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2018-11-28陈国辉
陈国辉,殷 健,2
(1.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青岛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大量研究表明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对于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至关重要,但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最终一定可比,以CEO为首的企业管理层执行会计准则的动机与效果也会对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重要影响[1]。根据Hambrick和Fukutomi[2]的CEO任期阶段性理论,在CEO任职之初,外界通常只能通过比较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的业绩来评价其能力。为避免被贴上“能力差”标签,CEO迫切需要将业绩及时向外界传达以快速建立职业声誉,因此,业绩的重要载体——会计信息就会受到CEO的重视。如果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可比性,那么外界可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快速对企业业绩做出评价,因而在任职之初CEO具有强烈动机去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涉及对会计准则的理解、税收政策的解读以及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诸多专业问题,这就需要CEO对会计专业知识能有所了解甚至精通。然而由于所受专业训练与任职经历的不同,CEO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
对于有财务背景的CEO而言,他们不仅具备较为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财务实践经验,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与运用更为擅长。这会使得他们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与经验优势,通过规范与严谨地执行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可比性在其上任之初就达到较高水平。但随着CEO任期的延长,一方面,因其良好业绩已经充分传达给外界并获得认可,他们为建立和维护声誉的动机减弱;另一方面,由于职位为CEO带来的诸如经营自主权、建立帝国、职位的连任以及在职消费等个人利益不断增加,CEO的心理和行为逐渐表现出权力寻租特征,自利性动机会逐渐增加甚至占据主导地位[3]。这些因素均会导致CEO可能为获得私有控制权收益,不再注重会计准则执行的规范程度,而是利用职位优势相机选择甚至滥用会计政策以增进自身效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下降。
对于无财务背景的CEO而言,虽然他们在任职初期同样具有较强的向外界传达业绩以建树声誉的动机,但由于面临会计专业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等问题,任职之初尚需一定时日学习会计知识与积累实践经验。因此,无财务背景的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系可能不是一种线性关系。随着CEO任期的延长,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变化趋势可能会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随着CEO任期的延长,CEO的经验日渐丰富,知识不断增长,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会逐渐得以提升。而随着可比性的提高,当CEO的个人能力已充分传达到外界并获得认可时,无财务背景CEO同有财务背景CEO一样会逐渐表现出权力寻租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而滥用会计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1:有财务背景CEO的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随着CEO任期的延长,会计信息可比性会持续降低;无财务背景CEO的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CEO任期的延长,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
(二)审计师经验在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两者关系中的作用
企业对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离不开健全的外部监督机制。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Dunn和Mayhew[4]认为,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更高。因此,经由他们审计过的财务报告具有较高的信息质量。此外,经验丰富的审计师通常具有较高的声誉,一旦被外界发现有隐瞒客户错报信息的行为,其声誉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为维护声誉,经验丰富的审计师不仅有能力也更有动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高质量审计不仅能够直接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同时还会对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审计监督机制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审计报告对CEO会计政策的选择等会计决策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尽管CEO意欲且可以通过滥用会计政策选择来牟取自身利益,但考虑到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有可能识别出这种行为并出具更严厉的审计报告,进而可能引起市场低迷反应或股东问责等严重经济后果,CEO在任期中可能被迫主动减少会计政策的相机抉择行为。因此,审计师的审计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CEO任期延长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改善会计信息可比性。
审计师在审计执业过程中有大量机会接触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会计业务,这就使得审计师对会计准则的诸多实践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并积累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李刚等[5]通过研究发现,审计师既是企业的监督者,同时也是企业的会计实务顾问——与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一起讨论(有时甚至是指导)怎样把实际业务与相应的会计准则相联系,即审计师还承担着向所服务企业传播会计实务知识的角色。显然,这种专业知识的传播可以帮助CEO快速提高自身会计素养,对于无财务背景的CEO而言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CEO仅靠任期来积累会计知识的作用。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2:审计师经验可以弱化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主要变量度量
1.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度量
