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问,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效率的关键方法
2018-11-28李洁婧
李洁婧
一、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西部大开发相关内容时,通常会这样导入新课:“从几年前开始,我国中西部的很多高科技人才、资金、物资等各种资源都慢慢涌向东南沿海地区。这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教师这样发问,会让学生“找不着北”,不知如何下手。而如果教师把问题稍微设置得比较有层次一些,就会让学生觉得简单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我们以往回答问题的方法一样,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步走的办法来逐一解决。首先,“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指的是什么?其次,为什么会出现“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最后,这一现象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样,就将一个大问题变化为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问的层次性有助于将复杂问题变得更加简单,这样不至于让学生望而却步,容易激起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最终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知识。
二、问题应该具有科学性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注意科学性,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符合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范围,既不能让学生感觉高不可攀,又不能让他们觉得浅显直白。如果教师把问题设置得太难,学生一看就觉得很复杂,认为自己一定回答不上来,就直接放弃作答。这样,一方面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如果问题设置得非常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或者直接重复书本上的内容就可以回答,对于这种问题从表面看学生都回答上来了,其实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多样性的世界文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中国的端午节习俗和韩国的端午节习俗进行比较。教师可以问学生:“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考虑,端午节的习俗为什么可以‘和而不同呢?”这个问题如果出现在新授课堂上会显得非常难,即使学生明确知道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个道理,面对“和而不同”这个问题依然无法下手。因此,关于“和而不同”的问题可以放在复习时提出来,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运用基础以后,再将这个问题抛出来,这时候学生就不会觉得望而却步了。
三、问题应该具有思维性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是否新颖,是否能够启发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在教学与“银行”相关的知识时,如果教师问学生“谁知道银行是做什么的”这类问题,因为所有学生都知道银行的功能,所以他们不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任何兴趣,更别说去思考问题的答案了。而如果教师换个角度来提问,可能效果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问学生:“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你们都看过吗?”学生一定会眼前一亮,争先恐后回答“看过”或“没看过”。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地问:“那你们一定知道里面的女主角周莹了。大家都知道,周莹是做布匹生意的,但是用来做生意的资金运转是怎么操作的呢?”这时学生一定会陷入思考。如果有同学回答“银行”,那么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银行这个词,那时候的‘银行叫什么呢?”这就非常直接地引出了“银行的前身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最终一定会给出“钱庄”这个答案。这样一来一往的有趣提问,既把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又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问题应该具有趣味性
学生学好高中政治课的前提就是对这门课程感兴趣。高中生大多活泼、好强,同时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用一些富有趣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千万不能用一些比较偏且很奇怪的题目来刺激学生,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无从下手,慢慢便对政治学习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将其融入问题中,瞬间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世界观和哲学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时,最好不要直接问学生“自发性和自觉性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这类问题。这种直白且枯燥的问题会让学生对教师的幽默感产生怀疑。而这时候如果教师说:“虽然你们都在很认真地听讲,但是我能感觉到你们中的很多同学已经肚子饿了。”这时肚子饿的同学会觉得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肚子不饿的同学会觉得老师有点滑稽,兴趣就此激起。教师可以乘胜追击地问:“但是你们肚子饿了还能这么认真地听讲,这是自发性的行为还是自觉性的行为呢?”这个问题一出,一方面很巧妙地夸贊了学生认真听讲的态度,另一方面直接引导学生思考“自发性和自觉性的区别”这个问题。因此,了解学生心理特征,找准他们的兴趣点所在,是提问的又一关键所在。
五、提问对象应该是全体同学
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应该注意到问题回答对象的整体水平。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兼顾到整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只为一小部分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服务。如果教师没有掌握问题的度,设置的问题只能提高优秀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大部分回答不出来的学生就不会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他们认为这些问题离自己太遥远了,教师也不太关心他们的能力,以至于直接放弃了思考和讨论。当然,教师也不能为了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而直接设置一些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尤其在上公开课时,很多教师为了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营造好的课堂氛围,就只安排一些非常简单且完全不用思考的问题。虽然全班同学一起回答了问题,气氛也都比较和谐,但这种伪对话的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任何作用。失调的问题设置看似营造了课堂氛围,实则没有一点效率可言。
例如,教师在教授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时,有一个部分是通过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困难来呈现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这时如果笼统地把这个问题抛给所有学生,只会产生两种情况:成绩好的学生滔滔不绝,成绩不好的学生闭口不答。这并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能力和情绪。
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三个小组各自用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申遗中的困难。在引导第一组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京杭大运河流域极其宽广,河流两岸的文化遗产大部分都被流落到了民间,大家整理起来是否会有一定的难度呢?”通过这个问题来引导第一组学生去思考并寻找古运河的传统文化。教材中提到的传统建筑、习俗、文艺和思想分别能够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这是第一组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重点,目的在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引导第二组学生时,教师可以这样讲:“隋炀帝主持修建了大运河的主体,其最开始修建的目的是为了玩乐,修建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个背景是否会为申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化解这些影响呢?”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引导第二组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思考和讨论答案的过程中,他们会懂得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
引导第三组学生时,教师可以这样讲:“大运河的有些河段已经干涸了,很多河段还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所以大运河的作用和地位显然不如以前了。这种情况下还适合申遗吗?为什么?”抛出这个问题旨在引导第三组学生去思考导致大运河的作用和地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他们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传统文化无论多么经典,都应该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教师将所有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后,又为每个小组分别设置了问题讨论方向,这样既让问题的讨论更加全面和多方位,同时又把所有学生都调动起来。他们不用毫无方向地思考与申遗相关的所有困难,而只需要把自己小组的问题分析透彻,这样就降低了思考难度。而在每个小组内,以优秀学生为代表引导讨论问题,既满足了优秀学生的好胜心,又帮助其他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最后,将每个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拿出来分享和交流,使得所有学生都对这三个问题有了非常透彻的理解。
精心设问能够让政治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过程和内容都得到优化,所以,政治教师应该多方位、多层次地去研究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设置问题的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政治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