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学生理解应用词语

2018-11-28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反义词词语课文

(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小学,四川 北川 62275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词语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最易被大家忽视的难点。长期以往,学生因不能正确理解词语而在课堂上乱蹦词语,习作中乱搬词语,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班的学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面对学生的闹出笑话,我是又哭又笑,思来想去,觉得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对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才导致乱用词语,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把词语解释大讲特讲。如排除:除掉、消除。持续:延续不断……总之,照着参考教案,参照词典,一个都不放过。一节课下来讲得我是口干舌燥。我以为我的辛苦会换来学生的收获,但是成效却不大,虽然比以前有所进步,但学生仍旧有用错词语的现象。回头一想,原来是方法不对,因为他们对词语的理解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我却照本宣科,抽象地满堂灌,学生当然掌握不牢。针对这一情况,我反复研究,反复尝试,终于在如何理解词语这方面,有了自己一些独特的“得意之作”。

一、创设情景,体验词语。

课堂教学多部分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而学生却有着好动的天性,因此偶尔让学生在课堂中动一动,演一演,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印象深刻。如在《一面五星红旗》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趔趔趄趄”的意思,我则让一个学生在讲台前摇摇晃晃地走着,使台下的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趔趔趄趄”的意思就是“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还有在《可贵的沉默》中有“沉默”一词,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动作示意“嘘”的一声,让大家不要说话,安静一分钟,使他们在静悄悄的教室中感受“不说话,安静”就是“沉默”的意思。动作表演,亲身感受词语的意思,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老师也教得轻松。

二、利用电影音乐片段,意会词语

中国的语言文字很特别,有些词汇浅显易懂,有些词汇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这些词汇,我则播放片断与音乐,营造气氛,让学生在意境中感知。如“悲壮”一词,我则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片断,让学生亲眼目睹烈士跳崖情景,进而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萌发“悲壮”感。又如“欢快”一词,我则来段歌曲《草原小牧民》,这样一来,枯燥无味的词语解释变成了动听的音乐课,学生是听得如痴如醉,理解得也是透彻明了。

三、找近反义词,反义词加不,互换词语。

对于课文中的个别词语,有的虽然可以解释,但解释起来仍然比较抽象。如:“持续:延续不断”,但学生对“延续”一词还是难以理解。这时,你不妨找出“持续”的近义词“连续”来解释。学生定会恍然大悟,因为“连续”一词学生并不陌生。如:“笨拙”它的反义词是“灵巧”,那么“不灵巧”就是笨拙。还有“冷淡”,它的反义词是“热情”,同样“不热情”就是冷淡。你瞧,利用近反义词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即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四、用词造句,话说词语。

把词语放到句子里,让学生用词造句也是理解词语的最佳方法之一。如:“迫在眉睫”一开始,我并没有解释此词语,而是把它联系我班杨健同学生病的事造了个句子“杨健同学急性阑尾发作,动手术迫在眉睫。”没想到,我刚一讲完,底下的同学就跃跃欲试。“老师我说”“老师我说”……“学校的厨房是危房,做饭的叔叔阿姨搬迁迫在眉睫。”“离交卷时间还不到一分钟,检查试卷迫在眉睫。”你听,同学们说得多好呀!这不正达到了我们之所以要学这个词语的目地吗??

五、巧用插图,感观词语

适用此法教学的词语,一般指那些神态描写的词语。又如:《可贵的沉默》一文,就有很多同学因为过生日而表现出神态不一的词语。如:神气十足,左顾右盼,骄傲等,对于这些需要理解的词语,我的设计的思路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大家认真观察插图中的人物表情,然后提问“你们能从课文中用些词语来形容他们吗?”学生图文对照,一下子就把词语找了出来。虽然没有对词语作解,但是我相信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已经成竹在胸了。

六、拆合法。

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词先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

七、抓关键词,理解词语。

一个词语中,常常有一、两个关键性的或疑难的字,只要理解好这一两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例如:“热泪盈眶”,较难理解的是“盈”字,从字典上查出“盈”是“充满”的意思,就可以知道“热泪盈眶”的意思是“激动得泪水充满了眼眶”。

八、比喻方法,联想现在。

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如: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好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如“背井离乡”一词可以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后,当地的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地去谋生来理解。 如“花团锦簇”一词,可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到了,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情景来体会词义。

我们解释词语时,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猜你喜欢

反义词词语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认识反义词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反义词 大不同
找找反义词
背课文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