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播种造林发展展望
2018-11-28刘保玲
刘保玲
摘 要:飞机播种造林,是一种模拟天然飞粒落地成林的种植技术,其优点在于相对于人工地面种植而言,飞机播种方式速度快、工效高、成本低,而且极其适合在地形复杂区域以及山区进行大面积造林。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飞播效率以及从植保无人机、种子处理技术提升及对飞播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方面进行简单阐述,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有一些启发。
关键词:飞机播种;种子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33
1 如何提升飛播造林的效率
1.1 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树种
对于树种的挑选,不同于人工种植,飞播并不能将种子埋进土中,所以满足飞播造林的树种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那便是:只要适当降水的气候,就能够独自扎根生长最终成为树苗的树种,所以选用的树种宜具有吸水快、需水少,发芽扎根快等特点。经过多次的飞播试验,其中成绩好、成林面积大的只有马尾松、云南松、油松3种,而其他如高山松、华山松、黄山松等也比较适于飞播[1]。但并不意味着林业部门只能选择种植这些成绩较好的林木,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例如:河南省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播区,对200hm2土地进行封山育林实施山尖绿化,山腰种果树,山下种经济林,从头到脚逐步形成“松柏戴帽,果树缠腰,经济林封底”的格局。现己建设:侧柏林、塔松林、石榴林、银杏林、柳树林、梨树林等林区,形成了林果为中心多种树林围绕下的旅游景观景点。
1.2 设计飞机播种的路线
想要让飞播种子存活率提升,精心设计的飞播路线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对飞播造林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依据适合的树种、飞机播种时间安排、适合林种生长的土地以及林木种源是否大量供给等外界因素,确保树种能够落地后生根发芽,甚至成长为树苗[2]。2009年,河南省新乡市林业局为了实现提高飞播种子的存活率,在辉县拟播名为油松、沙棘、山杏的树种,拟播面积0.0667万hm2,比例3:4:5。使用小蜜蜂飞机进行作业,播种量为0.5kg/667m2。导航方式全部采用GPS导航仪进行导航,人员远程操控,适时开关种子箱。在起飞前,林业部门人员通过对飞播取植被的处理、虫害的清除、以及气候相关部门的沟通,最终敲定了飞播的线路。最后于2009年5月23日,及时起飞。而今,当初种植的树种,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太行山上靓丽的风景区。据统计,2009年飞播种子的存活率已经达到14%之多[3]。这个例子也确切证实,精心设计飞播线路,确实能提升飞播种子的存活率。
2 飞播的未来发展方向
2.1 大载荷无人机的运用
在传统飞播的过程中,种子只能够停留在土地表面,这便是飞播种子存活率始终不能够提升的重要原因。美国DroneSeed公司开发出一种叫做无人机飞播的高速播种无人机,可利用压缩空气将种子射入土壤中。这也许是飞播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与传统小型直升机相比较,无人机飞播造林更加方便灵活,它们根本不受阴天、降雨、雾霾等天气影响,所以更适合荒山造林绿化。最主要的是无人机能够空中悬停,远距离操作,更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
2.2 种子处理技术的提升
想要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对种子进行技术处理尤为重要。一旦处理不当,会影响到飞播造林的效果。现如今针对种子的处理有精选、晒种、浸泡、催芽等多种处理工序,其目的是增加飞播种子存活几率。而提升种子处理技术,是目前提升种子发芽率的最直接手段。因为种类的不同,处理方式也略有差异,拿沙棘、落叶松的种子来说,想要减少种皮表面的病毒、促进种子的萌发,需要在1%高锰酸钾温水溶液中浸泡1h,这样能够唤醒种子萌芽,提升飞播种子的发芽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萌芽后一定要立即播种,不然种子会因为缺水而导致死亡。当然还有其他种子的处理方案,比如油松等种子需要浸泡24h,还有一些硬壳种子需要进行破壳处理。
2.3 对飞播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飞机播种造林的目的就是提升造林的效率,相比较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确实有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许还会有比飞播造林更为便利的造林模式,比如大荷载无人机造林。但是无论未来造林模式如何,也许效率更高,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符合人类利益的美好环境,为所有人留下美丽的绿荫。
3 结论
综上所述,飞播造林的发展完全符合人类的切身利益,也对我国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本文针对飞机播种造林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结合现实发生的情况,从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树种、设计飞机播种的路线2方面讲述了提升飞播效率的方法,还从无人机代替小型直升飞机的好处、对不同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等方面思考了飞播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有关部门对飞机播种造林方面进行强化改革,成为未来科技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侯美玲.浅议飞机播种造林的相关技术问题[J].农技服务,2017,34(19):67.
[3]王光雄.浅议神木县飞机播种造林技术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