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朗读互动

2018-11-28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读书情感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 李 华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读”一直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先河,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意蕴优美,经久不衰。

一、学生与文本间的朗读互动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诗中语言,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使学生充实起来。

1.以读为本,逐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不必逐句串讲,可多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添字漏字,把诗读正确流利,不仅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还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

2.利用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才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

二、师生之间的朗读互动

1.声情并茂,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

有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如教学《江南》中的“莲叶何田田”,一年级学生对“田田”一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有学生理解成“荷叶长在田里面”,也有的理解成“荷叶是甜的”,答案千奇百怪,这时教师通过感叹以惊讶的表情以及夸张的动作反复地朗读,让学生从老师的语气以及动作中感受到满荷塘的荷叶,体会荷叶的多与茂盛。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课始教师便用热情奔放的音调给学生范读,充分表现出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感染,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种感染力是任何机械的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2.朗读体验,激起情感的升华

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课堂活力。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互动场,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语文素养。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把自己当成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感受诗人的感受。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教师要借助背景音乐的渲染,引导学生进入诗人身处异地他乡,望着明月思念家乡亲人的场景,让学生带着这种思念之情反复体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含义,体会诗人被乡愁折磨得辗转不能入睡的心情。

3.独特感悟,开启无限的想象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读出层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所读的古诗联系起来,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我借助播放“电影”的方法,让学生闭上双眼,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教学《池上》这首诗,我播放轻快的采莲曲,让学生感受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到池塘深处偷采白莲回来的喜悦心情,殊不知她的踪迹被水面的浮萍一展无遗,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4.把握节奏,在多元诵读中进入诗境

诗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导语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文的一种好办法,如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三四句,让学生充分体会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艰辛:当你看到农民伯伯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地种粮食,你们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你看到农民伯伯干裂的双唇,晒得发红的皮肤,你会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你看到有同学浪费粮食时,你会对他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目视其文,心同其情”,增强诗意的效应。

三、生生之间的朗读互动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朗读形式可分为多种,而生生朗读的互动效果更是非同一般。

1.自读之间的互动

低年级要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这样的古诗朗读互动的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学生读得不累,而且朗读兴致越来越高,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古诗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爱表现的心态,让学生读后相互点评,互相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这种朗读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投入高度的热情。在这种和谐的互动氛围下,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形式的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

2.诵读之间的互动

朱熹进一步提出了读书成诵的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诵读的过程中应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至于磨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3.竞赛读之间的互动

背诵积累是古诗词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往往不能坚持,可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来改变。无数经验证明: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最高,即使对自己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也会因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使人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

低年级古诗教学一定要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心理,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书声琅琅,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提高学习古诗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读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拟古诗”之我见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