De Franco等[6]把会计信息可比性定义为会计系统使经济业务转化为会计信息的功能相似性。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业务,如果两个企业的会计系统生成了相同或相似的会计信息,则两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强。因此,构建企业会计系统模型是计算可比性的关键。De Franco等[6]创造性地提出用企业层面横向可比的盈余—收益反应模型来构建会计系统模型:
Earningit=αi+βiReturnit+εit
(1)
其中,i表示需计算可比性的企业,t表示季度;Earning表示会计盈余,用以代表企业i的会计信息;Return表示季度股票收益率,用以代表企业i的经济业务;α与β为会计系统模型的核心参数,利用企业i第t期前连续16个季度的数据估计得出。Barth等[7]认为,只有在同行业内企业信息才具有可比性。因而继续利用上述方法将同行业另一企业j第t期的会计盈余估计出来,然后利用企业i的季度股票收益率作为两企业相同的经济业务代入企业i与企业j的会计系统模型中得到各自的预期盈余E(Earning)iit和E(Earning)ijt:
(2)
(3)
再进一步利用式(4)计算出两企业预期盈余差异绝对值平均数的相反数COMPA,即为企业i和企业j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该值越大表示两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4)
按照上述方法可计算出企业i与同行业内每一个可比企业的可比性数值,然后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COMP来度量企业i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该值越大表示企业i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2.CEO任期和财务背景的度量
由于中国企业对CEO的界定较为模糊,许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CEO,企业决策的执行和日常事务的处理由所设置的总裁或总经理来进行。因此,当企业没有设置CEO时,将总裁或总经理界定为CEO。CEO任期是指从担任CEO开始至统计截止日期的实际任职时间。借鉴姜付秀等[8]的方法,将CEO的财务背景界定为其曾担任过以下职务:财务负责人、财务(副)总监、首席财务官、(副)总会计师、财务主管、财务处(副)处长、财务科(副)科长、财务部(副)部长、财务部(副)经理等财务类职务。
3.审计师经验的度量
中国审计准则要求每份审计报告至少由两名审计师签字盖章。为度量审计师经验,笔者首先按年度识别出所有审计报告中的签字审计师及其所属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对于审计师重名现象,采用同年同姓名同事务所认定同一人,同年同姓名不同事务所认定不同人的原则进行识别。其次识别出每位审计师的初次签字年份并计算得到每位审计师每年的审计次数;最后计算出截止统计年度审计师累计审计次数作为该年度审计师的审计经验。由于资深审计师[注]资深审计师指的是审计同一份财务报告的多名审计师中,截止本年度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次数最多者。在审计过程中的影响力相对较大,借鉴王晓珂等[9]方法,在同一份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所有审计师中,选取资深审计师的累计审计次数衡量审计师经验。在稳健性检验中,选用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所有审计师累计审计次数平均值度量审计师经验,重新进行检验。
(二)实证模型
构建模型(5)与模型(6)用以检验H1:
COMPit=β0+β1Tenureit+∑βjControl+εit
(5)
(6)
其中,t表示年度,COMP[注]为消除量纲影响,模型中将会计信息可比性乘以1 000作为观测值。表示会计信息可比性,Tenure表示CEO任期,Tenure2为Tenure的平方项,Control表示各控制变量。利用模型(5)与模型(6)分别对样本进行检验,如果模型(5)中的β1显著为负而模型(6)中β1不显著则意味着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存在着负向影响;如果模型(6)中的β1显著为负则表明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即可比性存在先升后降的特征。
为检验H2,在模型(5)与模型(6)的基础上增加审计师经验AudExp及其与CEO任期构成的交乘项来构建模型(7)与模型(8):
COMPit=β0+β1Tenureit+β2AudExpit+β3AudExpit×Tenureit+∑βjControl+εit
(7)
(8)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模型(7)中的β3和模型(8)中的β4,根据H2,二者均预期显著为正,即审计师经验可以减弱CEO任期对可比性的影响。Lang等[10]指出尚无相关理论能为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控制变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根据已有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参考谢盛纹和刘杨晖[11]、Francis等[12]、杨金凤等[13]、张姗姗等[14]以及袁知柱和吴粒[15]的相关研究,将企业规模(Size)、权益市账比(MB)、财务杠杆(LEV)、经营活动盈利能力(OPROA)、两职合一(Dual)、董事会规模(Bsize)、内部董事比例(InterD)、CEO是否持股(Holder)、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InstLv)、资产减值损失(LsAt)、是否亏损(Loss)、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和成长性(Grow)作为控制变量,同时模型还控制了年度和行业效应。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剔除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变更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笔者选取2010[注]根据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计算公式,2007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能够计算出可比性指标的最早年份为2010年。—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初始样本。然后以连续16个季度季报数据的公司为基数,剔除下述公司:(1)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无法完整获取相关数据的公司;(3)在连续16个季度内发生行业变更的公司。CEO任期和财务背景资料先通过CSMAR数据库和RESSET数据库进行收集,如果相关资料缺失或不完整,则进一步通过检索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和巨潮资讯(http://www.cninfo.com.cn)以及公司年报等予以手工补充和计算。签字审计师资料先通过CSMAR数据库提供的审计报告数据进行整理,如有缺失则通过公司年报予以手工补充。行业分类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其中,制造业“C”字头代码取2位,其他行业取1位。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1%和99%分位的缩尾处理。其他财务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的Panel A报告了全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CEO有财务背景的样本约占总样本的9%。会计信息可比性均值(中值)为-1.3%(-1.1%),表明在经济业务相同的情况下,样本中的企业与可比企业分别按各自的会计系统估算出的会计盈余之间的差异占企业期初权益市值的比重约为1.3%(1.1%);可比性极大值为-0.5%,极小值为-4.3%,表明可比性在企业间的差异较大。CEO任期的平均值约为65个月,中值为48个月,这表明就平均水平而言,中国上市公司的CEO任期不长,基本在1—2个聘用期内结束,而且有高达50%的CEO的任期没有超过4年,但其极大值为248个月,极小值仅为2个月,而且其标准差也较大,说明不同企业的CEO任期差异很大,从短短几月到数十年不等。审计师平均审计上市公司年报次数约33次,但其极大值为149次,极小值仅为1次,说明不同审计师的审计经验存在很大差异。
