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18-11-28

儿童大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道德

杨 丽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实验中学, 云南 楚雄州675000)

一、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有关“合作”的名言数不胜数。从某种程度来讲,合作是人们取得成功的武器与法宝,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引合作学习的“清泉”到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以有效增强,进而使学生在小组中找到学习的榜样,从而则其善者而从之。

例如,教师在教学《探问生命》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对学生说:“你们都看过《西游记》,据说,《西游记》的主人公之一唐僧可以长生不老,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这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探问生命》。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就有关内容进行探究。”于是,各个小组的学生对《探问生命》进行探讨。在第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围绕“生命的特点”进行发言:“每个人的生命是独特的,也是来之不易的。此外,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还有的学生围绕“生命续接”进行发言:“因为生命的续接,人类的生命得以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也不断丰富。”在第二小组中,有的学生就“敬畏生命的原因”进行发言:“生命是脆弱的,也是艰难的;是崇高的,也是神圣的。”还有的学生就“如何敬畏生命”进行发言:“敬畏生命,需要我们关爱他人的生命;需要我们善待自己的生命。”其他小组的学生也就有关内容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这样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有效地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以提升。

二、充分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随着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路径,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育。众所周知,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源头活水。缺少了源头活水的滋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会如同枯萎的花朵,凋零的树叶,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又如失去方向盘的轮船,只能在大海中摇摇晃晃。所以,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生活化教学法的方式,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以礼待人》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以礼待人》,下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的就餐为例,说说就餐的礼仪。”有的学生说:“喝汤的时候,我们最好小点声,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还有的学生说:“别人给自己加菜时,我要说谢谢。”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很好,下面请你们想一想我们的班级中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学生莉莉说:“我发现有些同学上课开小差。”学生兰兰说:“有的同学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还有的学生说……总之,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情境教学法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还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增加自己的法律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法不可违》的时候,为增加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法不可违》。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勤拾荒》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小勤的家境十分困窘,不过,这个孩子很要强,当家人无法拿出为他买校服的钱的时候,他决定……”如此一来,不仅创设了一种故事情境,还把法律知识融于故事之中。其次,教师对学生提问:“小勤为什么会丢掉大面子呢?我们能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于是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并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说了出来。有的学生说:“由于小勤法律意识淡薄,所以,他形成了违反行为。”还有的学生说:“为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增强法律意识,遵守规则。”总之,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境的方式,有效地培养与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应不局限学科,不拘泥于教材,在学习内容的开发上,有视频、实物、图片、书本,有专业知识的人士、甚至听课的老师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课堂学习的资源;在学习形式的开发上,小组体验合作展示、学生实践汇报、校内外的文化活动、少先队主题教育、亲子活动等都会成为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的良好载体。课程不仅仅只是各科的教科书,还是体验、经历等等,因此教学不只是在课堂,还可以在课外。只有课内外的充分结合才能彰显出课程的育人价值,真正实现各学科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协同。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必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科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真正“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匠心独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去粉饰、表真情、除平淡、显生机,真正使《道德与法治》课堂体现出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全面地发展,更充分地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