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开展欣赏课堂初探
2018-11-28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南环路小学,河南 平顶山 467000 )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分享人类经验的方式。就像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一样,人们也在用美术交流情感,交流思想。美术帮助我们观看世界,而如何观看则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这种对视觉感受的积极态度会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发展我们对联系世界的事物的意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就应该形成的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鉴赏能力。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美术欣赏能力之后,孩子们才有可能创造出带有自身审美观照的作品,才有可能享受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呢?
首先要了解学情,分析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精心选择欣赏对象。
美术欣赏最大的障碍就是与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脱节,游离于生活体验之外。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对教材深入挖掘,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同时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要精心充实课堂内容,在欣赏活动中形成一个聚焦点,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对象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不同。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但授课时间的限制、学生接受能力的制约都是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要考虑的课堂因素,课堂上教师必须灵活处理教材,具体安排欣赏形式。不管教材如何变化处理,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但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特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其次,教给学生美术欣赏的方法,多发表自己的美术评论。
追根求源,学生的亲身情感体验是学生欣赏美术的捷径。对于一些传统艺术文化,欣赏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其次联系生活经验,打开思维空间,也是学生学习美术欣赏的重要途径。最后,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灵感。在欣赏中让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相互碰撞,审美能力内化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培养出学生健全的审美情趣。要知道,所有的艺术美都来源于生活,就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放飞想象,让艺术的斑斓在课堂中绽放华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美术评论,这是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基本方法。美国教育家艾斯纳特别看重美术评论的作用,认为在小学生没有建立起历史概念的情况下,美术评论对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很重要。从低年级学生开始,就应该从造型、色彩、表现形式上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用平等、宽容、引导的心态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创造灵活多样的美术欣赏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
欣赏与绘画、手工相结合。美术欣赏在领悟作品内涵时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
创设情境,综合其他学科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节、空间、场景,让学生入境生情,形成相互关联、多向折射的审美心理场。可以用形象的道具创设情境,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创设情境,或用逼真的音像、直观的影像创设情境,通过因“画”设“境”,让学生在“境”中见“形”,“形”中感“美”,“美”中生“情”。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直观教学是美术欣赏的重要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声画同步,图文并茂,脱离课本有限的图文资料,为学生开拓一个更广阔的美术欣赏世界。用多媒体来进行直观教学,感染力较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开发本土课程资源,拓宽美术欣赏渠道。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博物馆,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发展史,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尊重接纳民族文化的情怀。
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欣赏形式的多元格局、课程资源的丰富多彩所形成的巨大合力,能够深化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美术欣赏,不仅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风格的美术作品,开阔艺术视野,丰富美术知识,重要的是养成接受理解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感受艺术形象的显性的形式美的同时,还要逐步开启蕴含其中的隐性的内在美、精神美、格调美、意境美、情趣美。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情绪和审美观点,逐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从而更自觉、更有目的、更有兴趣地学习美术,积极参与艺术文化的传承,享受人类社会以及艺术文化资源所创造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