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课题砥砺前行 家校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11-28郭成江

关键词:国学家校中华

郭成江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教育局)

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在家校扎根,已成为当下的共识。

传统文化有多重要?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国学经典何以为鉴?习近平这么思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面对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觉得既厚重又遥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广大教师、家长、孩子心中扎根,成为溪湖区教育工作者们潜心思考和积极践行的问题。

一、知难而进,负重前行

2016年11月,溪湖区教育局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结合本区“十三五”教育规划与展望,决定以国家级课题《传承国学经典·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校渐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为牵引,探索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浸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如何家校携手共育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2017年1月3日,区教育局和全区各校所立项的课题获得国家总课题立项批复,课题备案编号为:ALA120002-JJ40585。

诵读国学经典,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需要学校引领、家校力行、生活实践三位一体有机融合,渐次系列推进。注重家庭,要深刻认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个道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二者构成息息相通、密不可分,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家庭教育,亲子携手,落到实处,共同成长,这是溪湖教育深入研究的目标。经过半年多,全区120多位科研人的不懈探讨,2017年8月,《育心扎根·成长七十二变》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的书稿圆满完成,计划于2018年出版。这套丛书目的是:融合、持续、递进、实效、精准、可操作、可评价。这套丛书的理想是:小手大手,携手一起走!学生素养提升,家长素质提升。

这套丛书将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进行整合,第一,传承与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阐发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第四,诠释和践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第五,创新与完善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第六,记录和珍藏学生六年道德成长历程;第七,转变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第八,推进和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第九,诚信和自主完成学生成长评价;最后,是学生小学六年心路历程、实践历程、收获历程,在丛书的最后一页精彩呈现,设计一页“小学毕业证”为学生难忘的童年生活镌刻下浓重而精彩的印记!

二、慎终如始,不忘初心

为了实现中国教育梦,中央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国学经典教育,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领域,首次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完美人格教育”,使孩子们能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具备“良好行为规范,高雅审美情趣,质朴道德操守,深邃哲学思想”。 在教学内容方面首次提出了“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学科课程结构。

2017年2月,区教育局下发《溪湖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育课实施方案》,要求一年级至三年级选读《弟子规》,四年级至六年级选读《千字文》,各校依据本校课题要求确定“实验班级”,全区总计开设36个“实验班级”,每学期安排12课时,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进行授课。每节课组织部分家长参与课堂教学,以达到亲子共学、共诵、共悟。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组构建弘扬传统文化家校诵读体系——“双向双学提素培德体系”,“双向”即在学校家庭中共诵,“双学”即家长学生共学,“提素培德”即学生与家长相互携手提高国学素养和提升两代人道德修养。探索出“家校51欢乐诵方式”,即在校2个1——到校诵读1分钟、离校诵读1分钟;在家3个1——晨起诵读1分钟、午休诵读1分钟、睡前诵读1分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溪湖区各校通过不懈的坚持、改进、提升,最终“双向双学提素培德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区36个实验班级共评选出区级国学主题优秀课例8节,向市德育部推荐3节,全部荣获市级优秀德育课例,精选出的12节国学专题课录制成光盘上报到国家总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21篇国学专题教案上报国家总课题组参加优质教案评选。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溪湖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汉字书写,向各校提出“学汉字悟修身,学经典育品行”的号召。中华民族是以“中国为家、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的伟大民族!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丰富无比的传统文化。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传承汉字,是在传承文化、传承文明、传承历史。为了正确引导童蒙感受汉字之美、汉字之韵、汉字之魂,应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溪湖区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主题为“聆听华夏文明之声 感受汉字书写之韵”汉字听写大赛。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用好汉字,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溪湖家校教育中得到共鸣。

三、天道酬勤,百家争鸣

春暖花开,冰雪才会融化。教育何尝不是在融化孩子们的冰雪呢?每一个孩子都生长于不同的环境中,这块冰结的厚薄也不一样,因此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溪湖区各学校为每个孩子量身打造了诸多的个性课程。东风中心校“欢乐诵读”将《增广贤文》《论语》《宋词》《诗经》以及经典的古诗文引入课堂。学生一日三诵,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彩一小学“亲近母语,日有所诵”,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和经典诗词曲赋。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时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体验活动,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故乡、爱他人的情感。河畔小学以“和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内涵,把礼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把懂礼守礼纳入值周管理,开设礼仪课,倡导学生背诵《弟子规》。河西小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以不同形式,如诵读、歌咏、课本剧等形式进行诵读成果展示。后石小学“大美文化”以校本课程为渠道,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如剪纸、绘画、音乐等,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孩子们心中。实验小学“根韵文化”开展诵《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窥探古圣先贤智慧;参加传统民俗活动,感受传统文化节日的独特魅力;学讲一个传统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为长辈尽孝道,感受父母辛苦,学会感恩。

优秀传统文化扎人之根德,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彰显了国学经典的广阔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全民的文化素养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强了,我们才会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国学家校中华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垂”改成“掉”,好不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