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018-11-28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湖南省怀化市实验学校,湖南 怀化 418000)

一、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教育的主要理念。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因此,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缺的教育途径,也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当前小学生中大部分表现为开朗外向、乐观合群、积极主动,但也有一部分表现为内向、自卑、焦虑、叛逆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问题。

小学生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等,如面对考试焦虑不安,或与人交往喜怒无常,容易发火暴怒。如:李某,女,12岁,某寄宿制学校六年级学生,性格内向,没有朋友,经常烦恼,与班上同学相处不好,帮班级做事还经常被同学埋怨,感觉压力大,很受委屈很受伤害,在一次矛盾中终于激化,李某在晚自习上用圆规划伤自己的手臂,鲜血直流,被老师及时制止。

(二)意志薄弱。

舒某,女,11岁,某寄宿制学校五年级学生,早产,有一同胞妹妹,内向胆小,不善表达,人际交往欠佳,自尊心强,敏感,喜欢看历史书籍,学习偏科,总觉得自己不如妹妹,父母不喜欢自己。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在一次考试中数学成绩不理想抱怨自己很笨,烦恼苦闷,以找心理老师咨询为由躲到教学楼顶楼直至天黑,全班师生分头寻找才得以找到。意志薄弱一般表现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容易悲观、失望,甚至退缩、自暴自弃。个别还会在与他人发生冲突后,或因一点小事就离家出走。

(三)人格发展缺陷。

一般表现为:自私狭隘,斤斤计较,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调节,耿耿于怀;自负自大,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理解,抗挫折能力差;自卑怯懦,较为孤僻、不合群,生活圈子狭小,以自我中心,依懒性强。如:谭某,男,8岁,二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脾气古怪,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讲脏话,习惯差,喜欢做危险的事,翻围墙、爬树、爬栏杆等。

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来自小学生自身的气质类型、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当,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等。

三、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加强培训,让心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学校不断引进心育人才,加强心理教师骨干队伍建设,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制定相关措施给予专职心理教师进修、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物质支持,并发挥其辐射作用。同时,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主的兼职心理教师队伍,鼓励支持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让他们在班级管理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立教师心理学习交流群,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通过学习交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教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去,用良好的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二)课程保障,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课堂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心理知识的讲解和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进行自我修养。形式主要以讲授为主的教育形式,即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知识;或从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入手说明一个心理学原理和观点,并引导他们用来认识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现象。

课堂可以班为单位,也可结合学生实际以年级为单位。如,六年级孩子步入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心理上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给他们带来困惑和疑问。他们大部分大胆、开放、浮躁、说话无所顾忌,尤其是女生不像我们当年那样害羞。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将心理健康课堂移至电教厅,由德育处组织,邀请学校书记、心理健康教师陈淼为六年级女生开展“自尊自爱,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聆听中,孩子们了解到什么样的女孩儿最美丽,怎样和男生交往才得体,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护自我。只见她们时而面露羞涩,时而低头笔记,时而若有所思,眼神中充满了对青春期知识的渴求。这样的课堂让她们真正受益,教育目标也初步达成。

2.心理辅导活动课。

重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在互相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里主要以团体辅导为主,以班级为实施单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而相互启发、自我教育、纯清认识。形式有集体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小品、绘画心理、心理训练、心理体验等。

(三)学科渗透,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在各学科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以挖掘。由于各种学科资源的不同,学生在各类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各种不同心理品质的支持。如音乐课、美术课不仅可以影响生理,促进认知,改善情绪状态,调整行为方式,而且不同音乐的不同节奏、速度、音调还能产生不同的心理调控效果。美术课通过线条、构图、色彩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科学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体育课前的热身、体育游戏等活动都体现出对学生自信、乐观、合作、竞争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除了学科课程本身的资源外,学科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隐性资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极大。如在课堂互动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课堂上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老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和评价方式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这种学科渗透意识,用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巧妙设计,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

(四)活动体验,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这里的活动主要包括团体心理游戏活动、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活动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如开展以“心理游戏”、“心理知识”大赛为主的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适应性能力提高;在举行纪念革命烈士的主题活动时,从学生的情绪、情感的特点入手,学习革命先辈高尚情操和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意识;在校园运动会中,除了对成绩突出,取得名次的学生给予掌声外,对没有取得名次,但奋力拚搏的学生更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运用归因理论,引导学生从有利于今后成长的角度归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归于主观努力的原因,有利于激励更高的学习动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在校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重走长征路”,学习钉纽扣,磨豆浆,进行野外生存体验野炊,农业劳动实践种玉米,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和军事训练等,磨炼学生的意志,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吃苦耐劳,在体验活动中不断成长。

(五)个别辅导,让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

要进行心理辅导,需建立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和测试,了解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实施学生个别辅导,为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找出自己烦恼和困惑的深层原因,通过聆听、疏导、咨询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纠正他们的心理偏差。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积累学生的个性资料,把握学生心里变化轨道,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规化、系统化和科学化。设置心理咨询箱,让学生把心里话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倾吐,把自己的成长烦恼和疑惑,把自己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方面的建议向老师提出,把心里迷惑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辅导工作有的放矢。

(六)家校共育,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延伸

上述其中一案例就是因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家长道德修养的缺乏,给学生带来的伤害,给学校教育带来的阻力。因此,学校必须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有效延伸。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