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月多长歌多长:“快活”的紫阳民歌

2018-11-29刘全军

当代陕西 2018年21期
关键词:山歌原生态民歌

◎刘全军

传唱普及,交流演出,原生态的紫阳民歌走出大山,成为紫阳的“符号”

“立春唱到谷子黄,日月多长歌多长。”

“山歌亲哎,土里长来土里生。掏心话儿口头语,我爱唱来你爱听。”

“山歌不唱不开怀,山歌不唱冷湫湫。”

——山歌生长在山里才叫山歌,山歌只有山里人唱出来才爽朗。

在劳作中滋生文化,在生活中衍生文化。山里人唱山歌是与劳动生活紧密相关的,一天不唱喉咙发痒,一时不唱日子就显得冷湫湫,好久不唱便失去了那种自然升华了的精神世界里的优生本能,正如小调《歌声是心声》中唱的:“民歌本姓民,唱的是大众情。不唱不快活,唱起来看言行,歌声是心声。”

紫阳人以歌咏唱劳动,以歌赞美生活,以幽默、自在的心态,质朴无华的情感,无技巧之技巧的艺术表现,创作出敞亮爽贴的原生态民歌,其流风遗韵登陆中国民间艺术的殿堂。2006年,紫阳民歌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紫阳民歌的源头在哪里?因地域的封闭,发掘较晚,已无从考据,但汉水文化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断裂。浓郁的地域文化与南北迁徙移民交融,形成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的民歌文化特点,衍生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花鼓词、风俗歌等品类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歌曲创作手法别具一格,歌名多以内容定,句式长短不拘,曲谱口传心授,在传承中因地域文化、方言方音、表达内容不同,形成了“同源流民歌”。

原生态民歌是性灵的歌唱,接山地气,飘野性味,喜怒哀乐,雅俗共赏,为群众喜闻乐见,不乏上乘之作,如《高粱调》《送饭调》《挑水调》《摇仙桃》《十对花》等歌曲,都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独特的抒情风格。

根据李春平同名小说改编的全国首部非遗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多项大奖,其中就包括最佳音乐奖;从紫阳走出去的歌手彭忠波在“中国青年男高音声乐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银奖,演唱技巧和作品风格都把握的相当到位,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安银亮相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开门大吉”,现场演唱原生态民歌,赢得满堂掌声喝彩。

从上个世纪50年代陕西省音协和音乐院校的专家、教授在紫阳采风发现,紫阳民歌开始由山野田间向外界传播,引起高度重视,全县刮起民歌风。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紫阳文艺工作者开始在全县展开大规模搜集整理,辑录传统民歌千余首,油印四辑《紫阳民歌》,2008年,由三秦出版社精装出版了张宣强、李春芳主编《紫阳民歌选编》,结束了紫阳民歌口头和民间流传历史,但也只是浩瀚民歌中的一朵浪花,因为时代在发展,美好生活在继续,民歌也自然会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不老的紫阳民歌不会消逝,它会像长风一样响彻天际。

山歌多,山歌长,紫阳民歌到底有多少,只有山民自己心中有数:“我的调子装满箩,山歌多如牛毛多。唱了三天零两夜,还没唱完个牛耳朵。”

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紫阳地方文艺工作者吸取传统民歌养料,口头创作与书面创作“合流”,标志着紫阳新民歌时代的到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紫阳民歌的叫响,新民歌的创作繁荣与唱响传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新民歌创作是老一辈文艺工作者那一个时期最基本的创作态势,尽管带有时代的印痕,但的确是紫阳民歌繁荣的最佳时期,许多传世歌声飘过几十年,至今听起来也是新,令人为之动容。

张宣强,紫阳本土作家代表性人物,从事文艺创作40余年,民歌体新诗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延河》《陕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与音乐家陈碧珊合作堪称“珠联璧合”,创作出《山歌长山歌亲》《三月三上茶山》《驾起彩船走汉江》等诸多紫阳味道浓郁的新民歌,无论是作词谱曲都是经典之作。

