤。“黄帝”本来不姓黄,而是姓“公孙”,因为他统一了中原地区不同族群,但同是黄色皮肤的人,所以被称为“黄帝”,也就是黄种人的共同祖先。我看了《汉字树》后,跟周与同有同样的想法:汉字真是太神奇了!本来,老师让我们看《汉字树》的时候,我还是一百个不愿意,心想:不会就是用一大堆古汉字来折磨我们吧?后来,我跟梁飘尹有了同样的感受,一个个汉字真如一颗颗珍珠,它让我了解了许多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如黄、勒、生等,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些汉字的意义与它的书写竟然风马牛不相及,但一看解释却又让人恍然大悟。现在,我爱上这本书了。谢谢大家!

侃侃而谈,是因为表达的冲动强烈,而这冲动,正源自阅读。

⒉阅读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其一,博学方能多才。古往今来,哪一个作家、诗人不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积累了好词佳句名篇,积累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写作时才能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开阖驰骋,得心应手。其二,人们在读书过程中,总是会触动一点儿感受,引发一点儿思考,启迪一点儿智慧。于是,我们及时做批注,记录自己瞬间的思维火花绽放的光芒。不自觉中,这点点滴滴的阅读所得往往便成了逐渐丰厚的宝贵的素材积累,意外而又不意外地于作文之际流泻笔端。

(二)阅读:表达的扶手

⒈书籍为学生学习口语提供范本

很多人认为口语没有明显精细的体裁之分,其实,这种感觉是不准确的,口语也有语体的区分,如对话、访谈、演说、辩论等。不论在课堂发言还是讨论、演说、辩论等,都应考虑特定的语境的对话特点,不能随便说说,不顾及听者的感受。书籍中语言规范,逻辑严密。演讲稿、竞选稿、发言稿,还有各类文章中的对话描写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口头表达的范本。

⒉阅读使学生学习并规范了书面语言

学生习作中常常存在着语句不通顺、用词造句不规范、语言贫乏、表达不清楚,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等问题。书籍是写作的范例,如冯骥才先生的文章情感真挚、笔墨清新,如洁白的茉莉散发着淡雅的芬芳;有些文字又思想深邃,直叩心底。若长期阅读这样的文章,孩子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必有增益。不妨看看这个例子:

《冯骥才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斜坡,中间站不住,要不滑下去,要不攀上来。”我班陈××同学在这句话旁做了如下批注:这句话说得太有哲理了。这就好比我们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努力,就只有被别人赶上并超越;当然,工作也是这样,只有抓住机会,才能被提升或取得成功。

这段批注条理清楚,列举的学习与工作的例子自然、恰当,引用的成语妥当、贴切,另外,“赶上并超越”“提升或取得成功”语序层次分明,哪怕就是标点的使用都准确无误,这应该离不开书籍的无声引领吧。

(三)阅读:表达的阶梯

长期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作能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某班有一个女孩叫郭××,是一个十分乖巧却又极其内向的女孩。独处是她的常态,并非同学们不亲近她,而是她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不善表达自己的想法。上学期开始,我们开展了晨诵、午读、暮览活动,每天至少阅读一个半小时,每天每节语文课都让孩子们轮流着进行课前五分钟的阅读交流。郭同学的表现深刻地印在我的脑际。

第一次(第二周):郭同学低着头,涨红了脸,鼓着腮帮子,眼神飘忽不定地看着地面。五秒,十秒,二十秒……终于,她用力咬着下嘴唇,站起身,慢慢走上讲台。她低着头,眼睛傻傻地盯着讲台。五秒,十秒,二十秒……她一言不发,最后,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下来了。

第二次(第七周):郭同学仍然低着头,仍然涨红了脸,仍然鼓着腮帮子,仍然看着地面。五秒!她站起来了!走上讲台,低着头,她的声音轻得只有前两排同学听得见:“大家好,今天……今天中午,我……我看了一……一本书,叫《青铜葵花》……”然后,沉默。最后,她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下来了。

第三次(第十二周):郭同学还是红着脸,鼓着腮帮子。但她咬着嘴唇,果断地走上讲台:“大家好!今天我看了《城南旧事》中的一个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的爸爸死了,我很难过。”尽管声音很轻,但是教室里安静异常,全班同学都听见了。她舒了口气,再一次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下来了。

第四次(第十八周):郭同学抬头挺胸,毫不犹豫地走上讲台。她脸不红、心不跳,没有鼓腮帮子,也没有咬嘴唇。“大家好!昨天晚上我看了《汉字树》这本书,学会了一个字(在黑板上板书‘不’),当然,这个字我们大家早就认识了,但是你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写吗?(没有一个同学举手)想必大家都不知道吧!‘不’上面的‘一’表示树根,下面是个木字……”郭同学长篇大论,最后在一阵阵清脆的掌声中微笑着走下来了。

一学期下来,郭同学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与几次三番的锻炼、长时间的耳濡目染等息息相关,但细究她表述的这段话,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流畅,表情达意准确,若没有长期坚持阅读,能有这样显著的进步?

三、反观表达于阅读之要义

⒈表达:阅读的旨归

阅读是吸纳,表达是倾吐。表达才是一个人的言语生命的体现,是阅读的最终指向。这就好比我们吃饭并非只为了填饱肚子,摄取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消化、吸收,促进身体健康,才是终极目标。然而,会阅读不等于善表达。人在阅读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语言和理解语言的方式全然不同。更重要的是,阅读更多的是对语言的吸收、提取,表达则必须对语言进行组织、加工、再造,如果只有阅读,就无法深度触摸语言的神秘与精妙。引导孩子攀缘表达的阶梯,并且越来越爱说、越说越漂亮,越来越爱写、越写越精彩,将成为我们带领孩子们广泛阅读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⒉表达:阅读的反向激励者

阅读不是平面的,它应该具有立体感,需要古今中外、经史子集,诗歌、散文、童话、科普等各个方面的涉猎。因此,它需要浓厚的兴趣支撑,而表达正是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其一,表达使孩子们的思想更深刻,思辨能力更强。孩子们做批注的时刻,就是他们思考的时刻。思考使他们有所得,有所得又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欲望。当他们写读后感的时候,便是他们倾诉感悟的时候。有所感使他们明白了读书的益处,便又捧起书继续阅读。其二,表达增强了孩子的自信。每一次的阅读交流,孩子们在台上娓娓而谈,看着同学专注的眼神,听着同学热烈的掌声,自豪感油然而生。每一篇读后感的打印上墙,感受同学们敬佩的目光,听着同学们的啧啧称赞,阅读的脚步又怎会停止?

四、阅读与表达应结连理

阅读与表达是相互作用的。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要想口才滔滔、文采斐然,那是不可能的。反之,只有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见,此二者相辅相成,唯有机结合,才能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改善学生语言贫乏、结构单一的现状,避免闭门造车、言之无物的现象。因此,阅读与表达应结成连理,双剑合璧,这样才能形成语文教学的新世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高晓俊.阅读与写作的促进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9).

[2]康兴隆.思考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0(10).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4]王崧舟.王崧舟与诗意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书籍汉字语言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语言是刀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书籍与少年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