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智慧对话,优化语文学习
2018-11-29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赵逸静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赵逸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相关教学活动必须立足于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所以必须要对教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同时还要结合各种有效的教学举措,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及时关注课堂生成,而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支撑课堂生成的关键载体,智慧的对话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
一、在智慧对话中解读文本
组织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对话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真正融入文本中,基于自主的方式深入阅读文本、感悟文本情感、把握文本脉络;基于主动探究的方式,对文本内涵展开深度发掘。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旨在培养学生多维的理解视角,促进语文课堂的深化发展。
例如,《雨点儿》这篇课文优美又富有童趣,针对本课教学,除了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之外,还要了解一部分基本标点符号的使用,关键还要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雨水在万物生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使学生体会到文本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并能够由此生发热爱自然、关爱自然和生命之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展开对文本的初次阅读,目的是为了解决其中的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之后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景色图片,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轻柔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优化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够自主展开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同时还能够在脑海中自主架构美好的图像。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层面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欣赏美、理解美,能够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向往之情,由此,课堂教学也从简单的生字教学提升至全新的意义层面。
二、在智慧对话中理解文本
小学生的思维需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向复杂过渡的过程,只有和思维培养相吻合的对话,才能够促进教学相长,梁启超也曾经就此发表过类似的观点,我们必须由表及里展开更深层面的阅读对话。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探索问题的热情,同时也能够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培养阅读教学的探索者,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立足于对文本的理解,逐渐步入深度融通。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一位教师立足于学情,由表及里地设计了如下课堂提问:大家可以展开思考,在文本中围绕詹天佑这一人物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学生在经过朗读和思考之后第一次提出: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由此教师继续追问: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这一任务的?生答:别人嘲笑时、困难时。教师就此继续追问:主要存在哪些困难?他为什么会被嘲笑?生答:困难来自险峻的地势、帝国主义的要挟,还有自己国家的不支持。教师仍然没有放弃追问:那么詹天佑又是怎样做的呢?生:毫不畏惧、不怕困难、不怕嘲笑,坚定地接受了这一任务…… 师:通过这些材料,能够表现什么?生答:能够非常充分地展现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周密的思维,不怕困难、勇于坚持,还有杰出的设计才能…… 伴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使对话逐步深入、逐步融通。
三、在智慧对话中升华文本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对话大都以简单的线性结构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形式相对单调。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教师必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其兴趣爱好,由此课堂对话的设计可以选择多维结构,这样才能够使对话更灵动、更活泼。
例如,在学习《郑和远航》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多维对话。有学生提出:我特别渴望了解郑和的每一次远航都有哪些经历,但是,在这篇文章中为什么作者只描写了其中的一次经历?很显然,这一课堂生成便是有力的组织多维对话的契机,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如果你是作者,你为何要这样设计?很快就有学生回答:因为每一次的经历都差不多,所以只需要写出最重要的一次即可。由此教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会选择第一次?是不是作者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次?为什么?生答:这一次远航前无古人,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学生回答:因为郑和第一次做出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能够充分展现他的勇敢无畏。通过学生的互动对话,能够对文本以及文本中的主人公产生更深层面的理解与认知。
很多作品年代久远,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必然会和作品之间产生一定的代沟,会使他们在理解作品时产生困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关注课堂,准确把握学情,基于疑点展开对话,使学生能够自主展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通过问题的探讨,提出个性化感悟。
总之,在设计课堂对话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充满智慧性的有效举措,为学生开启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大门,才能够使他们逐步触及文本核心,保障高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