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11-28广西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罗旺斯小学赖萧帆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书目自主性小学生

广西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罗旺斯小学 赖萧帆

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点学科,语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语文老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分析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之下不断实现学生综合学习成绩的提升。在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只有鼓励学生在主动阅读和实践之中提高个人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够真正掌握语文学习的精髓和核心。但是,与其他的教学环节相比,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除了需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之外,还需要分析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实质需求,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阅读和实践的机会,保障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作为学生学习之中的直接动因,兴趣一直以来备受老师和学校的关注。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我国现有的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阅读,掌握阅读之中的精髓,有效感受阅读中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好动,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在阅读方面,由于词语积累薄弱,偏向喜欢通俗易懂、趣味性和故事性较强的内容,并且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希望看到同龄人都在看的书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以上特点来进行引导,那么就能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自主阅读兴趣。

比如在选择自主阅读书目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引导。在实践中,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做法。有些学校的老师不规定具体的自主阅读书目,学生全凭兴趣来选,这自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老师也很容易失去控制,丧失在自主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权,同时,如果不对书目进行相应的固定,每位同学都选择不同的书目,老师也很难把握所有书目的重点,无法进行有效引导。因此,笔者认为,在书目选择上,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限定,但也不宜限制过死。比如可以选择一个系列的图书,让全班同学选择其中任意一本进行自主阅读。这样书目范围不至于过大,教师掌握的难度也不大,也很容易进行有效引导,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落实自主阅读实践时,老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模式,既积极引导,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要创设宽松、融洽的自主阅读空间。要紧紧抓住新课标指出的“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的具体要求,并以之为最终目的和最终检测标准。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科学化的引导以及帮助,适当地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保证学生能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联系,从而更好地对未知知识进行积极的预测和分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要鼓励学生对自主阅读书目中的不同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所掌握的语言材料。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从新课标的一般性要求来看,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这个要求自然是很高的,除了常规的教学之外,自主性阅读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手段。为了有效地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完成其重要使命,有必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也必须明白自主性阅读是为了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具体方法的选择运用上,要与最终目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点,语文老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方法,以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

首先,语文老师需要为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提供合适的引导。尽管素质教育明确强调学生才是学习之中的主体,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不足,思维逻辑框架还有待完善,阅读能力更处于起步阶段,对此,老师适当性的辅助和引导必不可少。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许多学生往往因为个人的阅读能力十分有限而无法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对此,如果语文老师能够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有效引导学生,那么就能够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之中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进行自主研究。

其次,小学阶段的自主性阅读虽然离不开教师引导的形式来开展,但是老师必须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自觉性较差,还无法脱离老师的引导,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相对比较复杂,老师需要积极创设出适合学生思考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于新的阅读书目,一定要设置导入环节。在导入时,可以从题目介绍开始,让学生根据题目先猜想阅读书目的大概内容,在这种气氛下,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对具体内容的兴趣,进而进行自主性阅读。

再次,自主性阅读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采用多种灵活形式,既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一起阅读,也可以是组成阅读小组,进行小组阅读。在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集体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地控制阅读的重点和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很快学习到阅读的方法和文章的重点,但是自主性在这时体现得较差。而小学生普遍缺乏前期阅读的基础,词汇掌握也较缺乏,很难实现自己的阅读,因此笔者较为喜欢阅读小组式的自主性阅读。在这种模式下,小学生可以在个人兴趣以及主动性的引导之下与其他同学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来体验阅读的魅力,也在共同的自主性阅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探索习惯。

三、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自主性阅读的书目一般不像课文的选择那么苛刻,自然其内容也不如课文经典,因此,自主性阅读的重点工作并不是通篇全懂,而应该是让小学生能够学会抓住重点,更好地理解主要内容。

找原话,是可以尝试运用的方法。找原话,找的就是重点和关键点,这是中学语文阅读中普遍运用的方法。找原话本来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题目要求的引导下,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重复阅读来找到与此相关的句子和词语,这些句子和词语一般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重点和精髓。

这种找原话的教学策略对学生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梳理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会很吃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也发现偶尔的要求部分学生也是能够逐渐完成的,让小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模式,将对后期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此,老师除了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之外,还需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在逻辑思维上存在不足,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结合个人生活实践之中的各项经验进行自主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能够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之间的紧密配合。

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文老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积极引导方面,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个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书目自主性小学生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我是小学生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