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责任制”

2018-11-28王瑞朴

儿童大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责任制

王瑞朴

(郑州市惠济区第六中学,郑州 惠济 450045)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在班级管理中就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进行了一些尝试。

做法1:定岗定责,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是班级的主角,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领导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治能力。为此,我建立了民主、开放、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责任制”。我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班干部,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课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四级管理——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

做法2:客观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班主任只有把学生看成学习和生活的主人,自身由管理者向顾问、助手、参与者转变,才能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非常注重客观公正的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开展讨论,启发自觉。如在进行集会、升旗、看演出前,先让学生讨论注意事项,由小班主任记录,并在出发前提醒大家。这样,在活动中大家就能约束自己,并相互监督。

做法3:设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激励感情是进行自我激励的重要内容。创造性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有感情支持。一个人在完成自定计划、做出某种成绩之后,以一定的活动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能使之更深刻地感受到成功的快慰,从而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激励机制,确立了班级和个人努力的目标。我们的班级目标就是争取“文明班级”;个人努力目标则设立了“爱心奖”、“劳动积极奖”、“学生文明奖”、“进步奖”等。根据班务记载情况,让每位学生都争取得奖。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肯定的评价,会使学生心理上的社会认可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强化动机,这种高涨的积极性必然会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班级管理才能更和谐。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责任制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