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时事,激活政治课堂
2018-11-28吴成才
吴成才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学校和教师对高中政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其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成功为目标、以学生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流思想。时事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反映社会现状,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当前社会的变迁与改革。考虑到这一点,将其引入政治课堂就能打破传统,落实课堂目标。
一、转变观念,激发认知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融入学生当中,为课堂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引导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结合所学适当融入自己的观点,以此深入认知,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升其素养,落实学科目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借助时事设计丰富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平台,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首先,考虑到教材存在一定滞后性,可以与博物馆等机构合作,结合教学内容和热点新闻举办讲座。这样,就能对当下时事新闻展开具体分析,化解学生现有认知与人才目标之间的矛盾,做到与时俱进。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调动其参与性。将政治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一方面能巩固所学,完善学生认知,另一方面能激发兴趣,为后续更深入的探究奠定扎实的基础,优化课堂。
二、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时事是鲜活的学习材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以此促进内化。
那么,如何在政治课堂上穿插时事呢?一般来说,有三个途径。其一,在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播报。具体实施时,可开展小组轮流制,给每一组分配任务,要求其对当天的时事进行播报,并对其中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以此提高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其二,在课堂结束前5分钟,借助时事新闻吸引学生注意力,做好总结。其三,可以在课后进行有关时事的辩论和比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出题,轮流进行,哪一组答不上来哪一组就输。具体实施时,无论是课前、课上还是课后,只要我們抓住时机就能运用时事进行教学。
三、加强引导,深化知识理解
在传统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采取讲解的方式授课,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时事加强引导,利用典型案例促进学生的理解,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课时,我就结合实际,引用基层自治组织委员会选举这个时事,引导学生解读民主选举之于社会生活的作用与意义。与此同时,让学生联系旧知,例如,选举人的资格、选举的方式等,促进知识迁移,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新知。在讲到有关民主监督的内容时,我结合热点新闻,鼓励学生发现公开监督的途径,积极配合“反腐倡廉”活动,借助网络促进国家政务的公开化,以此促进民主监督。这样一来,不仅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民主监督的含义和内容,还能鼓励其行使自己的权利,合理运用网络实行民主监督权。再如,学习有关经济全球化内容时,有学生课后搜集资料,提及在越南召开的APEC会议。对此,我就改变思路,结合教材内容围绕APEC会议继续教学,提问学生相关问题,以此拓展认识,使其对经济全球化有更加立体化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能改变高中政治课堂枯燥的局面,开辟了学习新天地,为学生探究、交流提供平台。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会及时组织交流,让其在小组内讨论,之后在班级汇报,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
总之,将时事引入课堂是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突破传统,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强化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探究、交流过程中深化理解,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