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进行数学生活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018-11-28黄小于

儿童大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物品生活化数字

黄小于

(江西省新余市铁路幼儿园,江西 新余 338000)

《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中关于数学教育目标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包括数学认知。幼儿在对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自《纲要》颁布以来,数学教育生活化理念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从生活中来”即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源泉。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无不以一定的数、量、形的方式存在,为幼儿提供了通向抽象数学知识的桥梁。“到生活中去”即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因此,“数学教育生活化”就是一个经验不断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过程,是一个让幼儿能够“学自己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过程”。例如在动物们动物宝宝回家时,老师在活动前请幼儿回家观察自己家是住几栋几单元几楼、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数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取款机中的数字、银行卡中的数字、又如在大班生活中的数字活动中,充分引导了孩子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数字:红绿灯中数字的含义、电话号码、车牌号、时钟、闹钟等在它们的含义。而这些数字的呈现都是跟孩子们的生后息息相关的。

实现数学教育生活化理念到教育实践的转化并非易事,需要教师从数学教育目标、内容、操作材料、教育途径等多方面来实施。

一、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目标理念

《纲要》中数学教育目标倡导使幼儿体验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反对静态的知识传授,提倡注重幼儿数学学习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目标理念可以理解为:关注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二、要让数学教育内容走向幼儿生活

教师要选择密切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打破只从教材上选择数学教育内容的思维定势,将视角转向幼儿的生活。可以多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实用性的教育内容,也可以关注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将其纳入教育内容中。

三、利用幼儿的玩具和生活中的物品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为准备材料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提供的材料幼儿不一定感兴趣,反而是生活中的物品更能引发幼儿探究数学的兴趣。就地取材的物品不仅解决了教师准备材料的困难,而且能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参与寻找和制作数学材料的过程。幼儿在准备材料时,会对各种各样的物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对操作材料的兴趣。例如:在动物捉迷藏时、动物们需要按照数字1-6的顺序走才能顺利地回家家,孩子们在活动不仅体验了捉迷藏时的乐趣、同时也将数字在他们的游戏中体现出来了,将游戏贯穿与活动中。

四、将数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例如:角色扮演中,我班的农家小院、他时一个模仿餐厅的区角,孩子都特别感兴趣,有的当老板、有的当服务员、有的当顾客、有的当打厨师、我是用瓶盖表示钱币、一个小瓶盖上面标上了一元、大瓶盖上标明了五元、孩子们当顾客时他们需要给六元钱给老板、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能知道在餐厅里每样物品的价格,因为老师在其他物品上都标明的价格。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不仅进一步对有数字加深了了解和认识,也体验到了活动中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日常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一日生活中充满数学教育的契机。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数学教育,既能让幼儿获得相关数学经验,也逐步培养了幼儿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总之,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取终身学习的动力。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从数学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材料、教育实施途径入手,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育,以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增进幼儿应用数学的信心!

猜你喜欢

物品生活化数字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