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亮一切后,您将是一颗太阳

2018-11-28

儿童大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家长

林 慧

(梅州市平远县实验幼儿园,广东 梅州 514600)

“点亮别人,燃烧自己。然而,十年青春的燃烧,我即将燃尽了。”这是我在手机微信朋友圈上对经常问我为什么那么拼命工作的人的回答。在众多评论中,其中一个家长写了这样的一行字:“照亮一切之后,您将是一颗太阳。”多么美好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让十年从不写论文的我,决定了谨以此文,献给不顾一切为教育事业默默燃烧的每一个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大家说

赞美、歌颂老师的词和文章,数不胜数,老师这一职业,在别人的眼中,有评价是伟大的、有评价是神圣的、也有评价是不被尊重的。

如今不少负面的新闻,却把老师推往了时代热议的风浪尖口。近年来随着教师这一行业的职业要求愈来愈高,不少网络、媒体上关于教师职业内容、诉说教师苦和累的各种文章也在微信、微博、QQ悄悄火红起来。这些文章,的确打破了人们对幼儿教师常规的认识,继而许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和疑问:原来,幼儿园老师,不仅仅是只会带着孩子玩“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呀?还得会各种各样的技能技巧,甚至还要“七十二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个行业都要涉足、更有不少网友调侃幼儿教师要能当马戏团团长,因为他要精通各种表演、能当设计师设计漂亮的教室、能当歌舞编剧创编孩子“六一”节目的表演、能当演讲家、画家、舞蹈家、演奏家、指挥家……

我只想说:老师,你就真的是那一根蜡烛,不断在燃烧着自己,点亮着别人!

在时间中燃烧的耐心和细心,点亮孩子缺失的爱

走出幼儿师范学校校门的那一天起,我已经在幼儿园的岗位上,一站十载。十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看着一批又一批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这些花儿来自于每一个不同的家庭。按理说,孩子们都应该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大部分孩子都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家庭中:竞争日益强烈,老龄化严重的社会造就了80、90年代的父母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更多的是交给老人家带,这些孩子面临着父母之爱的缺失,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心理、性格、行为上的偏差表现。有害怕和陌生人交往的、有不会自理的、有语言表达困难的、有攻击性很强的、有缺乏安全感的等等。面对不同的孩子,老师的施教方法也要因人而异。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教育孩子也是一件斗智斗勇的持久战。更甚的是,孩子三岁前在家庭教育模式里养成的各种不良习惯、行为、脾气,并不是靠老师在幼儿园的三年就能够改变或者改进很多。但是,不管什么方法,都离不开老师对孩子的爱,都离不开耐心和细心所浇灌出来的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轮回,在幼儿教师这一行业,要做到耐心和细心,是特别不容易的。

首先,幼儿教师,不光要担负起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还要身兼数职。白天除了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外,晚上还要利用更多的私人时间耐心细心地做各种的教玩具、准备各种教学材料、备课写计划、输入各种各样的幼儿资料表格文档、写观察记录、做环境布置、利用网络解答家长疑难、上传孩子一日生活的点滴照片、教学内容到网站以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每学期各种活动比赛、演出排练、大型节假日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所要做的事情,是无法用言语可以形容的繁杂和琐碎,大量的工作,都要消耗掉大量的工作外的时间。另外,作为一个有上进的老师,还要利用闲余时间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各种技能技巧、教学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育儿知识等。

其次,幼儿教师必须是一个高度修身养性的忍者。即使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老师都不能有负面情绪,更不能发脾气。必须要用源源不断的无私的爱去教育、去感化我们的孩子。幼儿老师是一个个普通的并且年轻的人,她们也有各种性格,但是,要真的做到这一点,耐心、细心地爱每一个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一个有着几个孩子的母亲,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会有发脾气、偏爱的时候,而作为一个具有师德高尚、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来说,这些都是必须克服的。教育,对她们来说,就是一场与时间抗衡的修炼。在这一场漫长的修炼中,你要不断地燃烧自己,释放更多爱的能量,去耐心、细心地给这些有着各种爱缺失现象的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你教育不好现在的孩子。

用精力点燃全心和全意,点亮家长迷惘的爱

如今的幼儿教育,需要教育的不只是幼儿,更需要教育的是我们越来越年轻化的家长。

面对着一个幼小的生命,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欢蹦乱跳以至自己上下学,作为父母,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万千欣喜萦绕心头。带着这份欣喜,父母们爱孩子的心也越发“膨胀”起来,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来对待,冬天怕冻着,夏天怕晒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有的小朋友还打自己的父母!父母们恨不得倾其所有来让孩子快乐开心地成长,这些是大部分过分溺爱孩子也害了孩子的家长。也有许多家长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忙于工作忙于事业,教育、养育孩子的事情根本无暇兼顾。更有的家长,没有教育孩子的科学认识和方法,有放任不顾、亲子教育模式冷漠、亲子教育关系不融洽、一家人教育理念有分歧、要求不一致等等。

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来自于家庭的问题。孩子无所适从、暴躁、内向、自理能力差、交往能力低、语言表达能力弱、行为习惯差、攻击人等等的问题,都可以在家庭教育模式中找出症结所在。

每一届的新生家访、新生家长会,我们都需要用大量的精力,去做好家长工作,并根据孩子的表现分析家庭的教育模式、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找到孩子问题症结所在,教育家长。做好这样的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老师,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的是大量的经验、大量的真实实例,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孩子了解到位,知道每一个孩子有什么问题。还要根据家长的迷茫,给家长提出确实可行、可操作的建议。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错,他们都爱,但他们大部分的爱是带着迷惘的爱。

