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保意识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
2018-11-28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幼儿园,云南 怒江州 673200)
幼儿良好的素质与品行养成应当从幼年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随着人类社会高度的现代化、工业化,一系列的社会环境问题开始备受瞩目。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极端气候等问题开始对人类进行“反攻”,所以,从现在开始,重视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意义重大。以下本文就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高效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结合创意小标语、图片等,创设环保教育环境
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于抽象的文字符号不感兴趣,更不喜欢幼儿教师对自己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传统教学方式的应用,很多情况下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实施幼儿环保教育的教学启发时,我们一定要汲取往常的经验教训,多结合一些幼儿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小标语、小图片等,结合教师的创意,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合理的排版,然后,安放在教室、幼儿园的操场、食堂和厕所等区域,让每一位幼儿和园区的教师都能看到这些标语和图片,进而接受到这样的教育熏陶,时时刻刻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进而提升环保教育的有效性。
比如,在幼儿园的花坛和草坪处,设置“请不要打扰正在睡觉的小草!”或者绘画一个花朵哭泣的图片,然后配上文字“请你脚下留情!”等,这样儿童在路过幼儿园的花坛时,就会看到标语,进而绕行走开。又如,在幼儿园的厕所,设置“废纸请抛进纸箱”的宣传标语。此外,为了能够让环保宣传的力度更大一些,我们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环保宣传标语,然后带领幼儿走出校园,安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幼儿纯净的心灵,给这个城市送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激发全体市民的环保意识。
二、幼儿教师以身作则,树立环保学习模范形象
教师,作为环保教育的渗透者、倡导者和组织者,一定要以身作则。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到幼儿,给他们的言行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熏陶,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在实施幼儿环保教育中,幼儿教师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从生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模范、导向的形象,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争做环保健康小卫士。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幼儿讲解某个知识点,需要运用到纸张进行折叠、剪裁等过程,但是在剪裁的过程中,无意间将碎纸屑丢在教室的地上,这在儿童的视野中就是一个不当的行为,也是违反环保观念的。另外,纸张源自木材的砍伐,偏要用到纸张进行教学讲解时,一定要用儿童写过、画过的废纸,而尽量避免用新纸。这样少用一张白纸,伐木工人就可以少砍伐一棵树,从而大大节能减排,提升儿童环保意识的效果。
三、结合本土特色教学资源,激发幼儿环境保护意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是一个地域跨度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个地区又具有每个地域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等差异,比如,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山东泰山凌绝顶、青藏高原寒彻骨,等等。这些都是对地理特色的简要概括。这些不同的地理特色,为我们渗透幼儿环保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前提是幼儿教师要懂得利用来自地域特色方面的教学优势。
比如,我园就是云南省的一个小小幼儿教育单位,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我们就可以巧妙结合本地富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如大理三塔、云南的滇池、玉龙雪山以及奔流的怒江等,通过播放这些具有特色的本地视频介绍,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优美、恬静、豪迈与磅礴等。比如,怒江大峡谷就位于西北部怒江州的境内,它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置身于这一峡谷之内,可以感受到它的深邃、幽静、凄寒和江水的奔腾咆哮,沿着这一江河分布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可以说这条江河滋养了我们本地的一方人民,也给生活在峡谷附近的人民增添了不少乐趣。幼儿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将有关这一峡谷的图片、视频播放给儿童观看,另一方面,还可以带领幼儿到安全的江流景区附近欣赏,让他们接触自然的馈赠,之后在课尾提出环保教育的倡导:“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家乡,保护我们的环境好吗?”就显得更加合情合理,儿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也更容易实现智力的启发和思维的引导,让环保意识深深镌刻在幼儿的心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价值。一个人良好的行为品质和关键技能都可以在这一环节得到启迪和初步构建。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能力,应当积极从现在入手,从身边小事入手,言传身教影响幼儿,以及结合本地特色教学资源对幼儿实施启发,如此,幼儿就可以在每日的熏陶、影响中,养成关爱生命、保护花花草草、节约用水、用电的生活观念,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可以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