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2018-11-28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新店镇陈埠小学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新店镇陈埠小学 李 娜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古诗词内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了使小学生充分感知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提高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水平,教师应当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鼓励学生诵读的同时,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把握和内容理解,通过以读为本、注重电教、课外延伸三种策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语言赏析能力、拓宽学生诗词视野的目的,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就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三种策略展开探究。
一、以读为本,增强学生的语言赏析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对于一些内容相对抽象的古诗词,仅凭教师的说教,很难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清晰的理解,而通过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可以无形中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培养他们的语感,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识字、析句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给学生讲《黄鹤楼送别》这篇文包诗时,我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作意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教学过程中以读为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在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工具书以及课文内容进行自读,自己解决古诗中生词的困惑,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结组诵读,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的情形。在课程结尾,我鼓励学生进行双人表演读,在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表演,展现出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的难舍难分。这样,通过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二、注重电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电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具备生动、直观的教学特征,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利用电教辅助教学,跟随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通过幻灯片、电脑等电教器材对抽象的古诗词知识做生动化的处理,进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以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给学生讲《清平乐·村居》这篇词时,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抽象文字的理解,借助电教资源辅助教学。在课程一开始,我在课件上对“词牌”以及作者辛弃疾进行了详细介绍,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创作形式以及历史背景。教学过程中,我还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此中所描绘的乡村生活图,将“青青草”“大儿锄豆”“中儿正织鸡笼”“小儿剥莲蓬”等景象做了直观的展示,加强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这样,通过使用电教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保证了诗词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诗词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受版面的限制,编排的诗词内容有限,为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宽学生的诗词视野,教师仅凭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适时进行课外拓展,使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古诗词当中,对教学当中的古诗词内容、创作背景和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拓宽学生的诗词视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
例如,在给学生讲《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篇古诗时,我为了加强学生对诗人情感和写作特点的理解,在课程结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延伸。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富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除了这首诗,苏轼还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充分展现了苏轼与西湖的不解之缘。为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我带领学生一起诵读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让学生探讨这首古诗的描写特点,并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搜索其他有关描写西湖的古诗,在下一次的语文课上进行赏析。这样,通过进行课外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自由驰骋于古诗词的海洋,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诗词审美。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紧密联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资源,才能充分保证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上述三种策略,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还要不断转换教学观念,为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提供更多创新性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