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趣导入”
2018-11-28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钱 焱
高品质的课堂导入犹如演奏家所奏响的第一个音符,既能够散发浓郁的艺术气息,也能够使聆听者浸润其中,不能自拔。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导入环节,基于立疑激趣的方式,促进思维的发展,启迪学生智慧,以最快的速度使学生入情入境,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借助游戏,激趣导入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有所欠缺,而且并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就必须关注这一特点,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游戏导入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举措,小学生有活泼好动的性格,非常喜爱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究。
例如,《最大的麦穗》就是一篇极具探究价值的文章,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选择使用游戏导入的方式:“今天我们首先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是否有兴趣呢?”一听到游戏,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举手要求参加,此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大家展示了一块金灿灿的麦田,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秋天来了,成熟的季节到了,让我们一起去摘麦穗吧,比比究竟谁的麦穗更大?老师为他准备了丰厚的奖品。”游戏情境的创设迅速聚焦了学生的注意,交流时学生也踊跃展现了自己的做法,此时便可顺势导入新课:“大家的想法都非常不错,实际上苏格拉底也为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你知道这些学生会有怎样的不同表现吗?让我们共同打开文本,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直接展开文本解读的教学模式,而是借助了一个小小的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实际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触及文本,这也为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二、利用故事,激趣导入
以故事导入的方式,也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导入模式之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相应的趣味故事资源,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充满趣味性的展现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习的基本内容,并由此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融入针对新知的学习氛围中,能够针对新知聚焦注意,以此必然可以确保学习效度。
以《爱之恋》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引入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心传递的故事:曹敬伍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人,工资既不高,家庭也并不富裕,但是却自愿资助一个名为茂薇的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已经长达两年的时间,很多同事对此并不理解,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已经不够宽裕,为何还要资助他人?而且还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他们并不了解其中的缘由,早在2000年的时候,曹敬伍顺利考上大学,然而由于家庭贫困,在乡邻自发募捐的帮助下才能够进入大学校门,所以在他的心中深深埋藏着一个心愿:要回馈社会,回馈他人,像乡亲们当年资助他一样。于是,他一直默默地资助小茂薇,不但会赠予她学习用品,还为她缴纳学费。这样一个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此时教师便可迅速导入本课的教学主题:当曹敬伍得到乡亲的资助之后,会渴望竭尽所能帮助他人,这样才能够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就是“爱之链”。由此,基于故事便能够水到渠成地过渡至文本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入文本之境,这样的导学环节既省时又省力。
三、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小学生大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理以及求知欲望,而当学生内心产生疑问时,便是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的最佳契机。教师应当善于在导入环节质疑并勤于质疑,由此才能够以“疑”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精神,这样必然能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更充分地发挥其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学生很容易被新颖独特的课题所吸引,实际上其中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在导入环节,教师便可以紧扣课题,基于设疑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在阅读完本课课题之后,大家是否存在疑问?有学生质疑:为何要将昆虫装在口袋里?口袋本来就不是装昆虫的地方,偏偏却装满了口袋。也有学生质疑:我小时候也捉过各种各样的昆虫,很想知道他究竟把哪些昆虫装进了口袋里?是不是口袋里只有昆虫呢?教师的提问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激烈探讨,所提出的问题虽然立足于不同的视角,但是其中都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课堂导入环节,学生充满了对文本的阅读期待,想一睹为快,同时还唤醒了童年的记忆,想起童年趣事,并由此生发亲切之感,这样必然有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设置了疑问,基于循序渐进的方式,唤醒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小学生都喜爱新鲜事物,充满悬念的设疑必然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发现答案的同时促进自主学力的发展。
总之,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加大对导入环节的重视,可以基于情感熏陶,也可以基于趣味展开引导,或者基于悬念激活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够将导入环节营造成灯塔,才能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指明方向,使他们自由地徜徉于语文知识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