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原语境

2018-11-28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徐明荣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随文语境文本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 徐明荣

一、游离文本——当下语文读写结合的误区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读写结合”就是以写促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运用能力。通过读写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提高写作水平。课文是一眼活泉,如何召唤学生与他对话,引导学生发现语用规律去消费语言、生产语言,培养表达力呢?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切实将读写相结合,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启发指导学生向课文借“生花妙笔”,就能真正发挥教材的优势。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关于读写结合、随文练笔的教学实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游离于文本原语境之外,如:不顾文本整体语境,只言片语的“碎片化”写作;脱离文本原意和主题的所谓“创造性”写作;不管作者创作意图的“随意化”写作;不顾实际的“为写而写”的机械化写作;不问文本体式的“盲目性”写作等,这些都与文本解读中原语境意识缺失与背离有关。笔者认为,要落实“语用”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注重在文本的原语境中设计写作话题,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概而述之,从文本的原语境出发,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策略。

二、文本原语境——读写结合的基础起点

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语境”是1923年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出来的。我国的李海林教授也曾经在《言语教学论》一书中写道:“语境是言语得以实现的环境系统,阅读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训练。”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依傍情境,结合语境进行,以语境为核心,融入与书本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与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意义,还原文本作者真实意旨,感悟文本情感意蕴。

阅读课上写作话题的设计同样要依托语境,脱离文本语境的随文练笔是有失偏颇的。建构对文本理解的过程,将语境理论引入阅读课,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又要及时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

三、从原语境出发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要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从文本原语境出发,巧妙设计随文练笔,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写则是为了更好地揣摩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勇于创新,创设“言意共生,读写结合”的课堂,努力寻找教材中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以读促写,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能力。

1.仿结构,补充写

学习苏教版五上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可以设计作业:仿照第二自然段定语后置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再补充写大自然中的其他景致。执教《黄山奇松》一文时可以仿照作者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所搜集的黄山松资料,写一写其他一两种松树。

2.学写法,想象写

执教《莫高窟》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点面结合,用排比的方法展开想象,描写其他飞天的姿态。《秦兵马俑》一文可以设计作业:“请仿照作者描写兵马俑神态的段落,继续展开想象,描写其他兵马俑的神态和内心世界”。

3.创情境,升华写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的读写结合点可以落在:“当儿子接到父亲的来信后,会怎样回信呢?请把儿子最想说的话写下来”。通过练笔,学生们悟出了儿子读懂了父亲期望,要做一个乐于付出的人,从而使学生与文本深层次对话,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激起层层涟漪,升华文章的主题。《林冲棒打洪教头》最后可以出示练笔要求:“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请围绕第一句话展开描写众人的表现来反衬洪教头的羞惭。这样的言语训练,既引导学生关注了文本意蕴,丰满了人物形象,又习得了文本语言形式。

4.悟方法,迁移写

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议论这一细节描写,议一议谈迁身上与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并且作为正面典型事例,为课文补白。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可以抓住对比手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体会高原柳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最后把写作点落在“运用对比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柳会对青海高原上的柳树说些什么”。

当然,“读写结合,随文练笔”的形式和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向课文巧借“题目”,教会学生自主命题;向课文借“选材”,鼓励学生发现素材;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还有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和布局谋篇的借鉴等等。

因此,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设计写的训练,不能偏离文本原语境,为写而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切实将读写结合在文本的原语境中落地生根,启发指导学生向课文借“生花妙笔”,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能真正发挥教材优势,用教材最经济直接的写作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随文语境文本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