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

2018-11-28周小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7期
关键词:野菊花科学课植物

周小玲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的教材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生活情境。科学教学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小学课程,其中大部分的知识点都非常的贴近生活,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理解这种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知识水平。但是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开展情况并不是非常的乐观,因此学校以及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丰富的资源在科学课上得不到合理应用。小学科学课本身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我们学校的孩子都是农村孩子,他们住在平房里,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抬头就可以望见天空,低头是脚下生长的土地,他们的生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非常多,更能亲切的感受自然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在科学课上利用的资源,但是现在这些资源却被忽略和浪费了。

孩子对科学课缺乏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于课本上那些当地缺乏的实验材料感觉很陌生,在科学课上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不清楚科学课与我们的农村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缺乏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農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1、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

科学源于生活,学习这门学科也是未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影响,对于死板的东西总是缺乏耐心,所以采用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的感受,认识科学的用处,从而更好地发现科学并应用科学,此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去感受、用眼睛去观察,既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植物》的时候,老师不能只是在课堂上象征性地讲解一些植物,而是应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领学生在学校周围的农田对植物进行观察,认识农田中的各种植物,了解它们的习性、生存条件以及制作各种植物标本等等。以野菊花为例,野菊花的花期大概是两个月,一般开花时间是九月份到十月份,且开的花很香,可以用来制作花茶,学生在通过对野菊花进行实际的观察研究,能够得出很多有关野菊花的知识,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在自己家种植一些植物,然后记录植物的状态,写成一本观察日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耐心,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2、创立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创立生活化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把科学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并改变了原来单方面由老师教导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升学生教材知识的接受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储量,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的如鱼得水,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例如教授《斜面》这一课时,出示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劳动情景:农民伯伯收白菜,用小车往有台阶的院子里运白菜,让孩子们帮他想想省力的办法。

3、利用生活实际物品进行教学

科学就是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系统地说明,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适当的实物帮助老师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明白科学的原理,并且直接让学生知道这一知识点可以用到实际生活的哪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学习小学科学《观察我们身边的材料》这一课为例。课前,科学教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从家里带上一些小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第二天,课堂上的材料丰富多彩,学生带来的材料有:矿泉水瓶、纸张、碎布、玻璃罐头瓶、废弃钥匙、小发夹、木块等。此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以更好认清不同材料具有的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把材料分为木头、金属、塑料、纸、布和玻璃几大类,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材料的特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创作,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充分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科学知识与生活相互融合,学生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地对科学知识进行学习,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野菊花科学课植物
难忘的科学课
野菊花
野菊花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野菊花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