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8-11-28叶青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教版亲情法治

叶青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设置给学生提供了道德与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教学要采用最优的方式进行,合理安排教学的组织和程序,从而优化教学,这是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高效的一个重要方式。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率,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合理利用导学方式

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上课的导入背景,使得学生不会感觉生疏。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有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亲情之爱》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亲情故事,使学生感受其中的含义,加深对亲情的理解。这种导入方式十分简单,科学有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要仔细研究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与学生加强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既要掌握道德与法治中的观点以及原理,还要将教材中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要多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合作教學提高教学质量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过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谐,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更加和谐,相互信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在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然后,教师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网络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近些年来党和国家的一些政策,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祖国的变化,从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违法乱纪的视频,让同学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顺畅,创设一个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追求一时的成功,要不断地进步,这就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既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和学生进行交流,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喜欢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人教版亲情法治
永不凋零的亲情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清明话亲情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