进一步地,根据CEO是否有财务背景对样本进行划分,为了初步判断主要变量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对有财务背景组和无财务背景组的样本均值及中值进行了差异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的Panel B所示。从表2中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和CEO任期在两组中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初步表明CEO是否具有财务背景可能会对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受篇幅所限,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未在文中报告。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注:T统计量与Z统计量分别对应有财务背景与无财务背景两组有关变量的均值(Mean)T检验和中值(Median)Wilcoxon Rank-sum Test检验;***、**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下同。
(二)回归结果分析
表3列示了各模型的检验结果。为检验假设,重点关注Tenure、Tenure2以及它们分别与AudExp相乘产生的交乘项系数。列(1)中Tenure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列(2)中Tenure2和Tenure的系数均不显著,这表明对于有财务背景的CEO而言,随着任期的延长,会计信息可比性会呈现下降趋势,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在列(5)中Tenure2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Tenure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无财务背景CEO的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倒U型的二次非线性关系,即随着CEO任期的延长,会计信息可比性会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点,H1得到验证。
列(3)中审计师经验与CEO任期的交乘项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审计师经验可以减弱有财务背景CEO的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负向影响。列(6)中,CEO任期的二次项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而与审计师经验交乘项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对于无财务背景的CEO而言,审计师经验可以使CEO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倒U型关系相对平滑。参考Luo等[16]对二次项交乘系数的解释,可以认为审计师经验减弱了无财务背景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综合来看,无论CEO是否具有财务背景,审计师经验均会弱化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H2得到验证。就控制变量而言,企业规模、市账比、资产减值损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及发生亏损均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与既有研究基本保持一致。
表3 CEO任期、审计师经验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注:括号内为t值;标准误差经过公司层面的聚类调整,下同。
(三)稳健性检验
为尽量避免由此引起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度量误差,笔者借鉴Basu[17]与胥朝阳和刘睿智[18]的方法,在De Franco等[6]的模型中加入股票收益虚拟变量Neg[注]股票收益率为负,Neg取值为1,否则为0。重新构建企业会计系统模型:
Earningit=αi+βiReturnit+ciNegit+diNegit×Returnit+εit
(9)
用此模型对会计信息可比性重新进行计算并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保持不变。
表4 CEO任期、审计师经验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注:限于篇幅,控制变量结果不再报出,下同。
审计报告是所有参与审计的签字审计师的共同成果,这意味着签字的审计师需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因此,笔者选用同一份审计报告上所有签字审计师累计审计次数的平均值重新对审计师经验进行度量,并对研究结论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保持不变。
表5 CEO任期、审计师经验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Tsui等[19]认为,在涉及个人特征的研究中应尽量控制多个个人特征变量,以便控制不同变量的交互影响。因此,笔者在模型的控制变量中添加CEO的年龄、性别和学历等个人特征方面的变量重新进行以上所有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保持不变。
表6 CEO任期、审计师经验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由于样本数据包括同一公司在不同年度的数据,所以回归模型残差的自相关性既可能存在于同一年度的不同公司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同一公司的不同年度之间,仅在公司层面对标准误差进行聚类调整可能会给研究结果带来偏误。为此,笔者采用Petersen[20]的方法,按照公司和年度进行双重聚类对回归模型的标准误进行调整,重新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保持不变。
表7 CEO任期、审计师经验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四、结 论
笔者从CEO任期这一视角出发,以2010—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并考察审计师经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CEO任期显著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于有财务背景的CEO而言,其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对于无财务背景的CEO而言,其任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呈现倒U型关系。(2)审计师的个人经验可以弱化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本研究拓展了现有会计信息可比性和CEO特征的研究领域,同时具有以下现实意义:(1)研究了不同财务背景下,CEO任期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为投资者更好地理解CEO的财务行为提供了启示和参考,同时对完善CEO的选拔及考评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在审计师个体特征层面上丰富了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文献,所获得的经验证据可能有助于增进对外部审计监督效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