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拨鼠哪去了”与语文教学中的“儿童立场”

2018-11-29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佘树丽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4期
关键词:土拨鼠宋庆龄樟树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佘树丽

曾经不止一次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对于这个故事,很多人关注得最多的是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等问题,而对于“土拨鼠去哪里啦”这个问题,则鲜有人提及。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追求教材解读角度的新颖独到,讲究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儿童立场”这个土拨鼠。

所谓“儿童立场”,用成尚荣先生的话说,就是“教育是为了儿童成长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坚持儿童立场,就是从儿童的认知高度出发,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顺应其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坚持儿童立场,就是要尊重儿童的认知高度

受年龄的限制,儿童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人生感悟都比较有限,阅读方法也尚未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他们在教材解读时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无法抵达成人的认知高度,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深度,才可以确保教学贴地而行,而非“凌空而舞”,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从而实现“教与学”“读与思”的有效融通、和谐共生。

请看教育家斯霞老师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教学片段:

师:“祖国”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

师:祖国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也有答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是“祖国”呢?谁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的国家。

师:是呀,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祖祖辈辈生长的这个国家叫祖国。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称呢?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以上教学环节中,斯老师尊重儿童的认知高度,一步一步、不露声色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同时结合学生们已然知晓的一些具体实例,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将对“祖国”一词的错误认识逐一排除,最终了解了“祖国”的本质,同时还不着痕迹地渗透了思想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这里,语文的教学已经远远超越了掌握字词的音形义,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盈着孩子们内在的言语生命,体现了师者借助课程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二、坚持儿童立场,就是要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对文本的体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架起文字与生活经验的桥梁,沟通语言与心灵的脉动,锻炼其敏锐的语感,实现文本语言与学习智慧的同构共生。

在《“东方之珠”》的公开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舒服”一词,有一位老师这样引导——

师:大家知道“沐浴”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洗澡。

师:难怪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呢!那么,沐浴非得用水吗?

生:不,用太阳照也可以。人们躺在沙滩上,就可以尽情享受日光浴啦。

师:哦,原来这个“沐浴”用日光也可以呀!(出示词语:舒服)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怎么感觉还不够舒服呢?(生再读)

师:有点舒服啦!再读一遍。(生第三次读)

师:更舒服啦!你是利用语音语调的高低变化来表达感觉的。课文里“舒服”这个词包含的意思很多,想知道吗?读读看是怎样的?谁来读这段话?

生:人们结伴来到这里…… 真是舒服极了!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舒服来自哪些地方?

生:来自漫步沙滩,脚下踩着热乎乎的沙子,沐浴着轻柔海风时,心中无忧无虑的,很舒服!

师:这里的“沐浴”是不是洗澡?

生:不是,是吹拂的意思。

生:是海风轻轻地吹在身上,就像妈妈的手在亲切地抚摸。

师:很好。“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又怎么舒服呢?

生:它很温柔,像一曲舒缓的音乐。

师:为什么不是“热烈”的音乐?因为前面有个词——

生:浪平沙细。

师:对了,这里的“拍岸”不是“惊涛骇浪”,而是舒缓地起伏,轻柔地拍打,顽皮地嬉戏…… 所以人们才从心底里感到舒服呀!人们漫步在沙滩,沐浴着海风,倾听着涛声,真是——

生:(齐)舒服极了!

在以上词语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调动孩子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孩子们不由自主地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才使得“舒服”这一抽象的形容词变得立体、丰满、可触可感。

三、坚持儿童立场,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兴趣所在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教学中,如果尊重了儿童的兴趣,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避免“串问串答”的线性教学流程,必将实现“教学融通、相得益彰”的完美境界。

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狼和小羊》时采用了开放式教学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哪句话让你印象特别深刻?

生: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 ”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觉得小羊很有礼貌,很讨人喜欢。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对这句话的印象也特别深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师随机出示课件)

师:这段话有点长,想读好它可不容易。谁愿意当小老师,告诉小朋友们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生1:“温和”要读得慢一点、轻—点,要读出感情。如果读得太重、太响,就没有那种温柔的感觉了,所以要“温和”一点读。

师: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来,请小老师给大家示范读一读吧。(生渎)

师:小朋友们,这位小老师读得怎么样?像这样,读的时候有轻有重,有快有慢,就叫有感情地读。

生2:我觉得“吃了一惊”这个词要读得快一些、响一些,因为狼说的话让小羊完全没有想到。

师:看来你已经读懂了“吃了一惊”的意思,请你给大家表演读。

生3:“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是一个反问句,要读得肯定一点。

师:你已经学会关注特殊的句式了,真是了不起!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对朗读还挺有研究的。那就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吧!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表演读等。

师:小朋友们读得非常投入,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台上来展示一下?(生比赛朗读)

以上教学片段,因为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教学因而显得多姿多彩;开放式问题的抛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一朵朵思维的浪花。课堂上,学生入情入境,各有所思,各有所悟,这不正是对“学生主体、儿童立场”的最好注解吗?

四、坚持儿童立场,就是要实现儿童的能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致力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语文教育的硬道理。

我们看看仲剑锋老师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是如何引领学生实现“言与意的有效融通”,促进言语智慧的生长的。

师:宋庆龄奶奶的故居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天下的樟树有很多,人们又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呢?请大家将补充阅读资料与课文的4、5两小节相互对照读一读,先找出樟树特点与宋庆龄品质相似的地方,再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1:樟树香气永存,使虫类不敢靠近。宋庆龄一身正气,令敌人闻风丧胆。

生2:她永远站在正义的这一边,像樟树一样拒虫,一身正气。生3: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的美好品质像樟树一样蓬蓬勃勃。

……

师:是呀,无论外形还是内在品质,宋庆龄和这两棵樟树都是那么相似。

生:(激动地插话)原来作者写樟树,其实是在写宋庆龄奶奶;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在赞美宋庆龄奶奶。

师:你说得没有错,这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板书)几十年来,宋庆龄走过了风风雨雨,她不光得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赞扬,由于她一生致力于世界和平,还得到了许多外国友人的赞美(出示外国友人的评价)。

师:如果你有机会去瞻仰宋庆龄奶奶的故居,有幸来到了这两棵樟树前,你最想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以上教学片段,仲老师借助文本、课外阅读材料、外国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语等,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为丰富的大语境,按照“树”——“文”——“人”的思路加以设计和展开,既指向了文本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树的可贵之处的认识,又在层层铺陈中,让学生发现了树品即“人品”、写树即写人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课外内容的适时呈现,更是激荡了学生的情感,加速了思想的碰撞,此刻再让学生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真可谓是情动而辞发,实现了言语和情感的互赢共生。

语文教学中,不能受诸多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忘了最初的“土拨鼠”!必须坚持儿童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为培养儿童的语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的终极使命!

猜你喜欢

土拨鼠宋庆龄樟树
香樟树
土拨鼠小姐的烦恼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香樟树,樟树香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土拨鼠的记事本
宋庆龄与养女
属虎未必出生于1890年
土拨鼠与春天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