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独·敬畏·廉洁

2018-11-28赵自坤

儿童大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王密法纪心存

赵自坤

(云南省禄丰县仁兴中学,云南 楚雄 651205)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体意思是:“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人之品行,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独,就是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做到“欲不纵而尘不染”,它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坦荡。东汉大臣杨震曾推举王密为县令,王密为报知遇之恩,夜间怀揣十金相赠,并说“我乘夜而来,无人知晓”。杨震大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难当,并将书房改为“四知堂”以自勉。

“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一种清醒、一份冷静、一种定力,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不做两面人,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勤政廉政、干事干净,做到慎言,慎行,慎微,慎欲,慎友。

人生不总是被繁华,鲜花,荣誉和掌声所包围,当一切在华丽转身之后,长久陪伴你的是落寞和空虚。这时的你,需要的是慎独慎行来默默的应对,在岁月的风霜雨雪中,去深刻地感受生命的醇厚绵长,让心境更坦然,生命更淡然!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行有所畏,其业必成。

敬畏不同于恐惧。恐惧是一种本能,它是靠直觉瞬间产生的,所恐惧的对象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敬畏的形成是人们始终处在“清醒”而又“戒惧”的状态,运用理性思索功夫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怀,是对恐惧的哲学升华。

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敬畏意识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将敬与畏相叠加,而是将二者相融通。

敬畏是一种美德,而无所畏惧常常是破坏的根源,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为人要有敬畏意识,要有对生命、法律、道德等的敬畏之心。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头上三尺有神灵”,其实人的一生总要怕点什么,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相克”。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不相克,也就不相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防止心灵和道德的滑坡,才能生生不息。

穷孩子出身的马云曾经感慨说,自己能走到今天,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感恩之心,二是敬畏之心。所谓信仰,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所畏会导致用权遵章的“无所谓”,有所畏才能成就为官一任的“有所为”。敬畏法纪,方能谨言慎行,相反,如果丧失对法纪的敬畏之心,就很容易被权力带来的“乌纱帽效应”所麻痹,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在放松警惕中忘记了初心、丢掉了本色、迷失了方向,最终堕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党员干部敬畏法纪,就是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坚持标准不走样,执行政策不变通,履行程序不含糊,做到三思而后行,自觉按制度、按程序、按原则办事,真正做到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

心存敬畏,方能无畏。古人云,“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身为领导干部,级别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应该心存敬畏,牢记红线和底线,方能言行举止“发而皆中节”,方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人生短暂,心存敬畏,方可大道直行。

世事无常,心存敬畏,方可安身立命。

生命美好,心存敬畏,让心更加自由!

猜你喜欢

王密法纪心存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心存美好
四知太守
知不知 不由子
浅析法纪理念促精准扶贫工作落实策略探究
加强法纪修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心存高远 脚踏实地
陈正元 心存感恩
从“三个结合”入手 扎实搞好法纪教育
敬法纪者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