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018-11-28段海萍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楷模所学习惯

段海萍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仁兴镇西村小学,云南 楚雄 651205)

小学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小学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

一、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教师应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

二、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多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四、教师在行动上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小学生习惯未定,行为准则、习惯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身教。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无声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生看在眼里,自然效仿在行动上。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

五、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与同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同学的学习习惯,既能发现同学习惯的不良,又能及时提醒、帮助、督促同学纠正不良习惯。

小学阶段是各种学习习惯形成的最好时期,抓住这个时期,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楷模所学习惯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上课好习惯
非所学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完美楷模
【时代楷模】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