在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什么在他们的年龄能力范围内,表现的个体行为有那么大的差异?举一个最近开学不久遇到的一个例子。3岁到4岁的年龄,她们是完全有能力可以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鞋袜等等,但有一个褀褀的男孩,在小班的集体生活中就出现了极大的适应困难。因为他压根就不会吃饭(不懂咀嚼食物)、不吃肉不吃菜、不会讲话(说的话模糊一团,都是一些简单的短语,完全无法辨认他的吐字),刚来到班上的时候,每次进餐他都是两手僵硬,两眼发直。老师用各种哄各种方法都无法让他吃,但是液体的如牛奶、豆浆他却会喝。甚至早餐的粥,他也只喝粥,粥里面一丁点的肉末、菜叶都喂进去了又吐出来。连续两个星期都这样。从家访得知,这个孩子的教养模式是这样的:父亲由于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由母亲教养,孩子从小到大都只喝牛奶,不吃其他的食物,会喝点白粥。每次孩子有什么要求,一个动作、一个喊叫哭声,母亲就会知会并满足他。对待褀褀的问题,老师一直都在努力想各种方法去改善他的饮食困难。有一天,午饭的时候,喝紫菜汤,褀褀像往常那样只喝汤不吃紫菜,不管老师怎么哄,都没用。后来,喂他吃了一口,就被他吐出来了,还在一边大喊大叫,意思就是抗拒吃这种食物。但是,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老师肯定地说:“今天这个紫菜你必须要吃。你先尝一口。”在他抗拒摇头了几次以后,坚持不下去了,张开嘴喂了一小口的紫菜,开始他咬了两口想吐,于是我教他不停地用牙齿咬,结果,咬了几次,他终于能吞下去了!要知道,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褀褀会吃紫菜了!我在所有的小朋友面前和老师面前鼓掌、表扬他、拥抱他,说他今天真的很能干,会吃紫菜了!后来,每一天,都能坚持吃一点菜、一点饭、一点肉,四个星期过去,现在的褀褀,已经能吃下一碗饭了! 面对这么特殊的家庭教育模式,我们在家长会上把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教育家长,不要剥夺了孩子的生存本能。那一天,褀褀的爸爸来参加家长会。我给他分析了褀褀的问题,给他讲了我们老师做的努力,给他看了褀褀的视频,看到了褀褀的改变和进步,更批评了作为父亲,他的失责。那天的家长会,我们分析了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孩子出现的各种为题的背后,家庭教育模式的误区、亲子关系的问题,提出家园合作的共同努力目标和方向。

家长会、家访,也只是教育家长的一个常规工作,做这一个常规的工作,都需要老师大量的精力去做准备的。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对教育问题背后的症结分析、对家长心理需求的分析,这些,不是靠扯谈,要用老师百分百的精力,全心全意做到让家长真正能体会到,老师是为了孩子好,并愿意和老师一起努力,把孩子教育好。

教育家长,还要让家长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清晰的亲子关系定位导致错爱,我们会在幼年的家庭关系模式中,看到成年人的各种行为和关系模式的缩影。老师要教育家长不要把自己的认知投射到孩子身上,实际上,一个没有受过外界影响的孩子,他会兴趣盎然地尝试了解外在世界。当孩子在第一次学习跨过沟坎的时候,有可能受伤,不过本能会让他拥有不妥协的意志。当再一次遇到同样的沟坎,出于本能,他会停下来思索,然后更加谨慎地上前;也许还会跌倒,但他还会继续更加谨慎地练习,直到若干次后他成功走过这道沟坎,他会非常自豪地表现出来:“我征服了这个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各种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面对外界困难时,会主动增强自我的信心和认知。如果孩子的真实状况是这样的,为什么父母却产生出那么多不同的想法呢?

父母对孩子不同的认知,造成父母不同的应对。当父母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的时候,也许就让孩子失去了一个通过实践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人间不缺少爱,只是父母总是在错爱。

所以,教师,要成为家长迷惘时的指示灯,就得用全心全意点燃自己!

在行动中燃烧智慧和激情,美化多彩绚烂的校园

美化校园,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然而,一线教师却始终如勤劳的蜜蜂般,为自己的“蜂巢”日夜酿蜜。除了要营造幼师亮丽活泼的精神面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教师除了要教育孩子、教育家长、做好班级工作,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孩子、为家长、为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人文素质、硬件设施的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这必须要求老师的审美能力和环境设置能力也相对提高。如何才能打造一间具有本园特色的又具有美感的环境?在这个过程,老师首先要充分吸收和学习好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理念,还要在日常的生活积累中,筹备大量的材料,对家长们收集回来的各种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再在每天忙碌繁琐的工作中,运用专业的智慧和对工作的激情,用一双勤劳灵活的手通过每天一点一滴的行动,把一间间原本空荡荡的教室,逐渐变得绚丽多彩,集童真、艺术美感、教育意义于一体的孩子、家长喜欢的环境!

如果你走进一间幼儿园,你惊讶于幼儿园多姿多彩的环境布置,惊叹于各个教室风格迥异的区域设置,感慨于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优美温馨丰富,你一定别忘了,这些,都是一个个一线教师在用智慧和激情,用一颗热血的心,让校园这块孩子的乐园,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燃尽了自己,点亮了别人,您将是一颗太阳

可亲可爱可敬的老师,也许你会觉得幸福,也许你会觉真的累了,也许你觉得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不能理解你的忙碌的时候,甚至,你觉得自己快要感觉燃尽了的时候,请想起这一句美好的话:“照亮一切之后,您将是一颗太阳!”

敬不顾一切为教育事业默默燃烧的每一个幼儿教师。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