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文体特点,提升说明性文本的教学效益

2018-11-28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徐静波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说明性雾凇麋鹿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徐静波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以独具匠心的结构、精妙独到的语言和精准严密的说明方法,将所要描绘事物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是顺应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迈进的一种契合文体,更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认知系统。然而我们却发现,所有说明文的教学,无论是三年级还是六年级,都非常关注事物的特点,却缺乏基本的目标定位和体系设置,有的充其量是对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略有涉及。那作为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我们究竟应该教些什么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对比辨析,聚焦说明方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本,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最大的职责就是要将事物的特点“说清楚”“说明白”,这也是说明文最为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对于一篇说明文而言,说明方法选择、运用得恰当、适切,是语言精确表达的基本前提。作者为了清楚而通透地阐述一个哲理、展示一个特点,总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说明方法。而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我们的目标不能止步于认识和了解,而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细细体会,洞察作者如此运用的用意,辨析这种说明方法的精妙之处,从而达成了解文章说明方法的教学效果。

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作者在介绍什么是国际互联网时,其实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要向小学生呈现计算机终端、服务端和客户端等多种与他们认知不相匹配的专有名词,但作者并没有运用所谓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整合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要介绍的国际互联网比喻成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是为了要达成介绍什么是国际互联网的目的,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如此甄别与选择,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目的,即考量学生的认知实际,对于正处于感性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能够让原本枯燥机械的知识变得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更加契合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在作者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运用下,那种高新技术中的光缆、电缆和无线电波等高端科技却演绎成了巨型蜘蛛网、网线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

为此,教师就需要始终站立在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认知方式来洞察文本的语言以及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让文本的语言表现得更加深入化、条理化,从而展现作者言语表达的内在真意。

二、联系语境,关注说明词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性文本的语言是最具特色的,为了准确再现所描绘事物的特点,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力求语言的言简意赅和精准妥帖,值得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行深度体悟与玩味。因此,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这些词句,结合文本表达的具体语境,组织学生在深入审视、细致揣摩、不断咀嚼的过程中感受语言表达的内在秘妙,这对于改变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含混表达陋习具有重要的改进作用。

以教学苏教版四上《雾凇》这篇课文为例,在介绍雾凇成因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直接点出了形成雾凇的两个核心原因:“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于是,不少教师就顺势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两大因素:(1)饱和水汽;(2)遇冷凝结。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细细阅读原文就会发现,作者的语言表达是非常严谨的,除了水汽要达到“饱和”的状态外,语段中的“过于”决不能轻易忽略,有了“过于”二字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后面的课文,正是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已经超过了“饱和”的程度,而达到了“过于”的状态,才会出现文中所描述的“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才会“涌上两岸”……这所有一切的形成,仅仅是依托饱和的水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达成了“过于饱和”之态,雾凇才能得以最终形成。

如此精准而妥帖地表达是作者自身精巧锤炼的结果,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充分联系上下文,感受文本核心表达的内在魅力,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实践表达能力发展服务。

三、多重视角,揣摩严谨结构

对一个事物的介绍与描写,往往并不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展开的,而是立体化、多维度地展开描写。为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理解性的角度来感知和洞察文本的严谨结构,同时也需要在明确作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构建全篇?其真实用意是什么?独特的匠心又在何处?

以《麋鹿》这篇典型的说明文为例,首先,作者在开篇就运用散文化的写法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凸显了麋鹿生活环境的优雅和静谧,更突显了麋鹿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轻快,以此证明黄海滩涂是麋鹿生活的最佳场所。而文本主体内容的设置上更是精细巧妙。一般描写动物的文本都是先描写外形,然后再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而这篇课文却完全不同,而是将外形与生活习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描写。为什么要这样设置结构?仅仅是为了与众不同的哗众取宠吗?显然不是,学生在细致阅读后就会发现,麋鹿的身体外形对于其基本的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正是身体的部位决定了他们具体的习性,作者如此设置顺应了描绘事物自身的特点。再次,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对麋鹿的传奇经历耗费如此多的笔墨呢?细细考量就不难发现,麋鹿本身就是神话故事中的动物,也是我国的珍稀动物,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最为重要的是麋鹿最后的传奇经历与我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更呈现出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点,从而焕发了读者保护麋鹿的恻隐之心。

由此可见,说明性文本的安排与设置颇具匠心,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理性思维,从表达的视角潜心会文,最终探寻文本谋篇布局的独特艺术。

说明性文本有着属于自身独特的体裁样式和创作规律。阅读教学就需要在保障凸显其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体特征上,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明性文本教学效益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说明性雾凇麋鹿
雾凇岛的“繁花”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多重关联落实说明性文章教学
雾凇奇观
说明性讲述在大班建构游戏分享环节的运用
以“三个维度”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价值
雾凇岛
美哉,兴凯湖雾凇
论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