刘培森,紫阳本土作家,创作的新民歌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解放军文艺》《歌曲》《群众音乐》等报刊发表,民歌体诗歌《春到茶山一片新》《茶山情》《插秧曲》等作品,不仅被紫阳作曲家李三存等人谱曲传唱,也被一些国内知名作曲家如劫夫、田丰、阮庆沅等人赏识谱曲。田先进、黄群众、项楚乔、吴向元、毛平、李国平等一批新老文艺工作者笔墨饱含深情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紫阳民歌。

十八大以来,紫阳文艺创作者以传唱普及紫阳民歌为己任,用音乐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紫阳特色音乐作品,创作了《喊山》《我爱紫阳花》《家是一支歌》《花大姐》《故乡》《美丽紫阳最宜人》《捧上一杯紫阳茶》《茶乡飞歌》《神奇汉王》《十八盘厢》《木兰风光好》等紫阳民歌,使民歌创作从“断代”中脱颖而出,为紫阳民歌创作再上征程注入了新生活力。

文化传播需要付出,更需要载体。近十年来,紫阳县不遗余力向外界推介民歌,扩大影响力,制作出《巴山汉水情》《郎在对门唱山歌》《清乐华吟》等紫阳民歌光碟,编写《民歌进校园》教材,定期举办“欢乐广场大家唱”“万人唱紫阳”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参加西安音乐会、陕北陕南民歌交流演出等紫阳民歌推介活动,不断扩大了紫阳县的知名度,助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紫阳民歌研究成果丰硕,戴承元《紫阳民歌文化研究》、张宣强《唱歌的土地》、田先进《性灵的歌唱》、杨银波《紫阳民歌音乐研究》等著作,从地理文化、感性认知和曲式特征及文化蕴涵进行了诠释和论述,为紫阳民歌文化构建了理论支撑。

艺苑添新趣,紫阳民歌剧。成立于1958年的紫阳汉剧团延伸至今,在汉水流域汉剧以独特的唱、念、做、打艺术表现方式生存下来,上至汉中,下至汉口,唱汉剧,均是紫阳方言(中洲白),以紫阳的唱腔为标准。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汉剧团创编的紫阳民歌剧《嫁嫂》在全省文艺汇演中获得大奖,紫阳民歌剧也被省政府评定为陕西地方剧种,《嫁嫂》成为群众“好看、好听、好懂、好学、久看不厌”的节目,民谣曰:看王二嫁嫂,放下碗就跑。《牧羊恋歌》参加陕西省群众艺术汇演,获创作二等奖。这个时期,全县共创作出50余本民歌剧,奠定了紫阳民歌剧正式列入地方新剧种的基础,并进入《中国戏曲艺术词典》和《中国戏曲志》,被列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

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紫阳民歌剧《三请吹鼓手》获省文化厅七项大奖,《桂花树下》《养猪》《盘河激战》等剧目在全市的文艺汇演中获得大奖。特别是在近几年,在经费短缺,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创作、排演了大型紫阳民歌剧《茶山情》《一孝千金》,恢复了传统民歌剧《嫁嫂》,紫阳民歌剧于2017年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地方剧种。

突显本土文化张力的紫阳民歌舞台剧《茶山情》,音乐全部以紫阳民歌为主,由本土音乐家创作。原生态的音乐充满张力和感染力,民族管弦乐配器衬托,更显得意蕴悠远,观众在音乐的流动中得到艺术的感染和情绪的释放,把紫阳民歌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唱起山歌赶太阳,河谷唱上摩天岭。立春唱到谷子黄,日月多长歌多长。”

人亦老,天亦老,民歌不老。紫阳人爱唱民歌,是浸淫在骨子里深情热爱,只要一唱起民歌浑身都来劲;只要一唱起民歌,心中就升腾起对美好的幸福生活和对明天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猜你喜欢

山歌原生态民歌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苗山歌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山歌好比春江水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国画:唱支山歌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